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光伏龍頭隆基綠能(601012.SH)全年虧損額達到了80億元以上。
1月16日晚,隆基綠能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82億-8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虧損為83億-89億元。
這是隆基綠能自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在光伏產業鏈價格高位運行的前幾年,身為一體化龍頭的隆基綠能,凈利潤率屢創新高。2022年,隆基綠能凈利高達148.12億元;2023年,其凈利稍降至107.51億元。
據界面新聞記者計算,2019-2023年的五年間,隆基綠能共賺了484.81億元。
從單季虧損額看,去年前三個季度,隆基綠能分別虧損23.5億元、28.93億元、12.61億元。以此計算,該公司四季度預計虧損16.95億-22.95億元。
隆基綠能在公告中表示,受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公司BC二代產品產量占比很低,PERC和TOPCon產品價格和毛利率持續下降,產能開工率受限,技術迭代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增加,參股硅料企業投資收益產生虧損,導致經營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
PERC為傳統光伏技術,BC和TOPCon為新一代光伏技術。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繼續保持增長,但行業供需失衡矛盾突出。”隆基綠能認為。
該公司同時提及,在產能出清和快速技術迭代周期中,其BC二代技術和前瞻性研發連續突破,BC技術規?;l展條件成熟,美國本土優勢產能投產并實現盈利。
但界面新聞注意到,去年下半年,隆基綠能高管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及BC產品量產不及預期的情況。
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表示,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隆基綠能對美國的市場出貨量為1.6 GW,和此前有較大差距,在高利潤的美國市場占比不佳。另一方面,一代BC組件產品初期量產遇到交付困難、量產不順,去年9月生產問題已解決,但后續產生了產銷時間不匹配等問題,公司存貨減值較大影響了業績。
隆基綠能于2012年上市,之后成長為國內硅片和組件龍頭。2020-2022年,隆基綠能曾連續三年組件全球排名第一。
但由于未選擇目前市場主流的TOPCon技術、大規模產能資產減值等原因,近兩年隆基綠能的發展腳步慢了許多。
鐘寶申更早前曾提及,公司2024年下半年出貨會顯著高于上半年。
但在行業機構PV-Tech的2024年全球組件出貨排名預測中,隆基綠能跌至第四,排在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SH)及晶澳科技(002459.SZ)之后。2023年,隆基綠能還位列第二。
去年10月,隆基綠能發布了基于HPBC二代電池技術的Hi-MO X10分布式組件產品。鐘寶申表示,隆基綠能正在通過技術授權和股權合作等多種模式,加快BC產能的建設步伐,以滿足市場對BC系列產品的迫切需求。
隆基綠能的BC產品預計在2025年產能開始爬坡,按照規劃,今年底其HPBC 2.0會形成約50 GW的產能。
鐘寶申希望,到2026年,隆基的產能全部遷移至BC二代,甚至更新一代的產品上來。結合目前已有的產能,隆基BC產能預計在2026年達到100 GW左右。
“2025年BC產品會對隆基的業績帶來比較大的幫助。隆基的‘三九天’已經過去了。”鐘寶申此前表示。
除隆基綠能外,1月15日,老牌組件商億晶光電(600537.SH)也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其去年歸母凈利虧損19億-23億元,上年同期盈利0.68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8.9億-22.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0.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