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投資界PEdaily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今天(1月10日),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品牌——布魯可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60.35港元,開盤高開超80%,總市值超250億港元。
此次IPO,布魯可熱度驚人,在招股過程中獲得6000倍認購,還引入了三位基石投資者,包括景林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UBS AM Singapore、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富國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累計認購5000萬美元。
公司身后是一名80后連續創業者——朱偉松,其為人熟知的經歷是曾聯合創辦游族網絡,后來在公司上市那年離開,轉身走進玩具世界。2014年,布魯可在上海成立,主要開發不同款式的拼搭角色類玩具,憑借著“奧特曼”“變形金剛”等熱門IP悄然崛起,成為中國最大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身后還浮現了君聯資本、源碼資本、云鋒基金、高榕創投等知名創投基金的身影。
中國版「樂高」IPO了,市值250億
時間回到2009年,20多歲的朱偉松來到上海,與林奇等人一同成立了游戲研發公司——游族網絡。2014年2月,伴隨游族網絡登陸中國A股主板,朱偉松躋身億萬富翁。當時,實現財富自由的他卻選擇轉身,奔赴下一場創業征途。
重新出發,朱偉松決定進入積木行業。這源于他每次在給孩子挑選玩具時發現,很多大人樂此不疲的樂高玩具其實并不完全適合兒童。傳統積木是單一地照著說明書進行構建,最終它會被遺忘在角落里落灰。而隨時把積木拆掉再重建,才是積木的魅力所在。
于是2014年底,朱偉松與幾位老友成立了葡萄科技,并推出“布魯可”品牌。2016年起,布魯可開始研發適合兒童特點和需求的積木玩具,之后其自有IP“百變布魯可”、“英雄無限”相繼誕生。
長久以來,市面上常見的益智積木為滿足成年人的細節審美需求,通常采用直徑1cm以內的小顆粒,致使幼兒容易吞服;邊角較為尖銳,容易傷手;拆卸較難,幼兒可玩性較低。不同于以樂高為代表的傳統積木產品,布魯可兒童積木易拼搭、能百變、可互動,不再是復雜、單一、靜態的玩具。

差異化策略下,布魯可坐擁豐富的IP矩陣,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431款在售SKU。其中自有IP層面,“百變布魯可”和“英雄無限”動畫系列的累計播放量超152億,總粉絲量超過500萬。截止去年上半年,百變布魯可IP有50款在售的SKU,英雄無限IP有53款在售的SKU,主要角色包括孫悟空、哪吒、關羽、張飛、趙云、楊戩等。
IP授權方面,布魯可獲得了約50個知名IP的授權,包括奧特曼、變形金剛、火影忍者、漫威、小黃人、寶可夢、哈利·波特及星球大戰等,并已將10個授權的知名IP商業化,包括134個在售的奧特曼SKU,以及64個在售的變形金剛SKU。
在定價上,布魯可相對親民,主流產品價格在9.9元至399元不等。其中,熱銷的大眾價格帶產品定價為39元,可以觸達更廣泛消費人群的平價價格帶產品定價為9.9元至19.9元。
如今,布魯可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2023年實現約18億元GMV,同比增長超170%。
2021—2024年上半年,布魯可營收分別為3.30億元、3.26億元、8.77億元及10.5億元。可以看到,布魯可去年上半年的收入已經超過了2023一整年的收入。此前,布魯可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直到2024年上半年實現經調整凈利潤為2.92億元。
而其大部分營業收入都來自基于奧特曼IP的產品銷售——在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別占營收的63.5%、57.4%。可以說,這是一個由“奧特曼”撐起的IPO。
創業十年,布魯可終于登上IPO敲鐘舞臺,42歲的朱偉松再迎來一個人生里程碑。
三輪融資估值70億,君聯源碼都投了
VC/PE也來了。
招股書顯示,布魯可創立至今完成三輪融資,每一輪融資規模都在數億元,累計融到了17.87億元,這在玩具行業并不多見。
創業前期,朱偉松率隊布魯可低調發展,直到2018年才開了首輪融資——在其8.57億元的天使輪融資中,昔日老搭檔林奇大手筆出資了1億元,還有包括陳偉瑞、齊大宏等個人投資者,以及金億創品、博文投資、浙逸投資、君進投資等。
2020年起,布魯可開始走進VC/PE視野中來:2020年,源碼資本、君聯資本、高榕創投促成了布魯可3.3億元Pre-A輪融資;2021年4月近6億元的A輪融資,則由云鋒基金和君聯資本聯合領投,源碼資本、高榕創投以及部分原股東跟投,最新估值達到72億元。
根據招股書,IPO之前,創始人朱偉松合計持股54.95%,君聯資本和源碼資本分別持股7.03%、5.64%,為前兩大機構投資方;此外,云鋒基金持股3.15%、高榕創投持股1.19%。
