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新質生產力的助推下,智慧醫療領域迎來高速成長期。這一年中,塞力醫療輕裝上陣,聚焦“科技+服務”,加碼戰略轉型。
近日,塞力醫療與海康威視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基于智能物聯技術在醫療多場景中的應用,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的新路徑。
交流中,雙方將合作打造更加高效的數字智能工廠、醫用耗材管理、倉儲物流管理系統等解決方案,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用耗材供應鏈管理、智慧就醫體驗、智慧臨床診療以及智慧醫院管理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同時,雙方還將圍繞長期護理險智慧康養項目,提供從醫院到家庭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案,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
當前,老齡化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我國老齡化程度在全球屬于中上水平,少子化和長壽趨勢使得老齡化持續加深。根據測算,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預計到2035年有望達到30萬億元。
老齡化加劇,智慧醫療的應用場景得以拓展。塞力醫療憑借自主研發的“塞力斯集團企業信息管理平臺”可以滿足市場大部分醫藥商業公司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建設需求,以及支持個性化定制開發,可達到商用水平,為未來拓展智慧醫療場景提供增長動力。
聚焦智慧醫療,擁抱新成長風口
在二十大報告中第九點“九、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中,明確提出“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意味著長期護理保險已列入“國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旨在為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護理保障,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天津作為國家第二批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之一,自2020年12月啟動長護險工作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天津長護險參保人數已達到650余萬人,累計減輕重度失能人員長期照護負擔超過10億元。
作為天津醫保局“長護險信息平臺”參建方,塞力醫療以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化手段布局養老領域,戰略合作DRGs/DIP大數據平臺系統、PBM(醫藥福利管理)模式與技術,推進長護險信息系統開發和HaD(居家診療)業務落地。
智慧醫療新的風口正在開啟,隨著智慧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政策層面的支持和推動,我國智慧醫療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并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2023年,我國智慧醫療市場規模達62.85億元,2019-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3.37%。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4年3月,塞力醫療在由華為主辦的HDD武漢站·鴻蒙原生應用專場活動上榮獲“華為鴻蒙生態聯合應用伙伴”授牌,并宣布正式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攜手華為共同拓展萬物互聯應用新場景。在2024年10月華為鴻蒙系統正式發布后,塞力醫療新注冊《長護險用戶端APP(鴻蒙端)V1.0》項目的軟件著作權,其標志著塞力醫療開發的天津長護險平臺作為首批鴻蒙原生應用,開始正式面向廣大華為用戶開放。
作為國內領先的醫療智慧供應鏈運營管理服務商,塞力醫療正通過其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創新驅動,深耕智慧醫療領域,致力于成為健康中國戰略的積極踐行者和重要推動者。
醫療行業變革,SPD迎來快速擴張期
近年來,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智慧醫院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加之醫療行業變革、前沿技術創新突破,不僅為塞力醫療的SPD業務開辟了新增長極,更為公司智慧醫療領域發展帶來了無限機遇。
2024年,塞力醫療繼續圍繞智慧醫療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的戰略發展規劃方向,打造以“SPD精益化+IVD集約化+RMLC區域醫學檢驗共建”為主的,并在IVD產研智造、精準檢驗、無廢雙碳、腸道微生態、分子診斷等多個細分賽道持續深耕布局。
據了解,SPD行業堅定聚焦醫療物資供應鏈關鍵節點,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剖析醫療機構在成本管控、運營效率優化以及服務質量提升等方面的核心訴求。
作為SPD領域的先行者,塞力醫療站在數字中國與信創國產化的風口上,深入探索5G、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互聯網智慧醫療產品體系中的應用與賦能,為醫療行業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根據塞力醫療“廣闊市場+區域醫療”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探索基于區域化SPD項目的多業務模式疊加拓展。2024年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先后中標安康市中心醫院醫用耗材IVD集約化管理服務項目;昆明市官渡區人民醫院、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宜興市徐舍醫院、內蒙古婦幼保健院續簽SPD項目以及涼山州第七人民醫院試劑、耗材配送遴選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2月,塞力醫療作為達夢數據全國區域醫療領域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獨立軟件開發商”)戰略合作伙伴,將發揮資源、渠道等多重優勢,將高安全的國產數據庫產品服務推廣應用至全國廣闊市場,滿足不同層級醫療機構的需求。同時,攜手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提供的商業密碼保護服務云系統,為塞力醫療的SPD智慧精益管理系統提供全方位的數據安全支持,大大提升塞力醫療自研SPD系統的加密層級,確保醫療數據在傳輸、存儲和處理過程中的安全性。
未來,塞力醫療將開啟“開源數據庫+國產商業數據庫”多數據庫兼容模式,在國家ISO、CMMI3、公安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等權威認證的加持下,公司自研SPD軟件可為醫院精益管理服務筑起安全防護的多重堡壘。
輕裝上陣,提升運營效率
2023年開始,塞力醫療不斷推進戰略改革調整,處置部分股權投資,回歸主業。公司有意識的加大在智慧醫院、智能化醫療物聯網應用及醫療大數據分析平臺等領域方面的研發投入,2023年度研發投入4,321.12萬元,同比增長46.74%。
2020年至2022年,集約化IVD業務為塞力醫療帶來10億元以上的營收,占據總營收的半壁江山。2023年下半年起,塞力醫療集約化IVD業務明顯開始收縮,自此公司著手調整戰略將重心向SPD業務傾斜,同時開啟股權轉讓聚焦主業。
2024年9月,公司將持有的控股子公司阿克蘇詠林瑞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轉讓給容大致遠貳號(福建)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轉讓價格為3,100萬元;2024年10月,公司擬將其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武漢匯信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80%的股權轉讓給武漢合潤睿暉商務咨詢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7,200.00萬元。
2024年12月,塞力醫療擬將其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內蒙古塞力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轉讓給上海嘉悅恒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2,480.00萬元。業內人士分析,公司通過股權轉讓,甩掉虧損包袱,同時優化資產結構,回籠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做大主業,加大研發投入實現產品迭代升級,實現企業高質量增長。
塞力醫療表示,根據公司整體戰略規劃,結合公司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目前公司重點聚焦于醫用耗材精益化管理服務(SPD精益化)業務,為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公司資產運營及使用效率,改善公司財務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5年1月1日起,安徽省率先對定點醫藥機構住院費用醫保基金補償結算實行即時結算改革新模式,醫院每天就能按60%比例收到前一天發生的住院費用醫保補償部分基金。將之前30個工作日的月結算周期縮短至1至3個工作日,大大提高了醫保基金結算時效性,促進醫、保雙方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醫療保障服務。
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政策的施行,塞力醫療可以更及時地為醫療機構提供高質量的SPD服務,將資金投入到技術創新和供應鏈優化中,增強市場競爭力。此外,塞力醫療正處于戰略轉型期,從傳統的醫療供應鏈服務向醫療智能化轉型升級。醫保基金直接結算政策的支持,有助于公司戰略轉型,提升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