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豹財經社 高越
2025年開年,旅游真人秀《一路繁花》成為綜藝市場一大看點。從劉曉慶、倪萍、蔡明,到張薔、向太、李小冉,《一路繁花》給自己的定位是,“最真性情的團隊、最抓馬的綜藝”。

真性情和真實感,是近兩年綜藝市場的集體追求。
嘉賓得是敢說、敢做的內娛“活人”,比如“守國門”的那英、“strong哥”黃子韜,以及東北爽朗小妹趙昭儀。節目則要真實、接地氣,比如全天候紀實的《種地吧》和集齊一群老友的《快樂再出發》。
敢說敢做、真性情的內娛“活人”們,正在吸引和占據觀眾的注意力。
內娛“活人”湊一桌
《一路繁花》的嘉賓,各個都是“戰績”可查的真性情人物。
倪萍和蔡明剛剛搭檔在《再見愛人》中“大殺四方”,幾番發言,被觀眾稱為“電子嘴替”。向太、李小冉性格直爽、敢說,參加“浪姐”主動要求被淘汰的張薔是“活在當下”的代言人。以武則天等影視角色家喻戶曉的劉曉慶更是出了名的真性情大女主,代表性名言“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12月19日官宣嘉賓的預熱直播之后,《一路繁花》上了好幾個熱搜:#向太內涵# #劉曉慶傻白甜# #倪萍否認劉曉慶傻白甜# 等輪番登場。
1月10日,在《一路繁花》正片中,劉曉慶把嘉賓們稱作“老妮兒”,坦言大家都是“女人中的佼佼者”,大家相處起來,更是清楚明白,有話直說。一登場,張薔的發色就被劉曉慶評價“顯老”,后來戴上的標志性爆炸頭還被評價為“像踩電門”。不過,張薔在后續旅行會議中也快人快語,直接說明“誰對我不好,我會罵她”。
旅行之中,離不開領隊責任。李小冉臨時接棒后從不掩飾情緒,認為“這個頭銜就是‘狗屎’”。在經歷了行李超重、運費高昂之后,“老妮兒”們提出用才藝討生活,也被李小冉戳破,“誰認識你啊,這是印度尼西亞!”

向太陳嵐面對“如果費用不夠怎么辦”的問題時,也直截了當回答,“我會墊錢吧”。后續劉曉慶同樣堅持在高原晨跑。幾位真性情的“老妮兒”湊在一起,讓旅行充滿活力。
近兩年,許多出圈綜藝的關鍵詞都離不開真性情和真實感。
真人版“開心農場”《種地吧》,全天候記錄了190天時間里,10位嘉賓在142.8畝地上播種、灌溉、施肥、收獲、經營農場和直播帶貨的全過程。他們變身木工瓦工,開挖掘機,花一整天收割水稻,到頭來才完成了0.04%。很多觀眾評價,“好像在看一種很新的綜藝”。
跟《種地吧》中的10個勤天一樣被稱為“罕見娛樂圈活人”的,還有“再就業男團”——張遠、蘇醒、陸虎、王櫟鑫、王錚亮、陳楚生。他們在團綜《快樂再出發》中,大方坦承不紅,分享作品無人問津、養不活自己的糗事。
《喜劇之王單口季》中的付航,以“你不必完美,但你必須真實”作為slogan。一向在觀眾印象中有些咋呼的黃子韜,在直播間里反而找到了受眾,被評價為易燃易爆炸的“白磷型人格”。
綜藝追求真實、接地氣,已是整體趨勢。當下韓國綜藝市場中最火爆的綜藝必有《雖然沒準備什么菜》一席之地。主持人李泳知大大咧咧、有話直說,甚至有點胡來的性格,與嘉賓們發生的真實碰撞,正是節目的最大看點。
很多觀眾在節目下留言,“內娛綜藝苦沒有活人久矣”。
少點尬演,多點真實
在中國綜藝歷史上,不乏因真實、敢說敢玩等特質而受歡迎的熱門綜藝。《極限挑戰》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2016年播出的《極限挑戰》前兩季,豆瓣評分分別高達9.3分、9.4分。導演盡量少以劇本干預,用“允許一切發生”的態度,提供給嘉賓展示真實自我的空間。

