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深度】超3000頭豬死亡:牧原股份遭老養殖戶起訴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深度】超3000頭豬死亡:牧原股份遭老養殖戶起訴

持續降成本壓力下“脫軌”?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郭凈凈

龍頭豬企牧原股份(002714.SZ)正在被其16年老客戶追責索賠近700萬元。

1月6日,來自南陽內鄉的老養殖戶、內鄉縣鴻福農牧有限公司(簡稱“內鄉鴻福農牧”)總經理常先云向河南省內鄉縣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起訴狀》,起訴牧原股份子公司南陽市臥龍牧原養殖有限公司(簡稱“南陽臥龍牧原”),指控牧原方面向其銷售攜帶病毒的種豬(懷孕母豬)導致豬場發生藍耳疫病感染、致使其3000多頭豬死亡。1月13日,常先云又向證監會、深交所實名舉報牧原股份“常年檢疫證明造假、給種豬違法注射自制疫苗”等問題。

對于上述指控,牧原股份法務盧良盛對界面新聞完全否認,并稱“此次訴訟已進入司法程序。雙方按照訴訟程序,按照案情,各自提交證據”。他還認為,當時合同銷售額70多萬,但對方索賠近700萬,屬于天價索賠。

糾紛緣起

南陽市內鄉縣是牧原股份的誕生地和公司注冊地。該縣正依托牧原股份打造華夏生豬產業第一縣和農牧裝備之都,2024年其生豬規模養殖場74家、出欄生豬351.4萬頭。

常先云的豬場也依托牧原股份經營至今。“合作16年來,之前都挺好的,一直很信任牧原。牧原南陽大區生產總監還曾來考察,說我養得好。”據常先云介紹,其養殖場年出欄兩萬頭,存欄量約7500頭。“從2014年開始購買牧原的懷孕母豬,一年大概購買五六批次。”

2024年3月29日,常先云與南陽臥龍牧原簽訂《生豬購銷合同》,約78.98萬元向牧原購買152頭80孕齡以上懷孕母豬,單價4900元至5500元之間不等,包括1胎、3胎、5胎等規格。

圖片:常先云與南陽臥龍牧原簽訂《生豬購銷合同》細節

4月3日、4日,南陽臥龍牧原分四批車向常先云實際交付149頭種豬。“行程大概百十公里,路上頂多一個半小時。運輸前后反復檢測檢疫、做好消毒流程了。”執行此次運輸業務的南陽振華物流焦老板對界面新聞稱,其做生豬物流業務近20年,經常往云貴川等地跑長途運輸,“運輸生豬拉三四千公里都不會出事兒,尤其是種豬運輸任務,派的都是老司機”。

在運輸前,有三頭豬沒有上車。常先云提供的微信溝通群聊記錄顯示,負責此次業務的原南陽臥龍牧原銷售經理穆敬云稱,“有兩頭采食量低,還有一頭應激的,都沒讓出欄”。4月4日完成交付后,常先云進行隔離喂養;當晚,這些懷孕母豬中就有兩頭撇腿,“兩頭應激非常厲害,一頭已經死了,一胎懷孕母豬反應更多”。

此后,常先云的噩夢開始了。4月10日起,從牧原購入的更多種豬出現發病癥狀,不吃不喝、身體發紅發紫;4月15日開始出現大面積的流產、死胎、死亡;到4月底,常先云原有存欄76頭懷孕母豬、3340頭保育仔豬染病。最終,到6月初,她從牧原購買的149頭母豬及所產仔豬、和原有76頭母豬、3340頭保育仔豬均死亡。

事件發生后,牧原一度啟動賠付計劃。常先云透露,前期,南陽臥龍牧原按照3000多頭死豬價值、給出200多萬元的實物種豬賠償方案,“我們接受,但這個賠償方案的流程走到集團總部后走不通了,獸醫部不簽字”。之后南陽臥龍牧原負責人將賠償價降到一百多萬元,“這樣子公司有權限審批,我覺得也行,畢竟合作這么多年”。但后來牧原又將賠償額壓到了七八十萬,“我不能接受,我3000多頭死豬損失怎么算?”

2024年10月17日,南陽臥龍牧原向常先云下發“不予賠償”的函告:公司認定其銷售給常先云的懷孕母豬符合檢疫標準與合同約定標準,豬只交付后的全部風險由常先云自行承擔;本次常先云養殖場生豬發病與公司無關,公司不承擔任何補償或賠償責任。

雙方溝通走入“死胡同”。“牧原內部把我拉入了黑名單,說不再跟我合作。”2025年1月6日,常先云對南陽臥龍牧原提起訴訟并索賠686.746萬元。1月13日,常先云向證監會、深交所遞交實名舉報信。

什么原因?

