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除夕將近,一年一度的春晚成為更多互聯網公司發揮實力的賽場。
繼官宣和春晚合作后,1月17日,界面新聞發現,小紅書在站內發布了今年春晚及站內春節活動的具體動作,并上線了“一年一度春節廟會節目單”頁面。
目前,從這一入口發布的節目單里可以看到,小紅書此次策劃的春晚和春節內容包含了100多場直播,似乎要從春晚出發,延伸出更多熱點欄目。節目單中囊括“看春晚、又見愛人、見笑啦2024、繁花來了、春節電影、call明星、刷短劇、逛集市”等多個板塊,據了解,后續小紅書還會在首頁頂端上線春節tab,作為春節活動的主入口。
就在幾天之前,小紅書剛剛宣布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獨家筆記分享平臺,第二次和春晚“牽手”。根據小紅書的官方介紹,除夕當晚,小紅書將在春晚后臺打造一場持續7小時的獨家直播節目《大家的春晚》。
和小紅書一同登場的還有新老面孔——相比往年,今年的春晚聚集了更多互聯網公司。不久前,B站拿下央視春晚轉播權,成為央視蛇年春晚的獨家彈幕視頻平臺,而阿里和阿里云分別成為獨家電商互動平臺和云計算AI獨家合作伙伴。
熱鬧背后,是互聯網公司在流量和影響力上的又一次競爭。央視春晚所能輻射的群體是中國最廣泛的大眾,而在當下互聯網流量逐漸進入存量時代之際,它也被賦予了更多意義。
不過,拿到春晚的“入場券”只是比拼的開始。在多個合作浮出水面之后,平臺如何發揮自身所長進行策劃,讓春晚合作擁有更長期的價值,將是更值得思考的命題。
二次參賽春晚,小紅書瞄準了“話題討論場”?
和春晚合作的“參賽選手”眾多,而觀眾的注意力有限——這意味著不同平臺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在多年的發展中,春晚已經從一場晚會演變成了一次標志性事件,甚至是文化現象。在晚會結束后,各個平臺往往也會出現很多熱梗、熱點討論。從這次小紅書公布的合作形式和定位來看,他們恰恰就是想要在春節期間提供這樣一個話題討論、分享的場域。
實際上,去年小紅書和春晚的合作形式是推出契合平臺風格的陪伴式直播《大家的春晚》,讓用戶在直播間看春晚、聊春晚、甚至購買春晚同款,最終做到了直播間互動次數達1.7億的成績。
而從最終的熱度和社交平臺反饋來看,小紅書在這場合作中讓外界最矚目的還是圍繞熱點展開的內容討論,比如,去年主持人尼格買提在小紅書直播里回應魔術穿幫,成為當時的全民熱點話題。
這并不令人意外。小紅書的優勢一向是制造熱點、引發全網討論,不管是幾年前的“露營”、“Citywalk”還是去年爆火的“公園20分鐘效應”、“山西古建游”,源源不斷的話題趨勢出圈已經印證了這一點。這或許也給內部帶來了啟發:作為第二次和春晚合作的選手,小紅書似乎在今年找到了更大的聚焦點——“全民話題討論”。
一位小紅書內部人士透露,相比去年,今年小紅書的直播形式會更聚焦于“純內容”,讓觀眾一邊看春晚,一邊在小紅書直播間看到春晚演員下臺后實時的“獨家揭秘和一手回應”。參與的演員和嘉賓會在《大家的春晚》直播間分享春晚熱點與臺前幕后的故事,回應站內用戶最關心的熱點問題。
從這份節目單來看,春晚結束后,小紅書站內也已策劃了一系列直播,大張偉、李雪琴等明星和主播們將會開直播回看春晚節目,解讀春晚名場面,用戶則可以直接在直播中參與對春晚熱點的討論。
除了春晚的相關直播,小紅書策劃的另一個重點是節目單中時間跨度更長的“一年一度春節廟會”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的形式也不只是筆記內容分享,還包括線上市集和用戶抽獎等玩法。節目單曝光的信息顯示,小紅書站內還將有超過130場直播,以及百部精品短劇的免費觀看。
事實上,互聯網公司和大型晚會活動合作的一個考驗在于,這些策劃既要貼合春晚和春節的特點,也要和平臺的內容風格和運營能力相呼應。小紅書和春晚的合作同樣遵循了這一邏輯。
