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廣州農商行(01551.HK)一筆備受關注的巨額資產包有了著落。 2024年末,
廣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資產”)以99.93億元的價格拿下了廣州農商行的145.92億元的債權資產,但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后,該筆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03.4億元。
廣州農商行表示,通過本次資產轉讓,將進一步優化廣州農商行業務 結構和資產質量,提升廣州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和風險抵御能力。
轉讓巨額資產包的背后,廣州農商行亦面臨提升效益的壓力。2024年上半年,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87%,與銀行業上半年不良貸款率1.61%相比,仍然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農商行還有一筆價值11.68億元的金融資產面臨清零,這筆資產源自該行此前“踩雷”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興業”),廣州農商行又將如何處置?
1、廣州農商行甩賣資產,廣州國資99.93億“接盤”
2023年12月31日,廣州農商行發布公告,其向105家買方出售轉讓資產,這些資產包括貸款及金融投資類資產。此次交易總對價94.67億元,公司錄得虧損4.11億元。
時隔一年,廣州農商行又完成了一筆巨額資產轉讓。
據廣州農商行此前披露,本次所轉讓資產為該行依法享有的債權資產。截至2024年9月30日,所轉讓資產的本金約為118.61億元,利息合計約26.72億元,代墊司法費用合計約0.59億元,債權金額合計約145.92億元。
考慮到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等,所轉讓資產賬面價值約103.4億元。廣州農商行初步估計以100億元的價格轉讓,最終以99.93億元成交,稅前虧損為3.47億元。
接手這筆資產的廣州資產,于2017年由越秀資本牽頭設立的廣東省級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廣州資產官網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為63.09億元。
具體來看這筆百億債權資產包,主要為房地產業貸款和批發零售業貸款,房地產業本金114.66億元,占比達到96.67%,均為抵押或質押貸款,批發零售業本金3.95億元,占比3.33%。
而按逾期情況劃分,未逾期75.31億元,占比63.5%,逾期一年及以下29.6億元,占比24.5%,逾期一年至三年14.24億元,占比12%。
不過,擬轉讓資產的收益情況并不如意。2022年,這筆資產稅前凈收益為1.24億元,稅后凈收益為0.93億元;2023年稅前凈虧損額達到6.26億元,稅后凈虧損4.69億元。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通過出售這筆債權資產,廣州農商行能夠有效降低不良資產率和撥備計提額,改善資產質量,回收流動性,有助于財務優化及后續業務開展。
資產轉讓之外,廣州農商行還在密集拍賣房產。近兩個月,廣州農商行已發布超過20筆物業掛牌處置信息的公告。
最近一次是在1月2日,廣州農商行發布公告,將對外拍賣廣州市番禺區市橋街環城東路東祥街66,70號、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迎賓街2號2座102、廣州市番禺區大龍街竹山村工業路33號首層,起拍價合計791.28萬元。
圖源:廣州農商行官網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對于廣州農商行而言,通過處置抵債房產,可以減少不良資產,提升資產質量,改善財務狀況。同時,這也反映出銀行在積極尋求消化不良資產,優化資產負債表,提高資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
不過,柏文喜表示,“這也可能會對銀行的聲譽和市場信任度造成一定影響,因為頻繁的資產處置可能會被市場解讀為資產質量問題的信號。”
2、凈利潤持續縮水,房地產不良率超5%
廣州農商行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廣州農村信用社,2009年12月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2017年6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廣東省第一家上市的地方性銀行機構,截至2024年9月末,廣州農商行資產總額1.3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58%。
回溯以往業績,2016年至2019年,廣州農商行處于籌備A股上市的沖刺階段,業績增速亮眼,營收由152.03億元增至236.57億元,凈利潤由50.26億元增至75.2億元。2019年業績達到港股上市后的最高峰。
不過,2020年12月IPO上會前一天,廣州農商行突然撤回A股IPO申請。此后三年,廣州農商行的凈利潤均呈下降狀態。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81.54億元,凈利潤為26.34億元,相較2019年75.2億元的凈利潤,降幅已超60%。
2023年年報致辭中,廣州農商行董事長蔡建提出,2024年將全面開展效益提升年活動,拓市場、降風險、優管理、提效益,力爭2年左右時間實現盈利能力大提升。
但2024年上半年,廣州農商行營收、凈利潤依然同比下滑超20%;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12.86億元,凈利潤21.19億元,同比下滑23.39%。
圖源:廣州農商行公告
