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綱要是首個以教育強國為主題、以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重要任務的國家行動計劃,是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發展、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頂層制度安排。綱要明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標,部署了9個方面重點任務: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辦強辦優基礎教育,夯實全面提升國民素質戰略基點;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建設學習型社會,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筑牢教育強國根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機會前瞻】
1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這是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教育事業發展綱領性文件。《綱要》是首個以教育強國為主題、以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重要任務的國家行動計劃,是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發展、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頂層制度安排,對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部署,更好發揮教育強國建設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作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綱要》明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標,部署了9個方面重點任務: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辦強辦優基礎教育,夯實全面提升國民素質戰略基點;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建設學習型社會,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筑牢教育強國根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綱要》重點提出,統籌推進“雙減”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成果,嚴控學科類培訓,規范非學科類培訓。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數字化、全流程管理。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壓減重復性作業,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提高課后服務質量,豐富服務內容。加強科學教育,強化核心素養培育。
《綱要》的發布對教育板塊來說是長期利好。尤其是《綱要》中提到的教育數字化、教育科技、在線教育等領域的發展目標,將進一步推動相關教育科技公司快速發展,加上當前正處在AI賦能教育的關鍵落地期,那些具有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的企業將迎來爆發期。另外,《綱要》中強調的教師隊伍建設也將增加對教師培訓和教育資源的需求,從而為提供相關服務的公司帶來機遇。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大型語言模型的快速發展,教育產業正在迎來一輪新的變革。大模型與教育天然契合,且具備較為清晰的商業模式,成為AI技術落地的最佳場景之一。如個性化學習路徑規劃、智能教學輔助、豐富的學習資源生成以及創新的教學評估方法等,這些技術為傳統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