綜合來看,常先云主要指控牧原股份三大“原罪”:

  • 一是牧原出售未經檢疫的、不符合種豬健康標準的、攜帶病毒的種豬。
  • 二是牧原違規出售接種自制動物疫苗、將注射不同疫苗的種豬混群。
  • 三是牧原常年在銷售種豬時檢疫證明造假,規避種豬檢疫,存在重大疫情隱患。

對于上述指控,牧原股份全盤否認。盧良盛對界面新聞稱,公司有正規的檢疫程序和手續,所有檢疫手續都有相關合同,公司沒有自制疫苗,也沒有銷售未經檢疫帶病毒的種豬,這都是違法行為。“通過第三方檢測,對方養殖場的藍耳疫苗涉及毒株和牧原相關養殖場的疫苗毒株根本不是同一型號。如果對方對相關銷售過程有異議,可向法院提交證據。”

盧良盛表示,此次訴訟即將開庭,公司正在組織證據材料應訴,不方便對外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就相關情況,界面新聞聯系直接負責常先云此次購豬業務的穆敬云。穆敬云稱,其已經離開快半年了,離職前簽了半年競業協議和無限期保密協議,保密協議要求對在牧原工作期間所有事宜無限期保密,不得對外界透露。“涉及常先云糾紛的相關情況,我不方便說什么。”

雙方各執一詞。首先要關注的是,什么原因導致常先云豬場3000多頭死豬發疫情死亡?

“存在兩種可能性,一,確實是劣質疫苗導致的發燒流產或新生仔豬胎里帶毒、弱子較多等情況,不排除賣給養殖戶的出欄產業單元本身存在豬群健康問題造假;二,養殖戶自己的養殖場防疫凈化工作沒做到位。”有上市豬企人士對界面新聞分析稱。

“我有十多年的養殖經驗,豬場會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3000多頭原有仔豬養得好好的,不可能是豬場自身帶有病毒,從傳播路徑、感染時間都證明從牧原購買的母豬存在嚴重的健康問題。”常先云對界面新聞稱,牧原生豬一般分優質豬、優良豬兩類,優良豬比優質豬略有瑕疵、便宜300到500元但沒有售后。“我們一般買的都是優質豬。”

在牧原這批種豬交付前,常先云的養殖場剛做好檢疫合規證明。內鄉縣人民政府重大動物疫情控制委員會2024年3月30日證明內鄉縣鴻福農牧“近三年來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7月,該養殖場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年檢獲批,內鄉縣畜牧局蓋章“年度報告審查合格”。

“常總的豬場情況是不是疫苗導致的,個人不好說。最麻煩的是取證難。得有證據證明牧原用的是自制疫苗,并將打了自制疫苗的豬賣給常總。”相關藍耳疫苗專家對界面新聞指出。

南陽臥龍牧原在函告中稱,其按約定在售前對待售母豬進行持續采樣并送至實驗室檢測,檢測結果為非洲豬瘟、藍耳、口蹄疫、偽狂犬全部抗原陰性,并將該檢測合格結果告知常先云。公司收到常先云反饋母豬異常情況后,經過多次采樣分析與調查,證明其生豬發病與牧原方面無關。

常先云不認可牧原股份上述說辭。“出問題后,我們找不到原因,趕緊讓牧原銷售部、獸醫部、品控等人員來查找原因。”常先云回憶說,牧原當時承認把陰陽混群的種豬賣給我們了。“說是一部分打了自制藍耳疫苗,一部分打了外購的商品藍耳疫苗。”

豬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PRRS)”,是由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引起,以成年豬生殖障礙、早產、流產和死胎,以及仔豬呼吸異常為特征的傳染病,常繼發其他病原感染。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列為二類動物疫病。

根據業務微信群聊天記錄,南陽臥龍牧原在出售涉案種豬時,向常先云提供的涉案種豬的免疫信息中并沒有接種藍耳疫苗的情況。

圖片:“常先云臥龍1場152頭母豬”微信群中牧原方面提供的“免疫信息”

常先云認為,牧原股份為涉案種豬接種了自制及外購的藍耳疫苗,但其提供的免疫信息中卻隱瞞了接種藍耳疫苗的信息,導致未能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案。

據其2024年4月23日委托武漢科維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涉案種豬所產仔豬取樣進行的病毒檢測結果顯示: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征(藍耳病)全部陽性。

牧原方面讓常先云于2024年5月3日對其豬場染感母豬及仔豬取樣送往其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40份樣本(27份仔豬、13份母豬)中,16份仔豬樣本、5份母豬樣本藍耳陽性。

圖片:“常先云臥龍1場152頭母豬”微信群中牧原方面給出的內部檢測結果

期間,牧原工作人員曾發出獸醫指導下的管控方案,第一條用藥建議是對在群仔豬按照藍耳癥狀打針退燒等。

“當時牧原解釋,其用內部豬血清自制了藍耳疫苗,打了自制疫苗后進入一段時間靜默期,靜默期后豬出現陰性情況;打外購商品疫苗的豬則呈現抗體陽性。結果出現了陰陽混群,這是養殖大忌。”常先云說。

