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薛冰冰
界面新聞編輯 | 李慎
近日,有多名旅客在社交媒體反饋,乘坐國航CA4107、CA4115等成都雙流飛往北京首都的航班時,無法在航旅縱橫APP上使用電子登機牌乘機。根據(jù)這些旅客提供的截圖,航旅縱橫頁面提示:“航司政策限制使用電子登機牌,請到出發(fā)機場人工值機柜臺換取紙質登機牌乘機。”
一名當事旅客向界面新聞回憶稱,她乘坐的是1月14日國航CA4107航班,在航旅縱橫值機后,頁面提示顯示無法使用電子登機牌。為了不耽誤乘機,她只好去到人工柜臺打印了紙質登機牌。
針對此事件,界面新聞向航旅縱橫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該人士稱:“這個我們也不太清楚,估計是航司對某些特殊航班的限制?!迸c此同時,界面新聞向國航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但是截至發(fā)稿前未能獲得回應。
航旅縱橫公司主體名稱為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該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為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65%。而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背后的大股東為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即中航信集團),該集團性質為央企,由國務院國資委100%控股。
就無法使用航旅縱橫電子登機牌一事,一位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航旅縱橫于2024年12月28日下午接到國航方面的通知,通知中稱,12月27日收到成都雙流機場地服的告知,成都雙流到北京首都的航線關閉電子登機牌。該人士稱,至于為何關閉,機場地服以及國航方面并未給出具體的原因和解釋,且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通知恢復使用電子登機牌。
界面新聞記者撥打了國航客服熱線,接線工作人員并未對關閉一事做具體回應,只是解釋稱,國航的國內航班在其APP、官網、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等官方渠道均可以使用電子登機牌,在其他軟件、程序等非官方渠道,則以他們的要求為準。
界面新聞記者也撥打了成都雙流機場客服熱線,接線工作人員稱,并未接到關閉使用電子登機牌的相關通知。
有不愿具名的、熟悉民航業(yè)的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航旅縱橫本身是中航信對客的一個界面或者叫接口,在它背后共有兩大系統(tǒng)。一個系統(tǒng)叫做訂座系統(tǒng),訂座系統(tǒng)負責航空公司座位的控制、價格的控制,比如一個航班有160個座位,全價票賣30張、5折票賣10張、一折票賣5張等。另一個系統(tǒng)叫做離港系統(tǒng),旅客值機、登機牌、艙單等都是通過離港系統(tǒng)來負責。
訂座系統(tǒng)和離港系統(tǒng)之間存在信息的交互,旅客購買完機票,信息會傳輸?shù)诫x港系統(tǒng),待旅客到機場之后通過地面工作人員在離港系統(tǒng)的操作完成登機,會把信息一起傳到處理中心,標志著這張客票使用完畢。
界面新聞了解到,除了春秋航空、九元航空外,國內所有航空公司及第三方航旅平臺等使用的訂座系統(tǒng)、離港系統(tǒng)兩大系統(tǒng)為中航信開發(fā)并提供。因此,與航旅縱橫一樣,航班管家、飛常準等第三方航旅平臺也要借助中航信的端口,才能提供相應的功能和服務。
這位不具名人士還稱,訂座系統(tǒng)、離港系統(tǒng)是航旅縱橫及其背后中航信集團與航空公司建立的最底層合作,費用收取發(fā)生在中航信及航空公司之間,航旅縱橫不參與其中。
收費方面,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關于訂座、離港等系統(tǒng)上面的支持,中航信和航空公司實施的是整體打包服務,費用一次性收取,各項服務均包含在內。“中航信系統(tǒng)費用收取只占航司運營成本很小的一部分,幾乎快忽略不計了。”
而航旅縱橫向航空公司收費的部分,主要是付費升艙等附加增值服務。換言之,旅客不僅可以在航空公司官方渠道付費升艙,也可以在航旅縱橫APP上直接購買升艙產品。
界面新聞記者在航旅縱橫APP查詢到,目前其升艙服務已經有深圳航空、廈門航空、海南航空、山東航空等共計27家航空公司接入,包括機會生艙、登機口升艙、半年升艙券等三款產品?!颁N售這種升艙產品,航旅縱橫可能會向航司收取一定的代理費,也就是抽成。”前述不具名人士稱。
對于航旅縱橫被國航暫停使用電子登機牌的具體原因和后續(xù),我們會持續(xù)關注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