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戲觀察
靈犀互娛掀起的風暴還在持續。
去年Sensor Tower公布的2024年10月中國手游發行商全球收入榜單,靈犀互娛緊跟米哈游,殺進了廠商TOP 5。
進入2025年剛半個月,靈犀互娛旗下新品《三幻新作》(目前產品名為代號)首度曝光,并且同步放出了實機PV。

值得注意的是,該游戲由三幻工作室制作,也是靈犀之前招牌之一《三國志幻想大陸》的背后團隊。產品積累超1500萬的歷史用戶,一度登上過App Store暢銷榜前三。2年前推出《三國志幻想大陸》繁體中文版,10月海外收入突破1550萬美元,環比增長183%,問鼎當月增長冠軍。
項目早期通過三國Fantasy系列內容進行美術概念探索,探索期已獲千萬觀看,收獲不少玩家催更。盛名之下,《三幻新作》帶來一個問題,現在市場的數值卡牌、策略卡牌還有沒有搞頭?
成熟慘烈又不可或缺的市場
《三國志幻想大陸》是2020年6月上線的產品,首周就進入了TOP 3,半年多的時間保持TOP 10。
然而2020年開始,數值卡牌出現了明顯的短壽魔咒,大部分新上線的卡牌游戲收入強勢期越來越短。
當奉為圭臬的經典付費框架逐漸失效,微創新的玩法沒法讓玩家滿意,另一邊是越來越高的美術成本投入,買量回收賺快錢的模式無以維系,飽和的市場,名利雙不收,這才是大問題。
之前《三國志幻想大陸》制作人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明確表示,「三國數值卡牌的活躍度都在下降,買量單價越來越貴。」
然而隨著小游戲的超高速發展,放置RPG、數值卡牌成為被驗證IAP玩法,包括卡牌融合輕度MMO、SLG,《咸魚之王》這類小游戲反向帶動APP端高收入的大幕拉開。

有個對比數據,根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布歷年報告顯示,2016年卡牌游戲的占比為13.5%。
到了2020年上半年在收入排名前 100 的移動游戲產品類型收入分布中,卡牌類占比達到5.28%。
而2024年的數據,在收入排名前100的移動游戲產品中,角色扮演類居首,占比24%,同比下降7%。卡牌類居次,占比12%,同比去年上升一位。
數據表明,經歷起伏之后,卡牌是國內成熟且相對穩定的品類,競爭激烈但不可或缺,存量競爭下新品冒頭往往意味著老人退場。
品質之上,深挖策略玩法的可行性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之前小游戲重新打回的一大批數值卡牌本質上是控制設計成本、買量滾服的傳統打法。
而在移動端,去年的多個卡牌新品其實走的是相對高端(高設計投入)的路線。

站在《三國志幻想大陸》的肩膀上,《三幻新作》保障美術和故事品質的同時,想要在數值之外更多強調策略,也就是從玩法打開局面。
簡而言之,做一款兼顧「故事+玩法」的融合卡牌。
根據制作人公開信的說法,相比初代偏向幻想系的設計風格,《三幻新作》汲取漢代器物與文化的設計美感,同時強調符合現代審美的服飾剪裁,在復古與時尚中找平衡,畫面兼具浪漫、硬派的特征。
加大《三幻新作》內容端持續投入,例如在音樂上,找了國風影視級的音樂人助陣;在劇情上,嘗試講述一個反刻板印象的三國故事。包括大量角色故事關卡,以及緊扣幻想主題的if線劇情副本,讓玩家有機會參與拯救「意難平」的情節。
這其實就是把卡牌朝著內容向去做,增加數值之外的產品粘性。
另一方面更關鍵的還是對玩法深挖。
之前我們聊過,去年《如鳶》官方定義是卡牌游戲,保持包裝和劇情投入同時,加重了策略卡牌的比重。靈犀互娛重視玩法的打法思路一脈相承。
一直以來,卡牌玩家的痛點都是:陣容固化、打法受限。刷初始、刷開局,養成固定卡牌和陣容的情況套路模式化。
《三幻新作》的做法是繼續深化策略的可行性,使之成為一種低門檻上手、策略變化多端耐玩的類型。
一方面保留初代三幻系列的精髓,比如全員可以升無雙、順暢的養成體驗,希望玩家不被數值綁架,享受策略戰斗的樂趣。

另一方面,加入了轉職系統(根據策略需求多變)、堅持無廢將(每個角色都沒有上位替代)、更自由的羈絆搭配(有更大的搭配空間)以及加入最關鍵的時間軸,控制速度條決定出手順序,包括提供回溯功能嘗試不同策略連擊。類似部分JRPG的設計,本質上都是圍繞更多策略的可能性服務。

上策略強度而非數值強度,《三幻新作》做出了新的嘗試,脫離傳統數值卡牌的套路,當然這也意味著產品對策劃設計和平衡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續測試與玩家的反饋調整必不可少。
制作人公開信最后的話很有意思,「單一的產品早已滿足不了我們過剩的表達欲。」希望每款產品都有獨特的體驗,而并非互為替代品。希望通過多產品線,服務不同愛好的玩家。
這也點明了《三幻新作》并非《三國志幻想大陸》數值玩法的續作,二者并非替代關系。
更好的產品包裝、更多美術資源的投入是這些年廠商們在數值卡牌新品前赴后繼做的事,但新品打開局面的同時嘗試繼續做大品類蛋糕,可能需要更多新的思路,從產品底層必須做出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