常先云向界面新聞提供其與牧原售后人員張海亮、牧原臥龍區域負責售醫段曉菲、牧原原高級技術顧問田方平等人的通話記錄。記錄顯示,張海亮承認牧原給涉案種豬打了自制疫苗(血清馴化)并稱“兩個豬源,沒有隔離好這個毒株……我們也沒有否定這個責任”。段曉菲則說“豬的來源比較多,病毒比較多,打了這個對型疫苗之后,病毒統一了,好養的多了”。田方平分析豬場藍耳爆發原因時稱“病毒得滅活,沒滅活好等于是活家伙,這個活家伙遇到豬生病、應激,就爆發了……可能是在懷孕期間打的這個苗,病毒通過胎盤感染小豬,小豬死在肚子里”。

“血清馴化技術和對型免疫是一回事。血清馴化病毒株來源于發生了藍耳病的自有豬場,采取發病豬的血液提取血清,病毒一般比疫苗毒株強。這里面可能包含多種病毒。屬于高風險行為,把這類種豬進行售賣,肯定不行。”藍耳疫苗專家對界面新聞解釋。

該專家還指出,藍耳疫苗屬于RNA重組疫苗,如果疫苗品質安全性不可靠,出問題風險很大。同一豬群,混打自制疫苗與商品疫苗,出問題概率更大。不同毒株的藍耳活疫苗,碰到后可能會交叉重組形成新病毒,新病毒毒力可能變弱也可能變強,變強概率大一些。“豬場一般遵循一個場只打一個疫苗的原則。將不同豬場的豬混在一起銷售,屬于不負責任的行為。”

該專家解釋,種豬打疫苗的時機不一樣,影響不同。打疫苗的種豬懷孕日齡不一樣,對后代的影響也不一樣。“豬一共約114天懷孕天數,如果給孕齡80天后的母豬打疫苗,將直接對其胎兒產生影響,加上運輸、混群等因素,很可能產生不良后果。”

涉嫌其他違法違規?

常先云認為,牧原股份在既未取得獸藥生產許可證,又未取得獸藥產品批準文號的情況下,自制及給案涉種豬接種自制的動物疫苗,接種的自制疫苗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最后導致其豬場發生大面積疫病傳染,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盧良盛則表示,牧原股份旗下有疫苗生產子公司。“疫苗生產必須取得國家批準。”

據悉,2024年10月24日,牧原股份成立于2018年2月的全資疫苗生產企業河南興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獲批《獸藥GMP證書》、《獸藥生產許可證》,生產范圍為細胞懸浮培養病毒滅活疫苗。但這一獲證時間是在常先云豬場出事之后了。

2023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曾提出“關于建立自研自用疫苗快申快批綠色通道”的建議。當年7月28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回復,“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開展自用疫苗研究。在完成前期實驗室研究后,研發單位可按照《獸藥注冊辦法》有關規定,申請獸用生物制品臨床試驗和新獸藥注冊。獸藥生產企業取得產品批準文號之后,相關疫苗產品即可上市使用。”

相關藍耳疫苗專家對界面新聞指出,從生產、銷售到使用等各方面,國家在豬疫苗管控上有嚴格規定。涉及到自制疫苗,如果自己生產自己使用,不涉及銷售,就處于管控“灰色地帶”。“自制疫苗在毒株、毒力等把控上,脫離國家管控,很難說能否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如果把打了自制疫苗的豬賣給不知情的客戶,導致客戶的豬出問題,就有問題了。”

此外,常先云還稱牧原股份檢疫造假。“牧原實際向我出售的是懷孕母豬,是種豬,根本不是商品豬。沒有以種豬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請檢疫,而是以商品豬申請檢疫,沒有提供種畜禽合格證明、種豬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及種豬的家畜系譜。”

微信群聊天記錄顯示,牧原向常先云提供的《動物檢疫證明查詢》顯示種類是“商品豬”。

《畜牧法》規定:“銷售的種畜禽、家畜配種站(點)使用的種公畜,應當符合種用標準。銷售種畜禽時,應當附具種畜禽場出具的種畜禽合格證明、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證明,銷售的種畜還應當附具種畜禽場出具的家畜系譜。”《動物檢疫管理辦法》(2022年修正)明確,動物種類、動物產品名稱、畜禽標識號與動物檢疫證明不符的,按照依法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處理處罰。

常先云稱牧原股份及其多個全資子公司長期以來在銷售種豬時一直虛假申報,規避種豬檢疫,以假的動物檢疫證明對外出售種豬。“牧原股份作為行業龍頭,本應帶頭遵紀守法,保證生豬養殖業的安全,其做法卻給整個種豬養殖業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盧良盛則稱,牧原股份的輪回雜交二元育種模式,商種兩用。“這個養殖戶在購買公司種豬,等種豬下小豬后就將其直接宰殺掉,作為商品肉豬用。”

