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娛觀察 大娛樂家
過去的一年里,長視頻市場迎來了一系列難言好壞的變化。
不論是下半年劇集市場的萎靡不振,還是商業側會員總量、整體營收的下滑,以及各大平臺在短劇賽道的積極布局,無不彰顯著行業所面臨的持續威脅始終沒有消減。
當下的長視頻平臺們面臨的挑戰較過去只多不少:用戶增長已經觸碰天花板、內容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短視頻平臺和短劇內容的虎視眈眈,以及AI技術帶來的行業革新壓力。
電視劇發行量大幅度縮減 圖源:云合數據
進入2025年,長視頻其實已經來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刻,其中核心的破局要素則是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協同共享。
在這一點上,愛奇藝與騰訊視頻早已開始了內容的聯合實驗,從綜藝《哈哈哈哈哈》四季的操盤,到武俠劇《赴山海》開機,再到2024年下半年《太平年》《逐玉》等頭部劇集的聯合官宣,騰訊視頻與愛奇藝越發高頻地握手“出品”,也進一步完善著頭部內容共享制的操作性。
愛奇藝與騰訊視頻聯合官宣
顯然,“聯合戰”的發起,不該只是內容資源上,長視頻的“聯合戰”需要思考如何步入深水區了,會員策略、技術運用等更多維度都該被規劃,從而有效緩解長期以來的內容“軍備競賽”所造成的成本壓力,也進一步重塑整個視頻內容產業的競爭態勢。
站在2025年開年這個時間節點,有理由相信,“聯合戰”不僅是應對當前挑戰的權宜之計,更是長視頻行業突破創新的重要機遇。不破不立,或許當下只有當騰訊視頻、愛奇藝這種行業龍頭找到深度合作的有效方法論,才能讓長視頻的信心無限綿長。
一、長視頻的“重構”
1、告別無效內卷的市場格局轉換
當前的長視頻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革。隨著用戶規模增長放緩,“兩強并立”的市場格局面臨重構。在這種背景下,平臺間的競爭邏輯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首先,內容賽道的“軍備競賽”已經難以為繼。
過去那種圈地燒錢、不計成本的競爭模式逐漸被理性的投資策略所取代。各平臺開始在特定垂直領域構建差異化優勢,更注重內容投資的回報效率。這種轉變不僅是成本考量的結果,更反映了行業走向成熟的必然趨勢。
即便如此,依然能看到大量同質化內容的出現,任何內容賽道或產品形態,但凡出現一部成功作品,各家平臺便趨之若鶩,瞬間讓大量同質化內容充斥其中,觀眾獲得新鮮感可謂轉瞬即逝。
其次,平臺運營戰略開始從“跑馬圈地”轉向精耕細作。
隨著行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如何提升用戶時長、增強用戶粘性成為關鍵。平臺劇場化戰略的深化,不再是簡單的內容分類,而是圍繞目標用戶群構建完整的內容生態。
相關轉變原本是為了讓各平臺能夠在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就目前的結果來看,“獨特定位之路”顯然并沒有達成預期,一樣的古偶扎堆,一樣的卷起懸疑劇場。
最后,長視頻平臺開始重新思考與短視頻以及短劇的關系。
雖然兩者的賽道不同,二者也都是內容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來看,短視頻與短劇給到長視頻不少的壓迫感,但在未來,長視頻平臺可能會通過更豐富的內容形態輸出,對短劇形成反向賦能,重新獲得一些流失的用戶注意力和廣告資源。
想要打破當下這種惡性內卷或是無效創新的局面,就勢必需要行業格局的重構,需要打破過往不斷出現的你方唱罷我登場來宣揚自己“各種第一”的循環往復,而是真正認清當下的競爭格局,以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為首發起“聯合戰”的魄力程度或許將決定著長視頻能否迎來新一輪變革關鍵。
2、尋求技術創新與內容協同
長視頻彼此間的合作已經在內容和技術層面展現出顯著成效,特別是近幾年的愛奇藝與騰訊視頻,協同趨勢正在進一步深化。
其一,內容協同已經從簡單的聯合播出走向全方位合作。
近兩年來,兩大平臺在內容層面的“聯合出品”模式日益成熟,從前期開發、投資控制到宣發運營形成了完整的協作鏈條。
在綜藝領域,《哈哈哈哈哈》作為雙方合作的標桿之作,不僅創下四季熱播的佳績,根據云合數據2024年全網網絡綜藝累計有效播放霸屏榜顯示,《哈哈哈哈哈》第四季成為了唯一正片有效播放量突破10億大關的綜藝,成為2024年綜藝市場當之無愧的爆款。
圖源:云合數據
在劇集領域,由成毅主演的《赴山海》的聯合開機,《太平年》《逐玉》等大劇也陸續跟上,都在標志著雙方在頭部內容領域的“共享制”模式正式啟動。
以上成功案例充分證明,平臺間的深度內容協同不僅可行,更能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創造雙贏。默契的合作實踐,為未來更深層次的聯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二,技術創新層面的協同將帶來革命性突破。
不同平臺在技術領域都有其獨特優勢,比如AI算法、內容分發、用戶運營等。通過深度合作,各自的技術優勢將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和互補。特別是在AI技術的應用上,從內容創作、剪輯到個性化推薦,都將因為技術協同而獲得質的提升。
AI角色對話功能
其三,基礎設施與人才要素的整合將釋放巨大潛能。
