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瑞金和中糧包裝1月8日雙雙公告,奧瑞金旗下華瑞鳳泉作為要約人,已經就2.86億股中糧包裝股份收到要約的有效接納。
按此計算,這些股份約占到中糧包裝已發行股份的25.68%,奧瑞金持股規模合計持股規模將達到50.11%,要約已于所有方面成為無條件,時隔一年后,這一國內金屬包裝產業的最大并購將正式進入收官階段。
其背景恰好吻合新“國九條”要求,或許也是各方達成并購共識的主要原因。在加大并購重組改革力度,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的政策引導之下,越來越多的頭部公司立足主業,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整合力度,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效率、產業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
通過產業整合,奧瑞金在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的同時,又將帶來哪些向“新”發展的新規劃,金屬包裝行業發展格局又將迎來什么質變,或會是下一階段“關鍵詞”。
11個交易日,要約收購落地
2024年12月20日,奧瑞金旗下的境外收購實施主體發出要約,并開始接受股東的股份出售。到1月8日,奧瑞金合計占有50.11%股份,期間也僅11余個交易日。
這場發生在金屬包裝產業的并購大案,也將從而進入收尾階段。
該項交易之所以順利,既有政策面的鼓勵,亦與市場對于產業整合的期許有關。奧瑞金與中糧包裝作為同行業原本的領軍企業,自身發展與產業提“質”休戚相關。
在國內金屬包裝行業中,奧瑞金、中糧包裝分別位列前2位,在二片罐市場領域,市占率分別為22%和18%。
今年上半年,2024年中報,上述兩家包裝企業營業收入分別為72.06億元和55.48億元。
最先提請要約收購的原本是行業老三寶鋼包裝的大股東中國寶武。2023年12月12日,在中國寶武一側擬全面要約收購中糧包裝一周后,奧瑞金才宣布擬全面要約收購中糧包裝的意向。
相比中國寶武,奧瑞金與中糧包裝淵源更深,尤其是在成功并購波爾亞太在華業務后,也更為擅長運用產業整合工具,此番收購中糧包裝之前,前者也曾是金屬包裝產業最大的并購案。
在發出要約之前,奧瑞金已持有中糧包裝24.40%股權,早前就曾參與中糧包裝混改,為第二大股東,并擁有董事席位。其第一大股東、第三大股東分別為中國食品、自然人張煒,分別持有中糧包裝29.70%、22.01%股權。
此后就是這項并購履行相關審批和審查的一系列公告。
2024年6月,奧瑞金宣布了全面要約收購的方案。此后,奧瑞金陸續獲得監管的審批要求,包括8月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具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不予禁止決定書》,允許公司實施集中;9月奧瑞金下屬子公司華瑞鳳泉有限公司完成了商務主管部門境外投資備案工作;11月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備案通知以及12月奧瑞金取得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業務登記憑證》,至此本次收購的各項先決條件均已達成。
圍繞主營主業做整合,1+1大于2
根據奧瑞金第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8.57億元,實現凈利潤7.55億元。去年,中糧包裝2023年營收約103億元,同一年,奧瑞金營收138億元。
這意味著并購后,一家合計年收入250億元規模的金屬包裝企業呼之欲出,新的奧瑞金將進一步拱衛行業老大的產業地位。
有券商對此作出預計,奧瑞金控股中糧包裝后,每年將增加2-3億元的凈利潤。營收增長的同時,也將推動對雙方在業務、客戶資源、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優勢互補。
尤其是通過整合,奧瑞金得以實現對上游原材料供應的掌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同時,市場也預計,中糧包裝的市場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也為奧瑞金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進一步提升了其市場競爭力。
還有一個利好是產業整合與行業景氣度提升在同步發生。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隨著疫情修復,包裝行業市場規 模在2021年明顯修復,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 10033億元成長為2023年的11539億元,CAGR達到3.56%。據中國包裝聯合會數據顯示,在 2023年,我國金屬包裝容器制造的營收占包裝行業整體的13.05%,位于第四名,這也意味著距離行業天花板很遠。
最顯而易見的是,奧瑞金的龍頭地位將進一步鞏固。共研產業咨詢對此做了預測,尤其在二片罐領域,兩家合計市場占有率的數據或接近50%。隨著市占率的提升,競爭力的護城河也從而更加寬廣。
奧瑞金在產業整合方面的戰略眼光和決心早有顯現,2015年開始,奧瑞金連續舉牌永新股份(002014.SZ),截至今年6月底,通過奧瑞金科技、北京奧瑞金分別持有該公司22.50%和1.68%的股權。
與奧瑞金傳統金屬包裝主業不同,永新股份聚焦塑料軟包裝領域,在上市前披露的招股書中,公司表示在軟包裝產品領域已處于國內領先位置。據2023年報,其新型功能膜材料和BOPE薄膜,年產能分別為8000噸和3.3萬噸。
2019年底,奧瑞金又以2.05億美元收購波爾亞太在中國的包裝業務相關企業股權,進擊二片罐市場。2015年至2019年期間,奧瑞金投資了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并取得其24%股權;2021年,奧瑞金收購香港景順,間接取得了其下屬子公司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地區的食品罐包裝和鋁制氣霧罐包裝業務。
圍繞主營業務,奧瑞金依托產業勾勒的包裝概念更加豐滿,一個富有中國制造特色的新型產業化集團,將邁向新的階段。
整合后的奧瑞金將擁有更豐富的產品線和技術儲備,有助于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雙方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合作將為我國包裝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包裝向“新” 新的奧瑞金暢想
從一條生產線進入包裝行業,到中國金屬包裝頭部企業,如今奧瑞金已經成為集品牌策劃、包裝設計與制造、灌裝服務、信息化輔助營銷為核心的綜合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
作為行業最早的A股上市企業,奧瑞金的產業構想,一直圍繞著中國金屬包裝界的頭部品牌、中國在世界金屬包裝領域的一張“名牌”進發。
從三個方向或可以窺探奧瑞金的戰略意圖。
一是制罐業務的廣度,奧瑞金從傳統的飲料包裝起步,業務逐步拓展到飲料、啤酒、乳制品、高端滋養品、糧食、茶葉等多元化的金屬包裝服務,通過拓展金屬包裝匹配的產品門類,不斷提升金屬包裝產業的護城河,尤其是近年來其推出的“奧瑞金碗”進入到預制菜和高端滋養品市場,一舉拓寬了傳統金屬包裝的業務門類,還帶火了其擁有自主產權的覆膜鐵技術。
中糧包裝作為行業第二大企業,中糧包裝的技術和專利優勢同樣顯著,除了飲料啤酒等領域包裝外,其在乳制品、日化行業、油品等能源產品包裝上,與奧瑞金擁有典型的互補性和協同性。
二是服務業務的廣度,奧瑞金除了制罐和灌裝等傳統金屬包裝服務,還積極介入品牌策劃、體育營銷和數字化輔助營銷的,積極探索AI等新技術,在“包裝”的業務范疇上不斷做出物理突圍,這種突圍需要在更廣泛的產業語境下碰撞更多的市場化機遇。
三是出海上,奧瑞金近年來積極開展全球化戰略,在新西蘭,澳大利亞,法國等部署業務。
中糧包裝亦在海外有廣泛業務布局,尤其是在東盟市場。此前奧瑞金與中糧包裝在海外業務上曾有過合作,隨著并購落地,或通過內部整合形成一套新的出海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