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眼
近日,青眼獲悉,印度聯合利華有限公司(下稱:印度聯合利華)正在洽談收購印度初創護膚品牌Minimalist。據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收購價格約為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66億元),目前該交易已處于后期階段。”
據了解,Minimalist是一個直接面向消費者(D2C)的美妝品牌,雖然該品牌在印度當地摸爬滾打不到5年時間,但其營收在2024年已接近3億元。其中,Minimalist在2022年增速最為迅猛,其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漲幅為404.5%、218%。
值得一提的是,據青眼不完全梳理發現,聯合利華過去半年以來已在美妝領域4次投資了來自印度的品牌。除聯合利華外,另有多個國際頭部美妝集團落子印度。那么,聯合利華們為何會如此看重印度美妝市場?
計劃26億元收購初創美妝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Minimalist由來自印度的Rahul和Mohit Yadav兩兄弟創立于2020年,專注于用活性成分開發護膚、護發和身體護理產品。截至目前,Minimalist品牌總共推出了67個SKU,涵蓋潔面、防曬、精華液、沐浴露等20個品類,產品售價在299盧比-1499盧比(約合人民幣25元-128元)之間。
截自Minimalist官網
據了解,Minimalist最突出的特點在于D2C銷售模式和主打功效活性成分。從Minimalist官網可以看到,該品牌旗下大部分產品均在包裝外側標注了料體主要成分的濃度及功效。不僅如此,該網站還單獨設置了成分選擇欄,其中包括維生素C、視黃醇、透明質酸、肽等,消費者可以通過篩選成分以購買不同功效的產品。
此前,Mohit Yadav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D2C商業模式可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護理,隨之建立了牢固的用戶黏性。”另據外媒報道,2023年,品牌官網和APP為Minimalist貢獻了3.56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041萬元)的銷售額,占總營收20%。
值得一提的是,Minimalist顯著的品牌特色很早就吸引到聯合利華的關注。2021年,Minimalist獲得了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的投資,其中就有聯合利華旗下風險投資公司Unilever Ventures參投。據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稱,當時此輪投資完成后,印度聯合利華就一直在考慮收購Minimalist。
就在近日,據多家外媒報道稱,印度聯合利華即將達成協議,計劃以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66億元)的價格收購Minimalist。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輪融資完成后,Minimalist的估值尚為7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也就是說,在短短3年內,Minimalist品牌身價就翻了4.6倍。
”收購交易預計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簽署,屆時,印度聯合利華將持有Minimalist的多數股權,同時保留創始人兄弟的少數股份。到2027年前,印度聯合利華將購買下Minimalist的全部股份。“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稱。
對于此項收購,印度聯合利華公開向外媒表示:“因業務發展需要,我們將持續評估各種戰略機會以促進銷售額增長和規模擴張。未來如有根據適用法律需要披露的重大進展,我們將進行適當披露。”
連續四年營收正增長,2022年增速超400%
那么,印度聯合利華為何在2025剛開年,就計劃大手筆收購一個初創美妝品牌呢?
