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教育部:擬同意設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等14所學校
據教育部網站1月13日消息,教育部發布關于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等有關規定以及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考察評議結果,經教育部黨組會議審議,擬同意設置14所學校,現予公示。此次公示的14所本科高校中,民辦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建校過程此前廣受關注。福耀科技大學簡稱“福耀科大”,是由福耀集團董事局主席曹德旺發起,河仁慈善基金會首期捐資100億創辦的民辦公助、非營利、公益性大學。學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區南嶼鎮流洲島。
去年全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7%,創本世紀以來最低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13日消息,記者從中央政法工作會獲悉,2024年,在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全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7%,創本世紀以來最低;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同比下降14.3%;登記群眾信訪數同比下降29.1%;深化醉駕治理,涉酒交通死亡數同比下降3.2%,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56%。我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無論是從刑事犯罪率看,還是從命案、槍案數量看,我國都遠遠低于美國和歐洲。
春運預計72億人次自駕出行,公安部發交通安全提示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眾號1月13日消息,2025年春運將于1月14日開始。近日,公安部結合往年春運期間道路交通事故特點,對2025年春運交通安全形勢進行研判,并發出交通安全提示。相關部門預測,今年春運跨區域自駕人員出行規模預計將達到72億人次左右,疲勞駕駛、分心駕駛、超速超員幾率大,交通安全風險突出。春節假期延長為8天,探親、旅游出行明顯增多,部分家庭選擇“人休車不休”,易導致身體疲勞狀態下駕駛車輛,存在安全風險。此外,今年春運道路客運高峰將呈現“來得早、時間長”特點,中短途客運、旅游客運,以及網約車、拼車、包車、異地租車等個性出行需求集中釋放,風險點增多。
工信部:流感相關呼吸道疾病等藥品總體供給充足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1月13日消息,針對近期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群眾用藥需求明顯上升的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目前,已對部分抗病毒藥物進行了重點監測調度,并組織企業做好生產供應和動態調配,保障群眾用藥需求。目前我國流感相關的解熱鎮痛、抗生素、中藥、小分子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等,總體上供給充足、市場穩定。其中,磷酸奧司他韋日產能達156萬人份、庫存超4700萬人份。
工信部發布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9月起實施
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修訂后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 ,將于9月1日起實施。《技術規范》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強化了非金屬材料防火阻燃要求;明確了電動自行車使用塑料的總質量不應超過整車質量的5.5%;增加了電動機低速運行轉矩等要求;完善了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提升了制動性能要求;將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同時,《技術規范》新增了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要求;要求電動自行車具備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不再強制要求所有車型均安裝腳踏騎行裝置;明確了電動自行車鼓勵安裝后視鏡;要求生產企業明確電動自行車的建議使用年限,并在銘牌、產品合格證上進行標注。
金融監管總局揭秘三類冒充金融監管實施詐騙手法
1月1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防范冒用金融監管名義實施詐騙的風險提示稱,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訴”等旗號實施詐騙。金融監管總局提醒消費者還需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謹防信息泄露。對于不明來源的“內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發布傳播的信息,消費者要仔細辨識,妥善保管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及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不點擊不明鏈接或者下載不明APP,不與陌生人共享屏幕,審慎對外提供個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財產損失。
去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同比增長5%
1月1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我國外貿總量、增量、質量均實現增長。據海關統計,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達到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連續8年保持增長,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進口18.39萬億元,增長2.3%。此外,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回答媒體關于“產能過剩”的問題時表示,“無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來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這個問題純屬偽命題。”
四部門:到2027年數據標注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20%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1月13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據測算,2023年我國數據標注產業規模達800億元左右。《意見》提出,到2027年,數據標注產業專業化、智能化及科技創新能力水平顯著提升,產業規模大幅躍升,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意見》還提出,建設成效顯著、特色鮮明的數據標注基地,形成相對完善的數據標注產業生態。目前,我國已確定成都、沈陽、合肥、長沙等7個城市承擔數據標注基地建設任務。
潘功勝:2024年預計可實現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1月13日發布央行行長潘功勝在亞洲金融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潘功勝表示,2024年以來,中國經濟在波動中回升向好,預計可以實現全年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8%。9月下旬以來,中央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明顯回升。總體看,近年來,中國經濟成功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展現出強大韌性,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中國經濟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超大規模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豐富且質量較高的人力資源等優勢。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辦法應對困難挑戰,實現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人社部部署開展2025年全國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1月13日消息,近日人社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5年全國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服務對象覆蓋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和各類用工企業,實現招聘信息不斷線、就業服務不停歇,持續打造“10+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品牌。通知明確了全年10項活動安排。其中包括聚焦就業困難人員,于2024年12月中旬至2025年1月下旬開展“就業援助月”,集中幫扶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登記失業人員等勞動者就業創業。聚焦農村勞動力,于1月至3月開展“春風行動”,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聚焦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接續實施春秋兩季的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