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劉欽文
編輯丨武麗娟
鋰電池行業有多造富?寧德時代(300750.SZ)背后的“電池大王”曾毓群、贛鋒鋰業(002460.SZ、1772.HK)背后的“江西首富”李良彬、天齊鋰業(002466.SZ、9696.HK)背后的“遂寧市首富”蔣衛平......近年來,從鋰電池行業走出的各地“首富”數不勝數。
事實上,不止是鋰電池很“造富”,產業鏈的上下游同樣受益不少。負責對“退役”的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的廣東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晟新能”),不僅年入29億,如今還要沖刺港股IPO。
金晟新能背后,則站著中金資本、復星銳正資本、達晨財智、國中創投、基石資本、廣汽、德國博世等一眾知名投資機構。
01 一年半虧損6億,碳酸鋰紅利進入尾聲?
任何電池都有使用壽命,用在新能源汽車上的鋰電池同樣不例外。但廢棄鋰電池的處置,自然不能是簡單的丟棄?!巴艘邸变囯姵匕措姵夭牧峡梢苑诸悶橥艘哿姿徼F鋰電池、退役三元鋰電池及其他類型的退役鋰電池。
金晟新能就負責對各種類型的退役鋰電池和鋰電池生產廢料進行拆解、破碎、再加工等,再進行化學處理,制作成三元電池及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及負極材料的原材料等,例如碳酸鋰、硫酸鎳及硫酸鈷,然后再將這些產品銷往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及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生產企業。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產量計,金晟新能于2023年在中國內地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二。

圖源:金晟新能官網
雖然市占率高,但金晟新能正在陷入虧損境地?!墩泄蓵凤@示,2021年-2023年、2024上半年,營收分別為11.33億元、29.05億元、28.92億元和9.95億元,但凈利潤卻出現虧損,分別為0.69億元、1.51億元、-4.73 億元和-1.41億元。近一年半,累計虧損超6億元。
當潮水褪去,沙灘才顯出真實的模樣。
虧損背后,與鋰電池的行業周期有著分不開的關系。過去三年,上游的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5萬元/噸飆升至60萬元/噸,到2024年底,電池級碳酸鋰的基準價為7.98萬元/噸。產能過剩問題開始顯露。
“供求趨向平衡,產能飽和趨向過剩。動力電池市場新進入者增多,市場份額分散,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被壓縮。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需求即將進入平臺期,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整體盈利能力可能會下滑?!鄙疃瓤萍佳芯吭涸洪L張孝榮表示。
這也無可避免的影響到金晟新能?!墩泄蓵防铮痍尚履艿奶妓徜噧r格在過去三年半也猶如坐上過山車,起伏較大,2021年-2023年、2024上半年售價分別為7.77萬元/噸、39.63萬元/噸、19.64萬元/噸、8.58萬元/噸,因此而帶來的收入分別為1.3億元、14.4億元、14.56億元和3.8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1.5%、49.6%、50.4%和38.2%。

圖源:《招股書》
金晟新能表示,業務面臨產品價格波動的挑戰,尤其是碳酸鋰市價于2023年出現前所未有的大幅下跌,2024年上半年繼續下跌,銷售成本及收入出現短期錯配,導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錄得毛虧損及凈虧損。
02 中金、廣汽等加持,二次上市為哪般?
雖然出現虧損,但不可否認的是,回收電池依然是門好生意。
“從市場發展情況來看,鋰電回收業務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市場需求逐漸增長。盡管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大幅下滑以及下游鋰電池產能過剩給正極材料企業帶來了壓力,但這也為鋰電回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首批新能源汽車的退役潮即將到來,這為動力電池回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笨品降弥菐煅芯控撠熑藦埿略硎尽?/p>
因此,金晟新能實際上獲得了不少機構的支持?!墩泄蓵凤@示,金晟新能共獲得了四輪融資,包括中金資本、復星銳正資本、達晨財智、國中創投、基石資本、廣汽、陜汽、德國博世等均為公司股東。
2021年7月,中電中金基金、國民創投等以5.21元/股的價格完成A股輪融資,募資金額1.3億元;2022年7月,復星銳正、中金資本、廣汽資本等以16.78元/股的價格入股,融資總額3億元;2022年9月,基石資本、達晨財智、德國博世等以20.83元/股的價格完成C輪融資,募資金額6.1億元;僅三個月后,2022年12月,又進行了C輪融資,融資金額3.2億元。