常先云等不少養殖戶的養殖模式就是直接從牧原股份購買種豬產仔后售出母豬、再養大仔豬進行銷售。“出現這種模式,可能是因為大家對未來市場比較看好。”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對界面新聞表示,個人不提倡這種投機性的養殖模式。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前非洲豬瘟對行業影響較大,很多豬場缺母豬;牧原股份通過二元育種方式,實現種豬快速增量,賣得越來越好。“客戶需求增加,牧原單個豬場可能無法滿足需求,就需要從其他豬場調貨。開始只給單個客戶銷售一胎種豬,但后面就需要二胎豬、三胎豬混著一起賣,才能滿足客戶需求。這種混賣情況下,就容易出問題。”

“2024年,河南、山東等多地出現類似常先云豬場的情況。現在對于這種直接買懷孕母豬下小豬的養殖模式,行業從原來的推崇轉向謹慎。養殖戶對種源要求、批次等關注度更高了。”上述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稱。另有南陽豬場老板透露,去年三四月份,臥龍一場的豬確實問題多一點,要么是空懷、死胎,要么是到家流產、仔豬一出生就腹瀉等。

對此,盧良盛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沒有接到更多反饋。

“將懷孕種豬以商品豬形式售賣,確實存在操作上的瑕疵。”有上市豬企人士對界面新聞指出,豬企銷售懷孕母豬,大多為了出清劣質豬。“從銷售手段上講,將退役母豬進行配種,按懷孕母豬銷售,可以賣五六千一頭,商品溢價更高。”

降成本壓力下“脫軌”?

牧原股份1992年成立,2014年深交所上市,形成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豬肉產業鏈。公司預計2024年盈利180億至190億元,上年虧損41.68億元。

“2024年公司共銷售生豬7160.2萬頭,其中商品豬6547.7萬頭、仔豬565.9萬頭、種豬46.5萬頭,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出欄目標。2024年公司生豬出欄量、生豬銷售均價較2023年同期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較2023年同期下降。”牧原股份人士對界面新聞稱。

近年牧原股份成本管控卓有成效,2024年生豬養殖完全成本整體呈下降趨勢,12月份已降至13元/kg左右,相比年初15.8元/kg下降2.8元/kg,達成此前制定的成本下降目標。

“在不考慮飼料原材料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公司希望2025年可以階段性達到12元/kg的成本目標。”牧原股份人士指出,2024年以來,公司的能繁母豬數量、配種量、產能規模均有提升,并且公司預期全程成活率等生產指標會進一步改善。因此,公司2025年的出欄量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當前公司優秀場線的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kg以下,后續會在內部持續推動優秀成績的復制、推廣,以帶動整體生豬養殖成本的下降。

“降成本,是企業在非洲豬瘟后產業韌性提升而需求又相對穩定的背景下必須要做的事情。”朱增勇對界面新聞指出,2024年,豬企成本下降,主要來自于飼料及飼料原料價格的回落;預計2025年豬肉供給高于2024年。“在消費需求穩定情況下,2025年的豬肉價格將相較2024年有所回落。要降低行業下行壓力對企業經營的壓力,豬企就必須做好成本管控。”

“壓成本肯定要面對風險。牧原股份肯定不能承認疫苗有問題。如果承認疫苗有問題,那可能同一批次或者凡是打這個疫苗的豬可能都存在問題,這個影響范圍就大了。”相關豬企人士對界面新聞稱,現在獸藥產業整體面臨挑戰。“一方面,國營獸藥價格高,私營獸藥價格低;另一方面,一味壓價換來的可能就是藥品質量降低。”

上述豬企人士指出,牧原股份已普及無針注射,只要注射疫苗就有記錄可追蹤,不太可能存在疫苗漏打錯打等情況。“那就可能是疫苗質量問題。我們也遇到過疫苗失活、偽造摻假等疫苗不合規情況。有些生產線還可能存在領用疫苗超標等情況,為了成本管控,可能在疫苗使用上偷工減料,想辦法省錢。”

可以說,沒有企業愿意遇到劣質疫苗,更不愿意看到疫情出現。作為龍頭豬企,牧原股份亦有其整體疫情管控措施。公司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在內部建立完整的疫病防控管理體系,通過智能豬舍搭載環控、智能巡檢設備,結合診斷檢測平臺,打造更加完善的疫病預警防控體系,逐步實現多種疫病凈化;“公司當前正在搭建‘豬病天網工程’,對生豬相關多種疾病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配備環控系統、生物安全管理、檢測體系、免疫管理等措施,將研究成果落地生產管理。未來隨著疫病凈化的持續推進,豬群的健康水平會進一步提升。”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牧原股份

196
  • 牧原股份:截至1月底,已累計耗資12.5億元回購3124.7萬股公司股份
  • 牧原股份增資至54.6億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深度】超3000頭豬死亡:牧原股份遭老養殖戶起訴