小紅書相關人士介紹稱,本身小紅書社區就有很多原生內容,在策劃活動時,他們會洞察用戶關注和熱議的春節話題,順著這樣的思路,將活動和站內熱點結合起來。
而在策劃之初,小紅書挖掘了用戶在春節期間暢聊的話題方向,發現這些話題大多為泛娛樂、熱點向,如春晚、爆劇、熱門綜藝等。在這一基礎上,小紅書想做出屬于平臺的差異化內容,因而有了春晚演員、綜藝嘉賓做出一手回應和獨家分享這樣的后臺直播,同時也為用戶設置了這些話題的討論場。
例如在小紅書策劃的節目單中,麥琳、楊子、張泉靈等《再見愛人》嘉賓將在小紅書直播間獨家回應熱議,以“一邊看節目,一邊聊熱點”的形式,做綜藝reaction,和用戶一起做話題討論。而在每一場主題直播下面,小紅書也設置了“#大家的春晚”“#又見愛人”等話題的用戶討論場。
事實上,這些直播的內容主題本身也是站內用戶關注、熱議的話題,上述綜藝曾在小紅書持續發酵。去年,熱播綜藝《再見愛人4》在社交媒體上相關話題閱讀量達39億,節目嘉賓也入駐小紅書,部分嘉賓甚至成為站內的熱門博主、做起直播帶貨。數個網絡熱梗也在小紅書誕生,引發用戶討論。旅行綜藝《一路繁花》則在播出之前就在小紅書被用戶熱議,相關預告視頻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
從這些動作可見,小紅書二次牽手春晚、乃至于整個春節活動的核心方向都指向了打造“全民話題討論場”。通過鼓勵更多創作者參與二創,放大站內原生熱點,小紅書試圖復制“熱點生長”的能力,在春節期間將站內原生熱點拓展到站外、甚至推向全網。
值得一提的是,界面新聞還注意到,目前小紅書站內的話題頁面正在同步改版,變成了單列展示,且用戶無需再點擊跳轉到相應的筆記,可直接評論互動。這樣的形式,能提升用戶閱讀、參與話題的效率。
界面新聞嘗試發現,點擊話題頁面的“發布”tab,可直接以文字筆記的形式發布,無需添加圖片,這意味著,用戶在話題討論頁的發布門檻被進一步降低了。在這樣的設計下,平臺意圖進一步激發用戶的討論和互動。
和“春晚”合作背后的平臺野望
時至今日,春晚之所以能持續吸引互聯網公司的青睞,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其處于春節這一重要時間節點,擁有深入人心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這些合作也跟各家公司本身的業務節奏相匹配。
早些年,微信和支付寶在支付上打得焦灼,春節期間的營銷大戰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發紅包”和“集五福”,兩個平臺試圖在最短的周期內搶占用戶的使用心智。
近些年短視頻興起,登上舞臺的變成了各個內容平臺。從2019年開始,春晚就成為視頻平臺吸引用戶流量的一大重要節點,抖音、快手,甚至是電商平臺紛紛推出豎屏直播、分享紅包等玩法,用娛樂化的互動形式吸引大眾目光。
逐漸地,春晚和春節聚集了更多科技公司的參與,也因此讓技術公司走向臺前。繼百度、京東等巨頭之后,阿里拿下今年的合作,阿里云則成為總臺春晚云計算AI獨家合作伙伴。通過背后的云計算等后援支持,科技公司把春晚當成了“秀肌肉”的好機會。
在這些合作公司中,無論從平臺發展還是用戶畫像上來看,B站和小紅書都算是最年輕的平臺,合作背后的考量或也在于擴大品牌影響力,持續出圈求增長。就小紅書而言,它和春晚的合作也契合了當下階段雙方的“相互需要”。
從用戶群體來看,最新數據顯示,小紅書月活已經超過3億,覆蓋的非一二線城市用戶也達到50%。與此同時,UGC社區平臺的屬性也決定了小紅書擁有較強的原生內容創作能力,而面向全民的春晚,也需要一個受大眾歡迎的平臺,承載相關話題熱點的真實分享和持續的用戶討論。
對于春晚來說,小紅書聚集的大量UGC(用戶生產內容)也能為春晚節目帶來“放大效果”。據了解,小紅書將邀請參與今年春晚背后策劃的老師,在站內分享幕后的故事,例如參與舞臺設計的老師或是相關嘉賓,都會在小紅書和用戶互動。同時,春晚賬號也借由去年的合作在小紅書積累了近300萬粉絲,某種程度上也為每次春晚的預熱和宣發打下了基礎。
