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玉桑
覆蓋整個洛杉磯奧運周期+COC頂級資源,勢必將給李寧帶來品牌和市場發展的利好。

北京時間2025年1月15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國產體育用品公司李寧公司獲得2025-2028年中國體育代表團體育服裝合作企業征集項目,這標志著李寧品牌將在2025-2028年期間以官方體育服裝合作伙伴的身份服務中國奧委會(COC)及中國體育代表團。
值得一提的是,官宣消息一出,李寧本人還罕見地第一時間發出面向全員的內部信,可見李寧本人以及公司內部對這次重新“牽手”COC的重視。
在這封內部信里,可以感受到,此番李寧重新和中國奧委會牽手并非意外之舉,因為李寧對于頂級專業運動資源,尤其在中國國家隊的支持方面,一直是高投入的狀態。
COC資源在中國體育贊助市場向來有著金字塔尖的獨特價值,早已成為頭部運動品牌必爭之地。同COC的合作毫無疑問將幫助李寧擴大在專業運動方面的優勢,繼續強化專業品牌心智。
于大眾而言,對中國奧委會裝備合作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電視轉播鏡頭中出現的領獎服。運動員穿著中國奧委會官方體育服裝合作伙伴提供的服裝登上領獎臺,享受國旗升起的榮耀時刻。在大眾心中,伴隨著國旗升起、國歌響起的運動品牌,就是代表中國站上世界舞臺的品牌。
從公告來看,雙方的合作覆蓋洛杉磯奧運周期。這意味著,李寧將支持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2026年愛知·名古屋亞運會以及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等一系列頂級國際賽事。這樣高頻率的曝光會給李寧的市場認知度帶來顯著提升,加深消費者對李寧作為專業運動品牌形象的認知,為公司帶來品牌和市場發展的利好。
資本市場率先給出積極反饋。
1月16日中午港股收盤時,李寧股價達每股15.560港元,漲2.64%,總市值超400億港元。界面新聞發現,投行對該股的評級以買入為主,近90天內共有16家投行給出買入評級。
1984年,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體操王子李寧奪得3金2銀1銅。退役后的李寧仍將目光看向體育領域,成立了同名體育用品公司李寧。專業運動員出身的李寧,讓李寧品牌從出世起就帶有獨特、專業的運動員基因,成為李寧品牌多年來在市場中屹立不倒的品牌的差異化特點,始終影響著李寧品牌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方向。
在他的主導下,1992年,成立兩年的李寧品牌就成為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指定領獎裝備贊助商。隨后的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李寧均以中國代表團指定領獎裝備贊助商的身份和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們出現在世界最頂級的體育盛會上。2008年,李寧更是親自擔任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火炬手,世界各地的更多運動人群認識到了李寧這個中國體育品牌。
李寧本人在信中表示:“在過去幾個奧運周期,李寧公司把主要的資源聚焦到籃球、跑步、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運動項目上,并構成其核心業務,推動了這些運動在中國的強勁發展。”
自90年代以來,李寧公司還不間斷地贊助中國射擊、乒乓、跳水等國家隊,其中最短的都已合作超過24年。李寧之所以能真正成為國民體育運動品牌,不僅源于品牌創立初期伴隨著中國體育的發展,也因為公司在業績增長的同時始終堅持與包括中國國家隊在內的頂級專業運動資源之間的緊密聯系,讓“中國”和“李寧”真正綁定。
從體量上看,今年35歲的李寧公司已經是國產體育用品領域的頭部代表。
2023年,李寧全年營收增長7%,達到275.98億元。毛利較2022年同期上漲6.9%,達133.52億元,毛利率保持穩定持平的48.4%。其中,籃球、跑步、健身三大核心專業運動品類流水占比達到64%。跑步、健身品類表現突出,流水分別增長40%及25%。據李寧公司2024年半年報,截止2024年6月30日,上半年渠道保有量總計7677家,整體較2023年底,增加9家。

在2023年財報會上,李寧曾指出:“李寧品牌堅持走‘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策略,跟我們公司的成長基因有關,跟我的運動員經歷有關。我創建李寧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做一個專業運動品牌,能夠服務到中國的體育事業發展。我們希望做的是這個品牌,它不斷進入到各個運動品類,比如跑步、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足球,在每個品類里有專業產品,去服務運動人群,把體育精神注入在我們整個服務和運營里,所以這是我想做企業的初衷。”
獲得贊助權益,外界最關心的是李寧接下來如何布局,李寧本人放在首要位置的,則是強調持續對專業運動研究、運動科學的投入,不斷提升科技應用能力,以專業的產品、高品質的服務去助力中國運動員提升運動表現。
公開數據顯示,過去10年,李寧公司研發投入總計超30億元人民幣,為聚焦產品科技創新升級,完善專業運動產品矩陣提供了強大后盾。2023年,李寧還在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6%。連續多年的研發投入,帶來了李寧科技現階段所具備的運動品類擴容、品類產品矩陣化、產品系列迭代三大綜合能力。
李寧將“科技創新”這個口號真正落地,現在要用落地的成果,去反哺未來與中國奧委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