由孫紅雷、黃渤、黃磊、羅志祥、王迅、張藝興組成的“極挑男人幫”,成為極具代表性的綜藝群像。他們即興發揮,不僅每個人都立住了諸如“神算子”“小綿羊”的人設,還爆發出了“三精三傻”的化學反應。
但《極限挑戰》后幾季評分下滑,整個綜藝市場中,一些作品也漸漸背離了真實、接地氣的初衷。
一位豆瓣網友這樣總結:許多綜藝是嘉賓扮演著假人設,走著劇本定好的劇情和臺詞,互相假笑和尬演。他們不再傾聽觀眾的需求,而是集中輸出一系列同質化、沒營養的綜藝快餐。
這種脫節,導致許多觀眾沒那么愛看綜藝了。
一位媒體人甚至評價,看許多國產綜藝,像是陪領導吃飯一樣虛假和尷尬。
近兩年,很多制作方重新意識到,綜藝真實、有“活人感”的重要性。
《種地吧》為了呈現最真實的農耕紀實,第一季光拍攝時長就有200天,全天24小時不間斷錄制,正片多達50多集,加更20多期,幾乎是其他綜藝體量的四五倍,同時還有直播、嘉賓們的vlog作為素材補充。
為了找到適合節目的內娛“活人”,節目組先后面試了200多人,從中選出30人提前體驗務農生活,最后才選出10人參加節目錄制。
生存闖關綜藝《十天之后回到現實》同樣盡力做到真實。它采用“無劇本干預”的創作形式,嘉賓們被鏡頭24小時拍攝。《十天之后回到現實》總導演、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說,這檔節目的創作出發點,就是追求情境真實,打造出一種與世隔絕的真實感。

觀眾看到的也是嘉賓們最真實的選擇和狀態。嘉賓龐博形容,它如同一面鏡子,“你在推開每一扇門、按下每一個鈕、拉下每一根繩、打開每一盞燈時,都能看到自己,都能發現自己是怎樣的人”。
《快樂再出發》總導演趙浩也曾在采訪中表示,他非常珍惜每個嘉賓真性情的狀態,嘉賓們只需要做自己,節目組會負責記錄和兜底。他在邀請嘉賓時常說,“這個節目想干嘛就干嘛,想不干嘛就不干嘛。”
需要更多內娛“活人”
用真實牽動人心的離婚綜藝《再見愛人》,每一季都提供了諸多不同的婚姻樣本。制片人劉樂在談到節目制作時說,她希望觀眾看到復雜的人、真實的人。“真實的人都是有缺口的,誰都不是完美的人。”
這份真實,是當下綜藝觀眾最大的需求。
一位資深綜藝從業者告訴雪豹財經社,如今生活節奏加快,每個人都在承受工作和生活的高壓。綜藝觀眾更關注的是真實的人和真實的同頻共振。“跟自己相似的人,他們的選擇和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觀眾能感受到這份真實的共鳴。”
做好觀眾的“電子朋友”,就能收獲流量與口碑。
《種地吧》第一季播出后,十個勤天獲得百萬粉絲,登上了春晚舞臺。第二季收官時,節目登上愛奇藝綜藝飆升榜、熱播榜、站內彈幕開啟率Top 1,微博主榜熱搜427個。兩季節目分別拿下9.1和9.0的豆瓣評分,并連續入選白玉蘭獎最佳綜藝節目。

《快樂再出發》則是2022年最受關注綜藝榜單首位,在云合數據的2022年全網電視綜藝有效播放霸屏榜TOP 20中,同樣榜上有名。《快樂再出發》第一季、第二季,豆瓣評分分別為9.6分、9.5分。
“再就業男團”后續熱度不減,還參加了《披荊斬棘3》《全員加速中·對戰季》《來活了兄弟》等多個綜藝節目的錄制。
這兩檔綜藝,也都是以“黑馬”之姿殺出重圍,獲得了以小博大的勝利。《快樂再出發》利用了《向往的生活》的現有資源,包括場地、設施。為節約拍攝成本,節目連錄7天,一次性錄制結束,制作方大千影業就是節目的出品方。但一個B級制作的節目,卻達到了S級的播出效果。
《種地吧》同樣如此。一群不知名的藝人,一個不夠有爆點的農耕題材,一開始它并不被看好,但意外成為年度爆綜。
這是整個綜藝行業都不得不重視起來的啟示。相比起堆大咖、演劇本、輸出同質化的游戲和流程,不如多請內娛“活人”,少些劇本設計,用真實的人、真實的相處和碰撞,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如果每個節目都有這樣的創作宗旨,綜藝市場也能形成真實、松弛的風格,觀眾不必羨慕其他國家的綜藝了。”上述資深綜藝從業者告訴雪豹財經社。
下一個爆款綜藝是誰無所知曉,但至少人們摸索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