持續降成本壓力下“脫軌”?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郭凈凈

龍頭豬企牧原股份(002714.SZ)正在被其16年老客戶追責索賠近700萬元。

1月6日,來自南陽內鄉的老養殖戶、內鄉縣鴻福農牧有限公司(簡稱“內鄉鴻福農牧”)總經理常先云向河南省內鄉縣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起訴狀》,起訴牧原股份子公司南陽市臥龍牧原養殖有限公司(簡稱“南陽臥龍牧原”),指控牧原方面向其銷售攜帶病毒的種豬(懷孕母豬)導致豬場發生藍耳疫病感染、致使其3000多頭豬死亡。1月13日,常先云又向證監會、深交所實名舉報牧原股份“常年檢疫證明造假、給種豬違法注射自制疫苗”等問題。

對于上述指控,牧原股份法務盧良盛對界面新聞完全否認,并稱“此次訴訟已進入司法程序。雙方按照訴訟程序,按照案情,各自提交證據”。他還認為,當時合同銷售額70多萬,但對方索賠近700萬,屬于天價索賠。

糾紛緣起

南陽市內鄉縣是牧原股份的誕生地和公司注冊地。該縣正依托牧原股份打造華夏生豬產業第一縣和農牧裝備之都,2024年其生豬規模養殖場74家、出欄生豬351.4萬頭。

常先云的豬場也依托牧原股份經營至今。“合作16年來,之前都挺好的,一直很信任牧原。牧原南陽大區生產總監還曾來考察,說我養得好。”據常先云介紹,其養殖場年出欄兩萬頭,存欄量約7500頭。“從2014年開始購買牧原的懷孕母豬,一年大概購買五六批次。”

2024年3月29日,常先云與南陽臥龍牧原簽訂《生豬購銷合同》,約78.98萬元向牧原購買152頭80孕齡以上懷孕母豬,單價4900元至5500元之間不等,包括1胎、3胎、5胎等規格。

圖片:常先云與南陽臥龍牧原簽訂《生豬購銷合同》細節

4月3日、4日,南陽臥龍牧原分四批車向常先云實際交付149頭種豬。“行程大概百十公里,路上頂多一個半小時。運輸前后反復檢測檢疫、做好消毒流程了。”執行此次運輸業務的南陽振華物流焦老板對界面新聞稱,其做生豬物流業務近20年,經常往云貴川等地跑長途運輸,“運輸生豬拉三四千公里都不會出事兒,尤其是種豬運輸任務,派的都是老司機”。

在運輸前,有三頭豬沒有上車。常先云提供的微信溝通群聊記錄顯示,負責此次業務的原南陽臥龍牧原銷售經理穆敬云稱,“有兩頭采食量低,還有一頭應激的,都沒讓出欄”。4月4日完成交付后,常先云進行隔離喂養;當晚,這些懷孕母豬中就有兩頭撇腿,“兩頭應激非常厲害,一頭已經死了,一胎懷孕母豬反應更多”。

此后,常先云的噩夢開始了。4月10日起,從牧原購入的更多種豬出現發病癥狀,不吃不喝、身體發紅發紫;4月15日開始出現大面積的流產、死胎、死亡;到4月底,常先云原有存欄76頭懷孕母豬、3340頭保育仔豬染病。最終,到6月初,她從牧原購買的149頭母豬及所產仔豬、和原有76頭母豬、3340頭保育仔豬均死亡。

事件發生后,牧原一度啟動賠付計劃。常先云透露,前期,南陽臥龍牧原按照3000多頭死豬價值、給出200多萬元的實物種豬賠償方案,“我們接受,但這個賠償方案的流程走到集團總部后走不通了,獸醫部不簽字”。之后南陽臥龍牧原負責人將賠償價降到一百多萬元,“這樣子公司有權限審批,我覺得也行,畢竟合作這么多年”。但后來牧原又將賠償額壓到了七八十萬,“我不能接受,我3000多頭死豬損失怎么算?”

2024年10月17日,南陽臥龍牧原向常先云下發“不予賠償”的函告:公司認定其銷售給常先云的懷孕母豬符合檢疫標準與合同約定標準,豬只交付后的全部風險由常先云自行承擔;本次常先云養殖場生豬發病與公司無關,公司不承擔任何補償或賠償責任。

雙方溝通走入“死胡同”。“牧原內部把我拉入了黑名單,說不再跟我合作。”2025年1月6日,常先云對南陽臥龍牧原提起訴訟并索賠686.746萬元。1月13日,常先云向證監會、深交所遞交實名舉報信。

什么原因?