從被收購方來看,Minimalist近年來快速上漲的銷售額是重要因素。據外媒統計的數據,Minimalist近五年的營收分別為0.65億盧比、2.22億盧比、11.2億盧比、18.8億盧比和3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555萬元、1896萬元、9566萬元、1.6億元、2.98億元)。
不難看出,該品牌已連續四年保持營收正增長,且2021年和2022年更是實現三位數的強勁增長。另外,雖然Minimalist近兩年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逐漸回歸平穩,但仍保持著兩位數同比增長的亮眼成績。
凈利潤方面,Minimalist成立一年后就開始盈利,且在2022年和2024年均達到三位數的同比增長。值得一提的是,Minimalist的凈利潤曾在2023年同比下滑67.3%。對此,Minimalist方面曾對外公開表示,“利潤下滑是因為公司在這一年投入了大筆資金進行招聘和團隊建設工作。到2023年末,公司已從起初的80人發展到650名員工。”
據外媒報道,目前Minimalist已發展成為印度增長最快的D2C品牌之一。而除了本土線上銷售渠道外,Minimalist還在布局其他銷售渠道。截至目前,該品牌不僅在印度已開設了超1000家實體店,且已在美國、英國等國際市場開展電商銷售業務。不難看出,印度聯合利華此次計劃收購Minimalist,或正是看中了該品牌強勁的增長潛力。
另外,作為印度最大、市值最高的快消品企業之一,持續強化在印度快消品市場的領軍地位,或也是印度聯合利華青睞Minimalist的原因之一。根據紅杉資本出具的一份報告,未來五年,歐萊雅、妮維雅、Mamaearth和 Nykaa等化妝品集團在印度的市場份額或將增至42%,高于2022年的33%;相較之下,諸如印度聯合利華、寶潔等老牌快消品企業,預計到2027年將損失900個基點的市場份額。
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印度聯合利華也曾在2024財年管理層報告中直言,“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既有功效性、又深耕社交平臺的品牌。在市場需求日漸細分的當下,若產品組合的指數化程度不足,很可能導致市場份額的損失,也不利于長期競爭。”
此外,聯合利華CEO Hein Schumacher(海因·舒馬赫)也曾公開表示,“就增長潛力和我的關注點而言,印度對聯合利華也至關重要,我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支持印度的發展。”
國際美妝集團加速開發印度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目前正在洽談的Minimalist收購事宜,聯合利華正頻頻投資印度美妝品牌。青眼最新獲悉,印度高端護膚品牌RAS近日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65萬元),該交易正是由聯合利華風投公司Unilever Adventure領投。
另據青眼此前不完全統計,自2024年以來,聯合利華已在美妝領域3次投資了來自印度的品牌,分別是高端皮膚科級護膚品牌SkinInspired、高端護膚品牌ClayCo Cosmetics和D2C護發品牌Arata。而隨著RAS獲得融資,聯合利華已第四次投資印度美妝品牌。從中足以看出,聯合利華對印度化妝品市場的重視。
不止是聯合利華,LVMH關聯基金L Catterton也于2024年出資3.8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3244萬元)領投印度D2C美妝品牌SUGAR Cosmetics。除此之外,加速品牌與渠道布局也成為國際美妝巨頭們搶占印度市場的方式之一。過去2年,Nars、資生堂品牌、蜜絲佛陀相繼被引入印度市場;雅詩蘭黛與印度國寶級婚紗品牌Sabyasachi合作打造限定口紅;絲芙蘭與印度零售巨頭Reliance Retail Group合作,以擴大在當地的影響力。
那么,國際美妝品牌為何如此看重印度市場?
據Redseer發布的報告,目前印度美容個護市場充滿活力,預計2022-2027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0%,且將在2027年達到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89.07億元),遠高于2024年的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59.38億元)估值,占全球市場的5%份額。這意味著,盡管印度化妝品市場規模仍很小,但隨著增長潛力的不斷釋放,使其具備成為美妝新藍海的可能。
另外,人口紅利與購買力的提高,也讓印度化妝品市場充滿想象力。有業內人士對青眼分析,“龐大的人口規模為印度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增長空間。”聯合利華也在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分析報告中指出,未來十年內,印度將在主要經濟體中保持最大的勞動人口份額,全球新增勞動力中約24.3%將來自印度。這一年輕且龐大的勞動群體預計將提升收入水平和購買力,從而推動印度的經濟發展。
“聯合利華等企業本身在印度市場就很有影響力,其它化妝品企業真正去印度掘金并非易事。面對印度本土和國際大企業的先發優勢,新進者必須投入更多資源才能建立品牌認知。同時,本土消費者偏好和復雜的法規環境,也會給新進者進入印度市場帶來挑戰。因此,只有符合企業實際需求和深入洞察當地市場,才真正有可能在印度立足并實現生意增長。”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行業人士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