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藥明生物CEO陳智勝在第43屆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大會(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主會場演講中表示,公司2024年新增151個綜合項目,創多項歷史新高。同時,公司在藥物發現、開發、生產,對應R、D、M各端的業務均表現強勁,并保持了業績增長,企業對2025年做出了“加速增長”預期。
另一方面,CXO行業正在復蘇。全球范圍內,醫藥行業投融資回暖,國內藥企以對外授權(License out)、NewCo類模式為代表的出海熱情高漲,刺激了CXO行業的需求。可以預見,在行業復蘇的拐點時刻,藥明生物在業績穩扎穩打的2024之后,將迎來加速增長的2025。
新增項目數再創新高帶動業績增長
作為CXO行業的龍頭企業,藥明生物此次的數據有諸多亮點。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數據便是,2024年藥明生物新增的綜合項目數達到151個,創歷史新高,項目總數達到817個,其中包括66個臨床III期項目和21個非新冠商業化生產項目。
新增的綜合項目數代表了藥明生物未來業績增長的可能性。自2020年之后,這家公司的年度新增項目已經持續在100個以上。企業歷史數據顯示,在2020年-2023年的時間內,該公司年度新增綜合項目分別達到103個、138個、136個、132個,這體現了企業強勁的增長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規模的新增項目數量基礎上,藥明生物2024年的新增項目狀況甚至好于之前的三年,從一年大約新增130個項目的水平直接突破至一年新增150個以上的水平。并且,這是在《生物安全法》風波不斷發酵的一年中,這其實體現了藥明生物極強的客戶黏度。另外,公告信息顯示,藥明生物有超過一半的新簽項目來自美國。
一直以來,藥明生物的業績增長得益于其獨樹一幟的CRDMO商業模式。而在近年,藥明生物已經實現了從R到D,再到M三大板塊之間的聯動和轉化,進一步推動業務不斷發展壯大。據企業2024年中報,非新冠商業化生產項目為16個,短短半年即新增5個商業化項目至21個。從2016年至2024年,藥明生物項目總數增長達到6.9倍,其中臨床前項目增長5倍,臨床后期和商業化項目增長為21倍,充分證明了CRDMO模式的協同優勢,和“黃金漏斗“強勁的轉化動能。
當然,R、D、M的全覆蓋也給藥明生物創造了非凡的業績增速。從2014年至2023年,這家公司的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意味著實現的是超過行業平均增長3倍水平的增長,是業內當之無愧的龍頭。
發展至今,藥明生物的“跟隨和贏得分子”雙輪驅動戰略成就顯著,尤其是在眼下中國創新藥企業以各種形式出海的大環境中,它們幫助企業進一步打開了增長空間。一方面,據公告數據,2024年,在使用CDMO的中國創新藥出海項目中,藥明生物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七成,顯示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絕對領先優勢。
另一方面,在2018年至2024年6月期間,藥明生物的客戶被收購后,其簽署的合同總額達到18.95億美元,而在前述規模的業務之內,一旦藥明生物的客戶項目達成授權許可合作,有95%的項目依舊能留在藥明生物之內,這相當于許諾了藥明生物會繼續擁有同行無法超越的競爭優勢;同時,一旦并購方啟動更大規模和(或)額外的臨床試驗,還有可能會給公司帶來更多的項目收入。
此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隨著2024年12月美國《生物安全法》推進的落空,地緣政治因素對藥明生物在2025年內的業績影響將顯著降低。公司2024年超過一半新簽項目來自美國,20個”贏得分子“的項目中包括13個三期臨床階段或者商業化生產項目,其中大部分也源于美國市場,進一步證明了法案對該公司的業績影響甚微。由此可見,2025年內,在地緣政治風險更加可控的情況下,藥明生物RDM業務增長的確定性也在增強,由此不難預判2025年的加速增長趨勢。
D端持續領跑,R和M成未來增長新引擎
細分三大板塊來看,藥明生物的D端表現持續強勢。2024年內,企業新增148個新開發(D)項目,CMC多元化客戶群不斷擴大,全球新增62個大客戶,歐洲客戶相比去年激增120%。究其原因,速度是藥明生物的巨大優勢,該公司能將單抗項目從DNA到IND的開發時間壓縮到9個月。另據企業公告,公司最近有一個自身免疫性疾病項目以6個月的時間加速完成。
在D端之余,藥明生物的R端和M端也在2024年表現亮眼,有望成為未來的新增長引擎,尤其是R端。得益于前瞻布局,2024年內,該公司藥物研發(R)技術平臺賦能了7個分子發現服務的全球項目,有權獲得總額約1.4億美元的近期付款,潛在總交易金額超過了23億美元,還有產品上市后3%-10%的銷售提成。