小紅書則是看重春晚重要的IP價值。小紅書相關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春晚是一年一度、全民性的超級IP,是中國人過年重要的儀式感,每年春晚都會有各種熱詞、熱梗、名場面誕生,春晚相關的話題往往會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這些內容,都契合了小紅書春節期間打造“全民話題討論場”的方向。
必須強調的是,和春晚的合作往往和平臺當下的市場策略有關。去年,小紅書第一次和春晚合作,正值社區流量和交易增長的發力期。因而在首次打造的陪伴式直播《大家的春晚》中,小紅書推出了互動、也推出了“購買同款”功能;去年春節活動期間,小紅書還推出了線下送奶茶等活動,把線下生意和線上營銷做了結合。
而作為一個用戶規模日益擴大的平臺,小紅書過去已經印證了自己制造熱點和激發討論的能力,當下它也在不斷走向多元。今年,意圖制造一個“全民熱點話題討論場”,和小紅書如今的變化息息相關。
最明顯的例證體現在創作者和用戶喜好的變遷上。外界公認的是,靠跨境購物攻略起家的小紅書在過去幾年已經變成了一個“生活百科式”的社區平臺,從美妝、時尚內容延伸到了美食、旅游、運動等生活經驗內容上。但據界面新聞觀察,2024年以來,處于增長階段的小紅書又有了新變化:更多接近精神消費、更“抽象”的品類開始在平臺生長出來。
2024年8月,小紅書第一次向社區創作者頒發“熟人300”獎項,從這次的創作者頒獎名單來看,小紅書選出的最能代表社區的創作者,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美妝、時尚以外的類目,可見,在內容品類上,小紅書已經生長出更多“全民”品類:例如今年上半年,小紅書二次元內容的創作者同比增速最高,達到160%。同時,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小紅書游戲玩家月活已經達到1.1億。
年末,小紅書還直接將2024年的年度關鍵詞總結為“抽象”。作為一種偏向于娛樂化的文化詞匯,“抽象”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也數次衍生出全網話題熱點,它成為年度關鍵詞,某種程度上代表小紅書正在“俘獲”更廣泛的大眾群體。隨著品類的擴張,小紅書誕生了更多原生熱點,正是由于更多人群開始在平臺討論大眾話題,小紅書社區才有了更多“抽象”內容,由此吸引不同圈層、年齡的用戶,形成一種循環。
回到公司整體的發展上,小紅書作為一個成立了11周年的互聯網公司,也開始進入“審視”自己的階段。
四年前,小紅書上線《社區公約》,鼓勵大家分享“有用”的內容。據了解,這一決策的前提是,平臺當時發現,用戶對小紅書的好感反饋比較集中在素人用戶的生活和消費體驗、知識、經驗的分享。但近兩年,小紅書平臺的內容邊界明顯被拓寬了——一個明顯的信號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小紅書站內的熱榜上,明顯多了更多泛生活娛樂、資訊熱點的話題,熱榜條數也從10條擴展至50條。這說明,從內容生態上,小紅書正在努力成為一個更加大眾的社區,而不只是停留在“有用”的內容和心智上。
因而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小紅書在今年春晚中做出了上述策劃。
春晚對于包括小紅書在內的每家公司來說,都有十分重大的營銷價值,但更大的意義在于,和具有全民性的春晚合作,能進一步發揮小紅書在UGC社區原生話題熱點的生長優勢,向外界傳遞如今的形象。在突破3億用戶的大關后,和蛇年春晚的合作,也會成為小紅書的又一次“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