通過共享CDN、帶寬、存儲等基礎設施,平臺能夠顯著降低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優秀人才的整合將加速技術創新,特別是在AI創作、智能推薦、交互體驗等前沿領域的突破。
當“聯合戰”步入全方位的協同,不僅能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更能為行業帶來持續的創新動力。
從內容到技術,從基礎設施到人才資源,雙方都該在“聯合戰”之下以開放和務實的態度推進合作,為行業發展探索新的可能性。
二、“聯合戰”的深水區
1、內容產制
一方面,二者的聯合開發需要提高頻率以及做到各取所長。騰訊視頻擁有豐富的IP資源,長期都在做規格提升化內容,而愛奇藝則在內容創新和市場敏銳度方面有著獨特之處,二者合力必然會創造出更多“1+1>2”的效果。
另一方面,內容機制將進一步順暢。從項目立項、投資分配到收益分成都將形成統一高效的運作體系,不僅能降低內容制作成本,更能通過資源集中提升內容的整體品質。
與此同時,大批非核心內容產品,如免費短劇、紀錄片等,二者本質上可以一起購買、壓縮成本。
愛奇藝與騰訊視頻聯合出品《慶余年》
最重要的是IP價值最大化。“聯合戰”將突破傳統的單一開發模式,充分利用合并后的渠道優勢和資源優勢,實現IP的多元開發和全產業鏈運營。同一IP可能同時以劇集、綜藝、短劇等多種形態呈現,并延伸到游戲、文學等領域,形成更完整的商業生態。
時間拉回《慶余年》的誕生,一定程度上也是愛奇藝與騰訊視頻早期聯合走向雙贏的一個注腳。
2、商業模式
其一是會員體系的聯合產品。
針對二者的“聯合戰”,進一步推出定制化會員產品。預計將推出更靈活的會員權益體系,包括跨平臺會員、場景化會員、家庭套餐等創新模式。同時,通過AI技術實現更精準的個性化推薦,提升用戶轉化率和留存率。
其二廣告價值提升。
廣告投放將更加精準和智能,通過聯合數據平臺,實現跨平臺的精準投放。預計將出現更多互動式、沉浸式的廣告形式,提升廣告效果的同時改善用戶體驗。
圖源:QuestMobile
其三是出海領域可以避免無效內卷。
當下WeTV與IQIYI在東南亞市場本身就各有優勢市場,如果雙方能夠進一步聯合形成內容互通或是聯合會員形態,無疑有利于整體與Netflix、Disney+以及各種本土流媒體進行競爭,從而真正能夠讓出海成為一種有效的資源二次利用而不是單純的口號。
3、技術創新驅動
對虛擬制作技術的升級或AIGC技術的進一步,雙方合并后無疑將會獲得更顯著的技術優勢。
經過幾年摸索和實踐,愛奇藝在虛擬制作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和實踐案例,而騰訊視頻依托騰訊與Epic的深度合作關系,在虛擬引擎的使用上將獲得更多技術支持和成本優勢。“聯合戰”之下的技術協同不僅能夠顯著降低制作成本,還能為內容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性。
比如在古裝、奇幻、科幻等特效密集型內容的制作中,通過虛擬制作技術可以大幅降低實景搭建成本,提升制作效率。
利用AI優化整個內容生產全流程,AI技術將深度融入內容制作、分發、運營的全流程。從劇本創作輔助到后期制作,從個性化推薦到智能客服,AI將成為提升效率和用戶體驗的核心驅動力。
以AIGC主導的智能內容生產鏈,通過整合雙方的技術優勢,將在劇本創作輔助、智能分鏡、自動配音等環節實現突破,構建更完整的智能內容生產體系。事實上,愛奇藝本身也是在和外部的AI公司進行合作,大模型技術的研發能力并不是其專長,如果能夠直接應用到騰訊的混元大模型的相關能力,無疑又是一個降本舉措。
騰訊元寶App截圖
最后則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與技術成本協同。通過共享CDN資源、云計算能力,顯著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同時,雙方在音視頻編解碼、傳輸技術等方面的也能形成互補,將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更重要的則還是降低成本。
技術創新不僅能夠優化成本結構,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內容創作提供更多可能性,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升級。通過技術協同,平臺將在降本增效的同時,不斷提升內容制作的工業化水平。
結論
發起“聯合戰”,不是指完全讓愛奇藝與騰訊視頻丟失自我,而是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消費時代之下,進一步思考如何協同共贏,避免無序競爭,也便于在所有內容業態的競爭激烈之下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與此同時,“聯合戰”并非只限于騰訊視頻與愛奇藝二者,例如,騰訊視頻和芒果TV,也在去年年底的招商會上宣布了共同發起重磅級綜藝《新青年歌唱大賽》。
如今的長視頻需要在保持適度競爭的同時,通過更進一步的深度協作,為整個視頻內容產業開創新的發展空間,而不再是陷入重復“造輪子”的困境或是進一步激化與用戶的關系。
當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做出表率邁出“聯合戰”的那一步,且一步比一步邁得更有力,那么,一個更加成熟、更具創新活力的長視頻市場將會迅速擺在大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