其中,藥明生物的WuXiBody?平臺在雙特異性抗體發現中獲得廣泛應用。截至目前,有44個項目處于研究服務階段,5個項目處于CMC和臨床前開發階段,4個項目處于臨床Ⅰ期試驗階段。這當中也包含了一系列與頭部藥企的合作,包括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GSK)、中國創新藥企業同潤生物和德國創新藥企業MediGene,也顯示了藥明生物賦能全球合作伙伴開發T細胞銜接子(TCE)雙抗獲得了廣泛認可。
2024年8月9日,默沙東宣布引進同潤生物的CD3/CD19雙抗CN201的全球權益,預付款達7億美元。在這背后,是藥明生物獨特的快速結合快速解離的低親和力CD3抗體,結合行業領先的WuXiBody?平臺,所產生的TCE分子既有強效且深度的B細胞清除能力,又有較低的細胞因子釋放因而更為安全。同時,藥明生物的連續生產工藝平臺WuXiUP?也解決了該分子CMC方面的挑戰。
另外,通過在單抗領域的精深知識與經驗,藥明生物還與抗體偶聯(ADC)技術公司合作,賦能客戶開發創新ADC,包括美國創新藥公司Aadi Bioscience、中國創新生物藥公司映恩生物。抗體偶聯(ADC)藥物也是近年的產業熱點。
在商業化生產方面,藥明生物厚積薄發。其中,愛爾蘭基地在2024年內獲得諸多成就。自2022年3月投入運營以來,該基地已迅速成為全球生物制藥領域的佼佼者。
截至2024年底,藥明生物愛爾蘭基地所有三個生產設施(MFG6.1、MFG6.2和MFG7)均獲得愛爾蘭健康產品監督管理局(HPRA)GMP認證,體現了這家公司新運營的全球基地已建立了世界一流的質量體系。企業預測,愛爾蘭生產基地預計將按計劃在2025年實現盈利。
同一時期,藥明生物通過組合多個一次性生物反應器,成功在全球多個基地實現從4000升到16000升大規模生產。這也是全球使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最大規模補料分批細胞培養工藝之一。2022年至2024年以來,藥明生物可放大的一次性生產技術所生產批次生產成功率已經達到99%。
在項目完成情況和收益預計方面,2024年內,藥明生物完成16個PPQ(工藝性能確認)生產,截至目前,PPQ生產成功率已突破98%,是業內最佳的數據之一,這也體現了企業卓越可靠的質量體系和商業化生產潛能,該公司預計2025年預計能完成24個PPQ生產。另外,公司服務的8個項目每年有望貢獻超過2億美元的商業化生產收入,10個項目每年有望貢獻超過1億美元的商業化生產收入,這些也都將為企業后續業績增長提供動力。
CXO龍抬頭,引領行業回暖
在藥明生物2024年新增項目數繼續突破的同一時期,CXO行業正在復蘇。
CXO行業的業績增長來源于創新藥開發全周期中的外包需求,而創新藥的開發極為倚重投融資。正如醫藥界“雙十定律”所述,一款創新藥從啟動研發到上市,平均成本超過10億美元,研發時長超10年。因此,醫藥產業投融資數據的變化與CXO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正相關。而在2024年以來,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明顯改善。
據此前匯豐創新銀行發布的一份報告,2023年全球生物醫藥行業僅有161起總計40億美元的融資,而在2024年出現了71筆總額超過52億美元融資。另據瑞銀數據,2024年,全球醫藥行業投融資規模同比增長40%。這顯示了國際范圍內投融資的回暖趨勢,為CXO公司的發展培育了較好的環境。
同時,據醫藥魔方援引Nature Biotechnology的發文,2024年內,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的 IPO籌資總額已經超過了2022年、2023年的總體水平。Endpoint的報道顯示,2024年近百家Biotech融資過億美元,創下了自2021年以來的最高記錄。這意味著,無論在公開市場還是早期投資,投資者集體重注,為產品處在臨床階段的公司提供了新的機會,也給CXO板塊帶來新的增量。
國內的生物醫藥行業融資也有了一些好轉跡象。據動脈智庫,2024年1-10月,從平均融資金額和融資事件數來看,國內創新藥及供應鏈領域融資事件數量為229起,平均融資金額為0.18億美元,已超過2022年領域平均融資水平;同一時期,創新藥及供應鏈IPO數量依舊較低,但對外授權(License out)交易“火熱”,首付款金額約31.6億美元,還出現了NewCo類的交易。(注:全稱為Newly Created Company,指一家公司將特定管線的海外權益授權給海外成立的新公司,同時引入海外基金的模式。)
另外,全球范圍內生物醫藥產業投融資復蘇的同時,也集聚了一批熱門的新藥開發領域。例如,體重管理、自免、神經精神疾病等領域。這其實能進一步激發CXO板塊的需求和增長。
在行業復蘇的拐點時刻,CXO龍頭企業藥明生物無疑將以穩步加速的發展態勢持續領跑生物制藥行業。連續5年每年新增項目持續在100個以上,10年間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甚至在面臨地緣政治風險的時刻,仍能夠在短短半年內新增5個商業化項目,藥明生物的強勁增長動力、極強的客戶黏度不容置疑。另一方面,“跟隨分子和贏得分子”雙輪戰略驅動成就顯著、RDM三大板塊均實現全覆蓋和高增長的非凡業績,也將為藥明生物的加速增長帶來更多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