另一面,從歷年資產質量看,Wind數據顯示,2018至2022年,廣州農商行房地產業貸款分別為555.49億元、683.41億元、589.71億元、590.25億元、567.57億元,其中,2019年房地產業貸款規模最大,占總貸款余額的比例達21%。
與此同時,廣州農商行不良貸款率持續攀升,分別為1.27%、1.73%、1.81%、1.83%、2.11%。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2023年資產質量有所好轉,為1.87%,而與2023年末商業銀行不良率1.59%相比,仍然偏高。
到2024年上半年,該行不良貸款率與2023年末持平。不過,從不良貸款細分領域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廣州農商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規模最高,雖然較2023年末有所下降,但仍有29.67億元,房地產不良貸款率為5.59%。
聯合資信評級報告中指出,廣州農商行信貸資產質量下行情況較為明顯,投資資產中涉及風險資產敞口較大。
廣州農商行表示,“受房地產市場交易低迷、項目延遲交付、樓市價格下跌和居民收入水平下降等因素影響,客戶違約率升高,資產處置難度加大,清收壓降效能降低,房地產行業、批發零售行業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偏高。未來,廣州農商行將繼續加大力度 采取各項措施,加強資產質量管控。”
具體措施包括穩步推進各項業務投放;嚴控新增業務準入;持續加強風險管控, 緊盯風險樓盤,加強催收力度;著力強化貸后管理及風險預警工作;對風險業務制定“一戶一策”處置化解方案;緊跟訴訟情況,加快司法清收進程,提升資產處置成效等。
3、鴻達興業被提起破產申請,廣州農商行手握10.92%股權
出售資產的決策,是廣州農商行優化資產配置、提高流動性和控制風險的重要舉措。不過, 廣州農商行手上還有一筆價值11.68億元的抵債資產值得關注。
這筆資產是鴻達興業的股權。
據鴻達興業2023年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廣州農商行獲得3.41億股鴻達興業股票,占鴻達興業總股本的10.92%,這筆股票抵償等額債務約11.68億。由此,廣東農商銀行成了鴻達興業的第一大股東。
而2024年1月,ST鴻達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股,觸發強制退市規定;2月,深交所對鴻達興業股票和可轉換公司債券終止上市;3月,ST 鴻達摘牌,退市后進入股轉系統,證券簡稱R鴻達1,如今已停牌,股價只有0.16元。
廖鶴凱認為,“這對廣州農商行來說面臨面臨較嚴重的資產減值風險,后續甚至可能直接影響其財務狀況特別是盈利水平,還可能對廣州農商行帶來一定的商譽損失。”
鴻達興業曾是化工業龍頭,主要從事聚氯乙烯(PVC)、燒堿等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業務,在廣州農商行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前,其控股股東為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集團”),實際控制人為周奕豐。
從2020年開始,鴻達集團就開始發生債券違約、股權質押及信托貸款逾期。到2022年,其債務危機愈演愈烈,有高達129.3億元到期債務未償還。
2021年,因受鴻達集團債務暴雷影響,各金融機構對鴻達興業進行了抽貸、縮貸,導致了公司在短時間內流動性收緊;2022 年,因各金融機構抽貸、縮貸規模進一步擴大,鴻達興業金融訴訟案件累計金額不斷上升,且募集資金未設定質押,債權人可申請司法劃扣,導致募投項目建設進展緩慢。
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執行院長王兆江指出,“當企業風險暴露時,特別是債務違約這類高等級風險,會觸發金融機構內部風控,以降低潛在更大損失。而抽貸、縮貸有聯動效應,一家采取措施時,其他機構一樣會跟進,這是金融機構風控機制所造成的。”
而梳理鴻達興業年報可以發現,廣州農商行與鴻達興業的淵源從2016年就開始了。
2016年,鴻達興業子公司烏海化工使用自有資金 5000 萬元向廣州農商行購買理財產品,但持有時間只有3天。廖鶴凱指出,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財務規劃臨時改變,或者一開始就是以靈活理財安排的。
圖源:鴻達興業年報
此外,鴻達興業2017年、2018年年報披露,鴻達集團子公司廣東塑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塑交所”)曾向廣州農商行荔灣支行多次借款,鴻達集團及周奕豐為擔保人;2019年,鴻達興業在廣州農商行棠景支行開設了募集資金專項賬戶;2021年,鴻達集團及其子公司與廣州農商行簽署了《企業借款合同》等,借款本金為47.9億元。
到2022年,鴻達興業的重大訴訟、仲裁案中,廣州農商行荔灣支行訴塑交所借款合同糾紛便是其中一筆,周奕豐、鄭楚英及鴻達集團等9家公司共同列為被告,涉案金額6324.34萬元,案件狀態為執行中。
圖源:鴻達興業年報
2022年,在鴻達興業已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情況中,對廣州農商行芳村支行的期末余額為約6000萬元,借款利率4.7%,逾期時間一年,逾期利率7.05%。
如今,鴻達集團以及鴻達興業的多家子公司已被裁定破產,鴻達興業也被申請破產。
2024年9月,安徽輝隆慧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安徽輝隆”)向廣州中院提起鴻達興業破產申請,但廣州中院不予受理,隨后安徽輝隆對此裁定提出上訴,案件目前處于上訴階段。
王兆江表示,“目前廣州農商行持有鴻達興業3.41億股票,但這筆資產已蒙受了很大的損失,對短期經營會有沖擊。不過也并非不可挽救,若鴻達興業進行資產重整,一定程度上能減少廣州農商行的損失。”
鴻達興業已經退市將近1年,你認為廣州農商行作為第一大股東,應該如何處置風險?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