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2025年1月8日晚,央視播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電視專題片《反腐 為了人民》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本集中,山東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孫述濤出鏡懺悔道,“為了提拔,為了追求政績,GDP突然弄那么高,這個我是很后悔的。”
孫述濤曾任山東省威海市委書記等職務,2023年3月接受審查調查。專案組在調查孫述濤作風和腐敗問題過程中,收到了關于他可能存在授意經濟數據造假的反映。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工作人員孟強介紹,孫述濤在任威海市委書記期間,GDP增速排名在省內位于前列,一調走之后,GDP排名立刻就下來了。
專案組調取資料發現,那段時間威海的GDP增速數據確實畫出了一道相當反常的曲線。2012年之前,威海GDP增速在全省各地市中始終排在靠后的位置,而孫述濤一擔任市委書記,2013年排名就陡升到了第7名,到2015年又躍升到第2名,2016年、2017年都保持在第3名。到2018年,孫述濤調離了威海市,次年排名就回落到了第13名。
專案組立即商請國家統計局派出專業隊伍參與核查,發現這詭異的曲線背后,存在嚴重的經濟數據人為注水問題。經國家統計局核實,2013年至2017年,威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數據嚴重虛報,多家企業反映在統計數據報送過程中受到當地相關部門干預。
“有的企業說,我們是被要求報得越多越好,數越大越好,還有的企業說,我根本就沒有報過,但是有關方面以我的名義報了虛假的數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監督局局長劉玉琴表示。
專案組進行了深入調查了解,孫述濤授意并主導統計造假的問題清晰浮現了出來。他一當上市委書記,就開始在大會小會上,釋放出必須迅速提升經濟數據排名的信號。“他不會說你就得搞多少,一般就說我們要做全省的第一方陣,我們要走在前列,GDP要有多快就有多快,面上就這么講,但是我分析,各市區開發區都會聽得懂。”時任威海市發改委主任徐東明說。
孫述濤作為市委書記,抓好經濟發展是應當做好的本職工作,但必須立足當地實際情況,靠真抓實干出成績。問題就出在,他內心的真實目的,并不是追求當地的經濟發展好不好,而是自己能不能駛入仕途“快車道”。他說,“GDP到了后邊去了,如果說大家評價我干得不好,那就會影響到我的發展。”
為了讓數據看起來更合理,孫述濤著力在GDP增速的統計上做文章。每年年底,威海市相關部門都要制定來年預期經濟指標,其中就包括GDP增速,指標定多高,實際上很大程度取決于孫述濤的個人意見。“他不會說你這個不行,太低,你還得高,他不會這樣講,說回去再商量商量,你就明白這個數字他是不滿意的。”徐東明說。
孫述濤在擔任威海市委書記期間,為撈取政績,多項施政措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特別是為謀求個人提拔,多次提高年度經濟發展指標,制定出了脫離當地實際的虛高目標,隨之就是狠抓“落實”。特別是2015年至2017年,孫述濤自認為處在提拔的關鍵時期,將本已虛高的經濟數據再次強令調高,并通過點名批評、加強考核等方式向下傳導壓力,相關的職能部門和市區也繼續向有關企業傳導壓力,虛報有關數據。
專題片稱,孫述濤權力觀扭曲、政績觀錯位,為了更快“進步”不擇手段,罔顧地方實際制定虛高目標、虛報經濟數據,嚴重違背新發展理念,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此外,孫述濤還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經查,他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職務調整等方面謀利,非法收受巨額財物。2023年10月,孫述濤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24年6月被判處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