綜合來看,常先云主要指控牧原股份三大“原罪”:

  • 一是牧原出售未經檢疫的、不符合種豬健康標準的、攜帶病毒的種豬。
  • 二是牧原違規出售接種自制動物疫苗、將注射不同疫苗的種豬混群。
  • 三是牧原常年在銷售種豬時檢疫證明造假,規避種豬檢疫,存在重大疫情隱患。

對于上述指控,牧原股份全盤否認。盧良盛對界面新聞稱,公司有正規的檢疫程序和手續,所有檢疫手續都有相關合同,公司沒有自制疫苗,也沒有銷售未經檢疫帶病毒的種豬,這都是違法行為。“通過第三方檢測,對方養殖場的藍耳疫苗涉及毒株和牧原相關養殖場的疫苗毒株根本不是同一型號。如果對方對相關銷售過程有異議,可向法院提交證據。”

盧良盛表示,此次訴訟即將開庭,公司正在組織證據材料應訴,不方便對外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就相關情況,界面新聞聯系直接負責常先云此次購豬業務的穆敬云。穆敬云稱,其已經離開快半年了,離職前簽了半年競業協議和無限期保密協議,保密協議要求對在牧原工作期間所有事宜無限期保密,不得對外界透露。“涉及常先云糾紛的相關情況,我不方便說什么。”

雙方各執一詞。首先要關注的是,什么原因導致常先云豬場3000多頭死豬發疫情死亡?

“存在兩種可能性,一,確實是劣質疫苗導致的發燒流產或新生仔豬胎里帶毒、弱子較多等情況,不排除賣給養殖戶的出欄產業單元本身存在豬群健康問題造假;二,養殖戶自己的養殖場防疫凈化工作沒做到位。”有上市豬企人士對界面新聞分析稱。

“我有十多年的養殖經驗,豬場會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3000多頭原有仔豬養得好好的,不可能是豬場自身帶有病毒,從傳播路徑、感染時間都證明從牧原購買的母豬存在嚴重的健康問題。”常先云對界面新聞稱,牧原生豬一般分優質豬、優良豬兩類,優良豬比優質豬略有瑕疵、便宜300到500元但沒有售后。“我們一般買的都是優質豬。”

在牧原這批種豬交付前,常先云的養殖場剛做好檢疫合規證明。內鄉縣人民政府重大動物疫情控制委員會2024年3月30日證明內鄉縣鴻福農牧“近三年來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7月,該養殖場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年檢獲批,內鄉縣畜牧局蓋章“年度報告審查合格”。

“常總的豬場情況是不是疫苗導致的,個人不好說。最麻煩的是取證難。得有證據證明牧原用的是自制疫苗,并將打了自制疫苗的豬賣給常總。”相關藍耳疫苗專家對界面新聞指出。

南陽臥龍牧原在函告中稱,其按約定在售前對待售母豬進行持續采樣并送至實驗室檢測,檢測結果為非洲豬瘟、藍耳、口蹄疫、偽狂犬全部抗原陰性,并將該檢測合格結果告知常先云。公司收到常先云反饋母豬異常情況后,經過多次采樣分析與調查,證明其生豬發病與牧原方面無關。

常先云不認可牧原股份上述說辭。“出問題后,我們找不到原因,趕緊讓牧原銷售部、獸醫部、品控等人員來查找原因。”常先云回憶說,牧原當時承認把陰陽混群的種豬賣給我們了。“說是一部分打了自制藍耳疫苗,一部分打了外購的商品藍耳疫苗。”

豬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PRRS)”,是由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引起,以成年豬生殖障礙、早產、流產和死胎,以及仔豬呼吸異常為特征的傳染病,常繼發其他病原感染。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列為二類動物疫病。

根據業務微信群聊天記錄,南陽臥龍牧原在出售涉案種豬時,向常先云提供的涉案種豬的免疫信息中并沒有接種藍耳疫苗的情況。

圖片:“常先云臥龍1場152頭母豬”微信群中牧原方面提供的“免疫信息”

常先云認為,牧原股份為涉案種豬接種了自制及外購的藍耳疫苗,但其提供的免疫信息中卻隱瞞了接種藍耳疫苗的信息,導致未能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案。

據其2024年4月23日委托武漢科維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涉案種豬所產仔豬取樣進行的病毒檢測結果顯示: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征(藍耳病)全部陽性。

牧原方面讓常先云于2024年5月3日對其豬場染感母豬及仔豬取樣送往其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40份樣本(27份仔豬、13份母豬)中,16份仔豬樣本、5份母豬樣本藍耳陽性。

圖片:“常先云臥龍1場152頭母豬”微信群中牧原方面給出的內部檢測結果

期間,牧原工作人員曾發出獸醫指導下的管控方案,第一條用藥建議是對在群仔豬按照藍耳癥狀打針退燒等。

“當時牧原解釋,其用內部豬血清自制了藍耳疫苗,打了自制疫苗后進入一段時間靜默期,靜默期后豬出現陰性情況;打外購商品疫苗的豬則呈現抗體陽性。結果出現了陰陽混群,這是養殖大忌。”常先云說。

