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edTrend醫趨勢
1月6日,史賽克公司宣布,已同意以每股80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Inari Medical——一家專注于治療靜脈疾病的醫療器械公司。這一高額溢價,使全現金交易的總價值達到了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0億元)。
受此消息的積極影響,Inari Medical的股價在常規交易時段飆升超過30%,并在盤后交易中繼續攀升,漲幅再達21%。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股價上漲之前,Inari Medical在過去12個月的市值已經縮減了大約21%。
據內部人士透露,Inari Medical在接獲史賽克及其他潛在買家的收購意向書后,近幾周來一直在與顧問團隊緊密合作,評估出售選項。目前,這筆已經得到兩家公司董事會批準的交易,預計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末正式完成。
過去10年間,史賽克通過近70項并購,從而打造了如今全球骨科第二、醫療器械第五的行業地位。此次并購與之前的不同是從骨科領域拓展到了外周介入領域,引領新的戰略方向。
2024年大健康領域的并購跌入歷年低谷;此前華爾街分析師預測,2025年會回溫但是不會飆升,此次史賽克的大手筆并購或許也為未來一整年定下了基調。
01、為史賽克帶來超過6億美元的年收入增長
在2023年,成立于2013年的Inari Medical在全球百強醫療公司排名中位列第96(作為細分領域公司能獲得如此高排名實屬不易),而史賽克則排名第5。從這個排名來看,兩家公司的合并不僅是強強聯合,它將為史賽克帶來超過6億美元的年收入增長。
同時,Inari Medical的產品線將為史賽克在心血管(外周血管)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史賽克的首席執行官Kevin Lobo對此評論道:“收購Inari Medical擴大了我們的產品組合,為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救命的治療方案。這些創新技術提升了靜脈血栓栓塞患者的護理水平,并將加速史賽克在血管內手術領域的擴張?!?/p>
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是一種常見且極具危險性的病癥。在美國和歐洲,其發病率約為千分之一,并且呈現出上升趨勢。
與死亡風險的增加密切相關,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初期死亡率分別高達3.8%和38.9%。高齡是VTE及其并發癥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隨著老年人口的增長,預計未來該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將會進一步上升。
除了藥物治療,血管介入治療目前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例如,微創血管內治療方法CDT,在透視引導下,將導管直接插入血栓形成區域,隨后緩慢、持續地注入相對低劑量的血栓溶解劑。
因能大幅提高血栓溶解效率,減少血栓后綜合征(PTS)的發生率,縮短治療時間,且并發癥較少,成為臨床首選的溶栓方法。而Inari medical的產品在靜脈血栓栓塞癥(VTE)、肺栓塞(PE)、以及支架內血栓(當用于撐開已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的器械內形成血凝塊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治療領域極具影響力,幾乎都是全球首創甚至全球唯一,包括:FlowTriever系統——作為全球首款專為治療肺栓塞設計的機械血栓切除系統,于2015年獲得FDA的批準。
-
該系統能夠在無需借助輔助溶栓藥物的情況下直接清除血栓。在2024年導管心血管治療學(TCT)會議上公布的PEERLESS試驗結果顯示,與導管定向溶栓(CDT)相比,FlowTriever患者的臨床惡化或治療升級顯著減少、ICU入院人數減少以及ICU住院時間縮短。此外,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血流動力學恢復更為迅速,住院時間更短,30天再入院率也更低。
Clottriever系統——一款專為治療深靜脈血栓而設計的創新機械取栓裝置,于2017年獲得FDA批準。
-
Clottriever導管配備了一個非侵入性的取芯元件,能夠從血管中分離并提取粘附在血管壁上的血栓。它能在直徑為6-16毫米的血管中實現完美的血管壁貼合,以收集和移除血栓。此外,Hyperclear?技術的應用能夠減少收集袋內血栓的粘附,從而提升清除效率并縮短手術時間。
RevCore血栓切除導管——作為全球首款用于治療靜脈支架內血栓形成的機械血栓切除裝置,適用于治療直徑6mm及以上的血管或直徑在10至20mm范圍內的靜脈支架。
LimFlow系統——作為全球首款且目前唯一獲得FDA批準的深靜脈經導管動脈化產品,適用于治療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CLTI)患者。Inari Medical于2023年以4.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LimFlow公司。
憑借其差異化優勢的產品,Inari Medical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了22%的營收增長;自2019年起,其營收已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乃至三位數的高速增長。然而,與此同時,創新藥械企業必須應對龐大的資金投入,Inari Medical年度研發和銷售推廣費用也持續以兩位數的高速度增長。
到了2024年,由于收購LimFlow所產生的費用成本,導致運營費用顯著增加,致使其首次出現了運營虧損。盡管其預計鑒于產品的需求強勁,到第四季度將實現收支平衡;但股價的持續下跌則顯示出二級市場投資者似乎并不買賬。
或許此次與大公司聯合,對它的未來發展將更為有利。在中國市場,2024年12月,Inari Medical與專注于外周血管創新醫療器械的中國公司即通醫療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即通醫療獲得了Inari旗下包括ClotTriever和FlowTriever在內的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在大中華地區的獨家經銷權,以及利用Inari的技術進行本地化生產,并在大中華地區銷售這些產品的權利。
目前,這兩款產品已經成功進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綠色通道”。對于全球第二大骨科醫療器械制造商史賽克而言,當骨科業務已不再是其最大的業務板塊;多元化,或許,才是其當前的標簽。
02、史賽克那些讓人費解的并購案
自1941年,一位骨科醫生在美國創立了“醫療床、骨科矯正”公司;至今,史賽克已發展成為一家業務覆蓋骨科、內窺鏡、神經血管、微創手術、手術機器人、智能化手術室等尖端技術的全球頭部醫療器械企業。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手術與神經科技板塊占公司總營收的58%。
在該板塊中,神經血管業務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了9.66億美元的營收。不僅是手術與神經科技板塊中營收最低的領域,它也是唯一一個未能實現雙位數增長的領域,僅實現了6.6%的同比增長?!澳就霸怼北砻鬟@個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從史賽克的角度出發,或許這筆收購不僅是一次業務的拓展,更是一次戰略布局的深化。
在骨科領域,史賽克已占據領先地位。而補齊了血管介入領域,將為其帶來全新的增長曲線。血管介入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相關市場調研數據表明預計到2028年將以每年8% - 10%的速度增長,有望突破800億美元。
作為大健康行業中同樣擅長通過并購實現業務拓展的佼佼者,史賽克在過去十年間已成功收購超過60家企業,并且預計其目前年度增長的貢獻大致平分為內部創新和外部并購。
在多數交易過程中,史賽克傾向于采取主動出擊而非被動防御的策略。特別是在一些關鍵交易上,即便在宣布的那一刻可能讓投資者感到難以理解。然而,時間終將揭曉一切。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4年,史賽克公司就完成了七項收購,涉及的領域包括:關節置換、足部和腳踝護理、軟組織固定技術、乳腺癌手術護理、人工智能虛擬護理、手術室生態系統優化以及微創神經技術解決方案等。
顯而易見,差異化技術是史賽克在尋找目標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是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還是集采背景下高度內卷的中國市場,差異化策略或許都將成為制勝的關鍵。
史賽克的高管們將于1月28日在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討論他們對此項交易的財務預期。Needham & Co.的分析師表示,他們預計這筆交易將使史賽克的有機增長提高約30個基點,使毛利率提高約70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