君聯資本于2020年、2021年領投布魯可兩輪融資,并在2024年持續追加投資。作為布魯可最大的機構投資人,君聯資本闡述其背后邏輯:在科技創新驅動的消費升級趨勢下,玩具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發展機遇。布魯可憑借其深耕產品、技術、設計、IP及渠道的全面布局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公司創始人朱偉松為核心的布魯可團隊用實際行動引領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邁向新階段,公司業務的強勁增長與行業地位的快速提升,是團隊卓越戰略眼光與執行能力的有力證明。
源碼資本是布魯可的第一個機構股東,領投了布魯可Pre-A輪融資,并在后續融資中多輪加碼。在他們看來,玩具是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產品消費類型,而積木則是眾多玩具形態中最為經典,也是最具創新價值和想象空間的。更讓源碼資本興奮的是,布魯可與頭部IP合作可以形成強規模效應,“布魯可以玩具為載體傳遞快樂,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源碼資本合伙人常凱斯如是說。
作為布魯可A輪領投方,云鋒基金投資團隊認為,中國玩具市場規模逼近千億,拼搭角色類玩具是其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伴隨新消費時代的到來,中國玩具行業正迎來品牌化發展最好的時代。布魯可搭建自主開發的拼搭體系和設計平臺,具備行業領先的創新性、規模化新品開發能力;同時,隨著以英雄無限為代表的自有IP被廣泛認知,不斷助推公司品牌升級。“布魯可立足拼搭角色類積木、布局科技,我們相信布魯可會成為一家具備全球影響力的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
高榕創投曾于2020年參與布魯可Pre-A輪融資,并在A輪融資中繼續加持。高榕創投董事總經理楊露茜表示,“布魯可是一家有理想和初心,十年來堅持為用戶提供創新產品和快樂的公司。公司的成長讓我們看到了長期主義的勝利,看到了從用戶出發,堅持好創新、好產品,收獲了消費者和市場的肯定。上市是一個新起點,期待公司繼續源源不斷地創造長期陪伴我們的精神文化產品。”
眼前,全球玩具市場正風起云涌,規模(以GMV計)已經從2019年的6312億元,漸漸攀升至2023年的7731億元,到2028年有望增長至9937億元。可以想見,這又是一個隱秘而龐大的生意。
那些“看不懂”的生意,正悶聲賺大錢
猶記得2020年那一天——時年33歲的王寧率隊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IPO敲鐘。早年間,王寧和他大學時期的同伴一起創辦了泡泡瑪特,2016年推出了首款Molly十二星座盲盒,一炮而紅,掀起了Z世代購買盲盒的風潮。
一度被視為“看不懂的生意”,泡泡瑪特經歷過一段無人問津的艱難時期,但憑借著新穎的業務模式,泡泡瑪特身后還是聚集了一支豪華的投資人隊伍。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開盤市值超1000億港元。這是港交所難忘的一幕。
當興趣消費成為當下年輕人購物的主流動因,“谷子經濟”席卷而來。
所謂“谷子經濟”,即圍繞二次元文化及其IP衍生產品形成的新興消費現象,包括了如手辦、毛絨玩具、吧唧(徽章)、卡牌等在內的各類周邊商品,它們承載著情緒、粉絲文化以及社群認同等多重價值。
名創優品也來了,在去年12月宣布發力“谷子經濟”,每年上新超10000款IP產品。而透過名創優品財報,也許可以一窺其IP產業的賺錢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名創優品營收122.81億元,同比增22.8%;經調整凈利潤19.28億元,同比增長了13.7%。
在學生圈,一家名叫“卡游”的公司成為了頂流。2011年,70后浙江衢州人李奇斌和妻子齊燕下海創業,創辦了卡游公司,并于2018年推出首個卡牌系列,之后陸續收購奧特曼、變形金剛、火影忍者、斗羅大陸、小馬寶莉等全球知名IP的運營權,這種集換式卡牌模式在新一代消費者群體中風靡,其中“小馬寶莉”卡牌更是大暢銷。
被認為是“卡牌界的泡泡瑪特”,卡游超乎想象:2021年和2022年,卡游營業收入分別約23億元、41億元;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分別是8億元、16億元。去年,卡游邁出了港股IPO步伐。
從泡泡瑪特到卡游,再到今天收獲百億市值的布魯可,不同的時代終將會誕生不同的公司,一個個隱秘的IPO悄然崛起。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4年,香港資本市場迎來一波強勁的“赴港上市潮”,從地平線等科技新貴,到美的、順豐等行業巨頭,眾多內地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香港。“我在香港時,一天可能要見三五家企業,這一點沒夸張。”年末,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曾如是表示,“很多市場參與者及投行人士,都挺看好香港2025年的IPO市場。”
眼下,2025赴港上市潮的大幕已經拉開。開年至今,我們看到一批公司沖刺港股IPO,包括蜜雪冰城、古茗、老鄉雞、家庭生活產品科技公司不同集團等消費公司,他們正在排隊IPO。
新年開啟,港股更加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