常先云向界面新聞提供其與牧原售后人員張海亮、牧原臥龍區域負責售醫段曉菲、牧原原高級技術顧問田方平等人的通話記錄。記錄顯示,張海亮承認牧原給涉案種豬打了自制疫苗(血清馴化)并稱“兩個豬源,沒有隔離好這個毒株……我們也沒有否定這個責任”。段曉菲則說“豬的來源比較多,病毒比較多,打了這個對型疫苗之后,病毒統一了,好養的多了”。田方平分析豬場藍耳爆發原因時稱“病毒得滅活,沒滅活好等于是活家伙,這個活家伙遇到豬生病、應激,就爆發了……可能是在懷孕期間打的這個苗,病毒通過胎盤感染小豬,小豬死在肚子里”。

“血清馴化技術和對型免疫是一回事。血清馴化病毒株來源于發生了藍耳病的自有豬場,采取發病豬的血液提取血清,病毒一般比疫苗毒株強。這里面可能包含多種病毒。屬于高風險行為,把這類種豬進行售賣,肯定不行。”藍耳疫苗專家對界面新聞解釋。

該專家還指出,藍耳疫苗屬于RNA重組疫苗,如果疫苗品質安全性不可靠,出問題風險很大。同一豬群,混打自制疫苗與商品疫苗,出問題概率更大。不同毒株的藍耳活疫苗,碰到后可能會交叉重組形成新病毒,新病毒毒力可能變弱也可能變強,變強概率大一些。“豬場一般遵循一個場只打一個疫苗的原則。將不同豬場的豬混在一起銷售,屬于不負責任的行為。”

該專家解釋,種豬打疫苗的時機不一樣,影響不同。打疫苗的種豬懷孕日齡不一樣,對后代的影響也不一樣。“豬一共約114天懷孕天數,如果給孕齡80天后的母豬打疫苗,將直接對其胎兒產生影響,加上運輸、混群等因素,很可能產生不良后果。”

涉嫌其他違法違規?

常先云認為,牧原股份在既未取得獸藥生產許可證,又未取得獸藥產品批準文號的情況下,自制及給案涉種豬接種自制的動物疫苗,接種的自制疫苗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最后導致其豬場發生大面積疫病傳染,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盧良盛則表示,牧原股份旗下有疫苗生產子公司。“疫苗生產必須取得國家批準。”

據悉,2024年10月24日,牧原股份成立于2018年2月的全資疫苗生產企業河南興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獲批《獸藥GMP證書》、《獸藥生產許可證》,生產范圍為細胞懸浮培養病毒滅活疫苗。但這一獲證時間是在常先云豬場出事之后了。

2023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曾提出“關于建立自研自用疫苗快申快批綠色通道”的建議。當年7月28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回復,“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開展自用疫苗研究。在完成前期實驗室研究后,研發單位可按照《獸藥注冊辦法》有關規定,申請獸用生物制品臨床試驗和新獸藥注冊。獸藥生產企業取得產品批準文號之后,相關疫苗產品即可上市使用。”

相關藍耳疫苗專家對界面新聞指出,從生產、銷售到使用等各方面,國家在豬疫苗管控上有嚴格規定。涉及到自制疫苗,如果自己生產自己使用,不涉及銷售,就處于管控“灰色地帶”。“自制疫苗在毒株、毒力等把控上,脫離國家管控,很難說能否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如果把打了自制疫苗的豬賣給不知情的客戶,導致客戶的豬出問題,就有問題了。”

此外,常先云還稱牧原股份檢疫造假。“牧原實際向我出售的是懷孕母豬,是種豬,根本不是商品豬。沒有以種豬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請檢疫,而是以商品豬申請檢疫,沒有提供種畜禽合格證明、種豬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及種豬的家畜系譜。”

微信群聊天記錄顯示,牧原向常先云提供的《動物檢疫證明查詢》顯示種類是“商品豬”。

《畜牧法》規定:“銷售的種畜禽、家畜配種站(點)使用的種公畜,應當符合種用標準。銷售種畜禽時,應當附具種畜禽場出具的種畜禽合格證明、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證明,銷售的種畜還應當附具種畜禽場出具的家畜系譜。”《動物檢疫管理辦法》(2022年修正)明確,動物種類、動物產品名稱、畜禽標識號與動物檢疫證明不符的,按照依法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處理處罰。

常先云稱牧原股份及其多個全資子公司長期以來在銷售種豬時一直虛假申報,規避種豬檢疫,以假的動物檢疫證明對外出售種豬。“牧原股份作為行業龍頭,本應帶頭遵紀守法,保證生豬養殖業的安全,其做法卻給整個種豬養殖業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盧良盛則稱,牧原股份的輪回雜交二元育種模式,商種兩用。“這個養殖戶在購買公司種豬,等種豬下小豬后就將其直接宰殺掉,作為商品肉豬用。”

