文|時代財經App
羽毛球奧運冠軍鄭思維沒有選擇留在體制內,而是“下?!眲摌I。
他創立的個人品牌Zswing在1月15日進行了首次直播售賣。這場直播同步在小紅書、抖音兩大平臺進行,開播時長約2小時。僅從抖音數據來看,該直播累計觀看人次達61萬,銷售量為1800單,總GMV為37.5萬元。
即便此前在社交平臺上了進行了大規模預熱后,但從首播數據來看,鄭思維個人品牌首戰成績算不上出色。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關于產品的爭議。在多個社交平臺的評論區里,質疑鄭思維消費冠軍光環、產品質量堪比白牌、價格高昂的聲音不在少數。
近年來,孫楊、許昕等奧運冠軍紛紛效仿“體操王子”李寧,創立個人品牌,開拓自身商業版圖。不過,成功如李寧者畢竟是少數,這些奧運冠軍的個人品牌往往難破圈,產品多為粉絲群體購買,有成為“明星周邊”的趨勢。
與體育競技攻克單一專業技術不同,做品牌甚至企業是一場更為綜合且復雜的“馬拉松”,它涉及到供應鏈管理、生產運營、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環節,僅靠個人光環并不持久。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奧運冠軍們的品牌運營仍欠缺火候,短期內很難再跑出下一個“李寧”。
名下關聯4家公司,首播賣出37.5萬元
在結束職業生涯第四次問鼎年終總決賽后,鄭思維正式宣布退出國際賽場,轉型商人,并開始發力其個人品牌Zswing。
天眼查App顯示,鄭思維名下關聯4家公司,均為存續狀態,包括海南維羽文化體育策劃有限公司、溫州鄭思維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杭州維羽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和杭州艾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鄭思維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溫州人都說自己想當老板,我也特別想做個創業者。我沒有想過成為第二個李寧,只是希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p>
目前,由鄭思維間接持股的杭州艾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已申請注冊“ZSWING”商標,涵蓋教育娛樂和廣告銷售等領域。
注冊商標后,Zswing開啟其商品客制化路線。鄭思維在其抖音、小紅書直播間出售Zswing品牌5款商品,包括衛衣、水杯、徽章、記事本等。
為了對個人品牌的官宣開賣進行預熱,鄭思維也準備了自己的品牌故事。據悉,Zswing品牌中的 “斜杠” 來源于鄭思維在巴黎奧運會比賽現場的一張抓拍照片,他在找到這張照片后,將其作為品牌 “斜杠” 的出處。
但充滿話題性的營銷預熱,并沒有為Zswing品牌開賣帶來太多水花。以抖音為例,“巴黎紀念版運動隨行杯”為該場直播銷量第一的產品,緊隨其后的是一款“無盡斜杠經典彩色系列衛衣”。據灰豚數據,上述兩款產品在該場直播GMV分別為5萬~7.5萬元、10萬~25萬元,該場直播總GMV僅為37.5萬元。
從產品定價上來看,鄭思維直播間出售的5款產品標價區間在28~258元,衛衣售價為258元,425ML的“Zswing漸變紫運動保溫隨行杯”售價為111元,一款1L大容量炫彩運動水杯則售價為98元等。
對于定價的構思,鄭思維在直播間透露,保溫杯定價111元是因為女兒于去年11月1日出生,運動水杯定價82元則是源于去年巴黎奧運會奪冠的時間8月2日。
但網友并不買“巧思”的賬。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認為Zswing產品用料、質量都平平,定價卻高于市場均價。
或許是感受到了輿論壓力,首播結束后,Zswing產品曾悄悄降價。時代財經觀察發現,1月16日~17日,衛衣、大容量運動水杯的價格一度下降至208元、78.4元。截至發稿,上述產品價格已調整回首播原價。
這也讓不少蹲守首播搶購的消費者感到不快。一名在首播當日買下衛衣、隨行杯和徽章的網友向時代財經表示,她在首播次日便在小紅書上看到產品降價的消息,隨后便申請退貨,“直播的時候說好是最低價,突然就降價了?!?/p>
此外,初出茅廬的Zswing仍未錨定自身清晰的品牌定位,僅從目前出售產品來看,其尚未在大眾心中建立起獨特的品牌形象。
