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八一鋼鐵(600581.SH)在1月15日晚間交出了一份凈虧損17.32億元的年度業績預告,這家中國寶武旗下的上市鋼企將連續第三年虧損。
2022年和2023年,總部位于新疆的八一鋼鐵分別虧損13.6億元和11.6億元,去年逾17億元的虧損額創下過去三年新高。
八一鋼鐵稱,受鋼鐵行業下游景氣度差,國內鋼鐵市場價格大幅下跌,行業虧損面擴大等多重影響,其經營業績去年出現大幅度下降。
八一鋼鐵并非首家公布年度業績預告的國內上市鋼企。杭鋼股份(600126.SH)此前一天已披露虧損6.3億元的2024年業績預告。
杭鋼股份將虧損歸結于國內鋼鐵行業持續低迷,鋼材價格低位震蕩,鐵礦石等主要原燃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因素,導致鋼鐵企業經營承受巨大壓力。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上月發布的預測稱,去年中國鋼材需求量為8.63億噸,同比下降4.4%。其中建筑用鋼需求下滑,制造業用鋼需求繼續增長,建筑用鋼占到國內鋼材總需求的一半左右。
國內鋼材需求不足亦導致出口量激增,去年中國累計出口鋼材逾1.1億噸,同比增長22.7%,接近2015年鋼材出口量1.12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2015年,國內鋼鐵行業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導致鋼企大幅度增加產品出口。
行業不景氣在去年前三季度的鋼企業績中就已顯露。中鋼協披露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總額289.77億元,同比下降56.39%。
中鋼協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曾表態稱,鋼鐵行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的問題出在需求側,也是“內卷式”惡性競爭帶來的惡果。他認為鋼鐵企業仍存在進一步自律降庫存的空間,呼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自律,共同維護行業平穩運行。
去年前三季度,八一鋼鐵就已虧損14億元,但這一虧損幅度在國內上市鋼企虧損榜上尚未進入前三。鞍鋼股份(000898.SZ)、本鋼板材(000761.SZ)和馬鋼股份(600808.SH)同期的虧損額均高于八一鋼鐵。去年前三季度,這三家上市鋼企分別虧損50億元、32億元以及25億元。
即使盈利能力多年穩居行業首位的寶鋼股份(600019.SH)也呈現利潤大幅下滑,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58.8億元,為2016年以來的新低。寶鋼股份也是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旗下鋼企,后者是全球產量最大鋼鐵集團。
去年下半年,隨著工信部叫停鋼鐵產能置換踩下產能擴張急剎車,以及中央政府刺激經濟的各項政策陸續出臺,均對鋼鐵行業起到支撐作用。
去年11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八一鋼鐵稱,9月下旬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的實施,增加了市場流動性,有助于資金流入房地產和基建項目,從而帶動鋼鐵需求的增長。
“就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雖然市場信心有所變化,但行業終端需求的增量尚未明顯顯現,這主要是因為政策的傳導和市場的反應需要一定的時間。”八一鋼鐵稱。按照該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計算,去年四季度,八一鋼鐵仍虧損逾3億元。
披露年度業績預告的同時,八一鋼鐵也公布了董事長人選調整事宜,原董事長吳彬因工作變動辭任,原副董事長柯善良接任。
現年55歲的吳彬出自寶鋼股份體系,曾擔任寶鋼股份總經理助理兼營銷中心總經理,2021年底出任八一鋼鐵董事長,任職已超三年。吳彬的繼任者柯善良現年52歲,此前在八一鋼鐵任職多年,2022年1月升任八一鋼鐵副董事長一職。
截至1月15日收盤,八一鋼鐵報2.91元,市值44.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