常先云等不少養殖戶的養殖模式就是直接從牧原股份購買種豬產仔后售出母豬、再養大仔豬進行銷售。“出現這種模式,可能是因為大家對未來市場比較看好。”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對界面新聞表示,個人不提倡這種投機性的養殖模式。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前非洲豬瘟對行業影響較大,很多豬場缺母豬;牧原股份通過二元育種方式,實現種豬快速增量,賣得越來越好。“客戶需求增加,牧原單個豬場可能無法滿足需求,就需要從其他豬場調貨。開始只給單個客戶銷售一胎種豬,但后面就需要二胎豬、三胎豬混著一起賣,才能滿足客戶需求。這種混賣情況下,就容易出問題。”

“2024年,河南、山東等多地出現類似常先云豬場的情況。現在對于這種直接買懷孕母豬下小豬的養殖模式,行業從原來的推崇轉向謹慎。養殖戶對種源要求、批次等關注度更高了。”上述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稱。另有南陽豬場老板透露,去年三四月份,臥龍一場的豬確實問題多一點,要么是空懷、死胎,要么是到家流產、仔豬一出生就腹瀉等。

對此,盧良盛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沒有接到更多反饋。

“將懷孕種豬以商品豬形式售賣,確實存在操作上的瑕疵。”有上市豬企人士對界面新聞指出,豬企銷售懷孕母豬,大多為了出清劣質豬。“從銷售手段上講,將退役母豬進行配種,按懷孕母豬銷售,可以賣五六千一頭,商品溢價更高。”

降成本壓力下“脫軌”?

牧原股份1992年成立,2014年深交所上市,形成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豬肉產業鏈。公司預計2024年盈利180億至190億元,上年虧損41.68億元。

“2024年公司共銷售生豬7160.2萬頭,其中商品豬6547.7萬頭、仔豬565.9萬頭、種豬46.5萬頭,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出欄目標。2024年公司生豬出欄量、生豬銷售均價較2023年同期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較2023年同期下降。”牧原股份人士對界面新聞稱。

近年牧原股份成本管控卓有成效,2024年生豬養殖完全成本整體呈下降趨勢,12月份已降至13元/kg左右,相比年初15.8元/kg下降2.8元/kg,達成此前制定的成本下降目標。

“在不考慮飼料原材料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公司希望2025年可以階段性達到12元/kg的成本目標。”牧原股份人士指出,2024年以來,公司的能繁母豬數量、配種量、產能規模均有提升,并且公司預期全程成活率等生產指標會進一步改善。因此,公司2025年的出欄量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當前公司優秀場線的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kg以下,后續會在內部持續推動優秀成績的復制、推廣,以帶動整體生豬養殖成本的下降。

“降成本,是企業在非洲豬瘟后產業韌性提升而需求又相對穩定的背景下必須要做的事情。”朱增勇對界面新聞指出,2024年,豬企成本下降,主要來自于飼料及飼料原料價格的回落;預計2025年豬肉供給高于2024年。“在消費需求穩定情況下,2025年的豬肉價格將相較2024年有所回落。要降低行業下行壓力對企業經營的壓力,豬企就必須做好成本管控。”

“壓成本肯定要面對風險。牧原股份肯定不能承認疫苗有問題。如果承認疫苗有問題,那可能同一批次或者凡是打這個疫苗的豬可能都存在問題,這個影響范圍就大了。”相關豬企人士對界面新聞稱,現在獸藥產業整體面臨挑戰。“一方面,國營獸藥價格高,私營獸藥價格低;另一方面,一味壓價換來的可能就是藥品質量降低。”

上述豬企人士指出,牧原股份已普及無針注射,只要注射疫苗就有記錄可追蹤,不太可能存在疫苗漏打錯打等情況。“那就可能是疫苗質量問題。我們也遇到過疫苗失活、偽造摻假等疫苗不合規情況。有些生產線還可能存在領用疫苗超標等情況,為了成本管控,可能在疫苗使用上偷工減料,想辦法省錢。”

可以說,沒有企業愿意遇到劣質疫苗,更不愿意看到疫情出現。作為龍頭豬企,牧原股份亦有其整體疫情管控措施。公司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在內部建立完整的疫病防控管理體系,通過智能豬舍搭載環控、智能巡檢設備,結合診斷檢測平臺,打造更加完善的疫病預警防控體系,逐步實現多種疫病凈化;“公司當前正在搭建‘豬病天網工程’,對生豬相關多種疾病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配備環控系統、生物安全管理、檢測體系、免疫管理等措施,將研究成果落地生產管理。未來隨著疫病凈化的持續推進,豬群的健康水平會進一步提升。”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尉氏县| 天峨县| 六盘水市| 闸北区| 扶沟县| 英吉沙县| 普格县| 宣化县| 大安市| 潼南县| 健康| 错那县| 杂多县| 海原县| 梅河口市| 巴彦淖尔市| 德昌县| 蒙自县| 德州市| 肇源县| 乌兰浩特市| 格尔木市| 密山市| 宝丰县| 淳化县| 云南省| 宜都市| 澳门| 简阳市| 长子县| 株洲县| 兴国县| 老河口市| 义乌市| 柳州市| 海阳市| 屏山县| 澳门| 礼泉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