在運動品牌從事營銷的歐雨向時代財經直言,靠奧運冠軍光環做品牌很難長久,Zswing現階段應找準在市場中的品牌定位,“到底是專注于高端運動裝備,是面向大眾的運動生活品牌,還是主打粉絲經濟的周邊產品?如果品牌定位不清晰,在產品研發、營銷推廣上就很難找準方向,難以精準觸達目標客戶人群。”
奧運冠軍下海,目前只跑出一個“李寧”
鄭思維踏入個人品牌領域,而在此之前,這也是不少流量運動員商業化變現的路徑之一。
以國外網球運動員為例,塞雷娜·威廉姆斯在2018年創立了個人品牌“S by Serena”,涵蓋了服裝、配飾和美妝等多個領域,一度在時尚界與網球界掀起漣漪;費德勒亦入股昂跑,成為其股東,通過自身的體育明星效應,成功讓昂跑躋身于中產階層與時尚領域。
在國內,若要論成功打造個人品牌,并嶄露頭角的奧運冠軍,李寧無疑是極具標志性,且無法繞過的關鍵人物 。
1990年,體操運動員李寧通過其在體育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李寧”。彼時,中國體育產業剛剛起步,國內運動鞋服市場主要被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大牌所占據,國內品牌處于發展藍海。得益于此,李寧迅速成長,并于2004年登陸資本市場,成為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中國內地體育用品企業。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李寧已成為年營收規模超250億元的國內頭部體育鞋服品牌。如今,該品牌已涵蓋了運動服裝、運動鞋、運動器材等多個領域,“科班出身”的李寧亦并未停止對運動隊、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的贊助。
今年1月,李寧宣布已獲得2025至2028年中國體育代表團體育服裝合作企業征集項目。這也意味著,李寧從其競爭對手安踏手里“奪回”與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相關合作。
李寧的成功也被視作一眾奧運冠軍轉型經商的范本。近年來,不少奧運冠軍紛紛進行效仿,創立個人品牌。
以奧運冠軍許昕為例。2023年2月,許昕創立了個人品牌Xuperman,其定位為基于乒乓球的運動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球拍、運動服飾、相關周邊等產品,并延伸到線下,在上海開設了乒乓球體驗球館。
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許昕在Xuperman官方抖音賬號進行直播,邊觀看比賽進行點評,邊直播帶貨,成功讓其個人品牌火速出圈,實現流量和銷量的“雙贏”。
賽事期間,Xuperman的抖音官方賬號幾乎是以每天10萬粉絲的速度在增長,粉絲量在一個月內從46.3萬飆升至約140萬,成為奧運期間漲粉最快的賬號之一。據蟬媽媽數據,在2024年7月28日~8月26日,Xuperman的抖音官方賬號總GMV為250萬~500萬元。對比此前自然月有近10倍的增長,而過去該品牌單月總GMV平均在25萬~50萬元之間。
除了許昕,同為乒乓球運動員的方博、郭焱,以及舉重運動員呂小軍也都做了自己的品牌。但僅從品牌效應來看,上述品牌的影響力仍停留在內容、個人IP基礎上,與李寧這樣商業路徑已然成熟的運動品牌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誠然,體育明星自帶流量與光環,但從體育競技到“下海經商”,卻需要面對巨大的思維轉變——運動員習慣了在賽場上以競技成績為導向,而商業領域則需要考慮品牌定位、市場需求、成本控制等諸多因素。
歐雨認為,運動員要想轉變為商人,需要時間、精力和專業團隊的支持。“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利用好自身的體育形象優勢,將體育精神與品牌文化進行融合,并多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p>
而對于目前業內能否跑出下一個“李寧”,她則認為“時機未成熟”。“李寧的成功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成就的,而且李寧本人在體操界有極高的知名度,品牌在產品質量、設計、營銷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現在的市場環境更加復雜,消費者也更加挑剔?!?/p>
(應受訪者要求,歐雨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