圖源:《招股書》
在密集完成融資的2022年,金晟新能就開啟了IPO之路。2022年12月,中金公司官網信息顯示,金晟新能源啟動上市輔導備案,沖刺IPO。2023年2月,金晟新能上市輔導備案獲得證監局受理,輔導期限為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
但2024年8月12日,金晟新能主動終止了A股上市輔導,選擇轉而赴港上市。
著急上市的背后,是金晟新能自2022年后再未獲得融資。截至2024年10月底,金晟新能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0.63億元,但銀行及其他借款余額不斷攀升,2024年10月大幅增長到了14.79億元。
即使舉債,金晟新能也要咬牙擴張,在《招股書》中表示,“計劃于2025年逐步擴大生產設施的產能,以每年處理28萬噸退役三元鋰電池?!贝舜胃酃缮鲜校痍尚履苡媱潓⑸鲜兴每钣糜谥Ц镀湮挥诮魇≮M州市生產基地的磷酸鐵鋰處理廠建設的部分開支、拓展上游原材料資源等。
而擴張背后,是電池的退役潮即將到來。據蓋世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產業報告(2024版)》指出,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動力電池裝機量隨之攀升,按照電池5~8年的平均壽命,動力電池即將迎來規?;艘鄞蟪?。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全球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決方案市場會持續快速發展,至2030年處理規模會達到1430萬噸,從2023年開始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4.8%。
廣大的市場規模下,參與者迅速增加?!秷蟾妗凤@示,截至2024年6月25日,國內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存續18.09萬家,其中2023年內注冊數量達到49766家,占整個存續狀態的27.5%。
因此,金晟新能為了搶占市場不得不擴張,上市這一戰就顯得至關重要?!皬男袠I中長遠看,鋰電池回收確實是一門好生意。同時,政府對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視也推動了鋰電池回收行業的發展。金晟新能作為鋰電池回收賽道的龍頭企業,其主營業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但是,公司業績能否重回高增長軌道還需要考慮市場競爭、技術研發、成本控制等多個因素?!敝袊鞘袑<揖W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表示。
03 背后為廣東五兄弟,每年千萬關聯交易
把回收電池這門生意做得如此火熱的金晟新能,成立于2010年,成立初期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由李森、李鑫、李炎、李汪、李堯平均出資設立,五人各占公司20%股權。
李森、李鑫、李炎、李汪、李堯為五兄弟,五兄弟從一開始就在一起創業,先是在2005年共同成立高要市金業金屬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2010年,五兄弟將自家的業務拓寬至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成立了肇慶市金晟金屬實業有限公司(金晟新能前身),專注硫酸鎳的生產。2014年啟動江西基地項目建設,2017年完成試投產,2019年開始全面切入鋰電新材料板塊。
經過多次股權變動后,目前,五兄弟的直接持股比例接近,分別為5.9%、5.23%、5.15%、5.22%、5.22%。五人直接或間接持有55%投票權,為一組一致行動人。據胡潤網顯示,金晟新能入選2024年胡潤百富全球獨角獸榜單。估值120億元,以此計算,五兄弟的身家已達66億元。

圖源:《招股書》
不過,五兄弟并非都在公司任職,目前,李森55歲,為公司掌舵人,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執行董事;李鑫61歲,為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執行董事;李堯48歲,為副總經理,負責協助董事長進行經營管理及業務擴張。還有李堯配偶的兄弟,即小舅子葉大鑫擔任副總經理。
李炎、李汪未出現在金晟新能的高管名單中,不過,李炎、李汪均在一家江西睿鋒環保有限公司(下稱“睿鋒環?!保伪O事。
睿鋒環保的兩家控股子公司江西泰運物流有限公司(下稱“江西泰運”)、萬載志成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萬載志成”)則和金晟新能存在大量關聯交易。
首先,江西泰運向金晟新能提供物流及運輸服務,2021年-2023年、2024上半年,交易金額分別約為750萬元、1320萬元、2050萬元和950萬元。
萬載志成則為金晟新能提供廢棄物處理服務,收取相關服務費。2021年-2023年,服務費分別為610萬元、380萬元、180萬元和290萬元。
“與其他獨立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相比,萬載志成能夠以可靠及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廢棄物處理服務,且價格具有競爭力;萬載志成鄰近我們的生產基地,有助于提供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以滿足我們對廢棄物處理服務的需求。”金晟新能表示。
此外,2024上半年,金晟新能向萬載志成銷售銅渣及銅粉,交易金額為290萬元;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金晟新能向萬載志成購買硫酸,交易總額約為300萬元。
“關聯交易會成為上市公司監管的重點內容,主要是因為關聯交易往往涉及到公司內部的關系網絡,可能存在利益輸送、信息披露不充分、公平性受到質疑等問題,影響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確保關聯交易的公平公正需要上市公司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信息披露、接受第三方監督等。”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表示。
2023年1月,萬載志成因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水污染物,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被處以罰款4.54萬元。
任何行業都有其行業周期,鋰電池也不例外,熬過去就是“成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裂縫,就有可能成為“敗寇”。你對五兄弟的商業故事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