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40天90億人次,今年春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創歷史新高
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春運新聞發布會。據介紹,2025年春運將從1月14日開始,到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從總體規模看,預計2025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創歷史新高。據交通運輸部門等方面預計,今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90億人次,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從出行結構看,自駕出行將穩居主體地位,預計將達72億人次,約占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近八成,高速公路車流量單日峰值或創歷史新高。今年春節較往年偏早,春節前后將呈現學生、務工、探親、旅游等四種客流疊加情況,集中度較高。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城市群仍是客流主要集中地區。
手機等購新將按售價15%給予補貼,每件補貼不超500元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1月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其中包括,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對此,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產品參加補貼。不論是內資、外資企業,還是國有、民營企業,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不論是線上平臺企業還是線下實體企業,都能夠公開、平等地參與補貼政策。
2024年全國新增智能化社區廢舊物資回收設施1.1萬余個
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加力擴圍實施“兩新”也就是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兩新”政策支撐綠色轉型效果明顯?!皟尚隆睒藴侍嵘袆右呀洶l布了能耗、污染物排放等重要標準168項。2024年全國新增智能化社區廢舊物資回收設施達到1.1萬余個,1級能效家電銷售額占比高達90%。根據實物工作量和節能降碳效果測算,2024年“兩新”政策落地形成的節能量約28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300萬噸。
兩部門印發僑益司法保護規范性文件,發布5件典型案例
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僑益司法保護工作的意見》,這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僑聯首次聯合印發僑益司法保護規范性文件?!秲S益司法保護意見》強調,上級人民法院特別是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要加強審判監督指導,及時化解涉僑糾紛審判工作中的難點堵點,進一步統一涉僑案件裁判標準。為指導各級法院妥當處理涉僑糾紛,人民法院案例庫收錄了一批僑益司法保護參考案例,最高人民法院選取了其中5件案例,以專題案例形式對外發布,包含歸僑養老服務、僑企權益維護、未成年人撫養、僑產確權、涉僑群體性糾紛化解等不同類型。
財政部:建立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臺
據財政部網站1月8日消息,為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和使用效益,強化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近日,財政部印發了通知,建立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臺。財政部資產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充分運用中央和地方一體化系統中的資產調劑共享功能,利用一體化系統資源和全國縱橫銜接的資產管理模式,實現全國資產調劑共享信息的匯聚和發布。平臺設置調劑廣場、共享廣場、需求廣場功能,分別查詢可調劑資產信息、可共享資產信息、單位提出的資產調劑共享需求,有效撮合供需雙方信息。確定需要調劑共享的資產,經供需雙方溝通一致,按照財政部門制定的資產使用或處置辦法有關規定辦理。
國家發改委累計處理民企反饋拖欠賬款等問題超2000項
1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稱,2023年9月民營局成立至2024年底,國家發改委已累計收到民營企業反映的各類問題達2742項,經過細致篩選和分類,確認有效問題共計2266項,涵蓋了拖欠賬款、政策建議、侵權糾紛、要素支持及其他多個方面。對收到的有效問題,國家發改委已辦理并進一步跟蹤問效1097項,正在推動辦理1169項。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已辦理并進一步跟蹤問效475項。
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700億件,今年將繼續增長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1月8日,2025年全國郵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介紹,2024年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和行業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930億件和1.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11%。其中,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745億件和1.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13%。會議預計,2025年行業仍將繼續保持穩步上升態勢,預計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2080億件,業務收入完成1.8萬億元,增速分別達7%、6%左右;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900億件、1.5萬億元,增速8%左右。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基本實現全覆蓋
據新華社消息,記者1月8日從2025年全國中醫藥局長會議獲悉,2024年我國中醫藥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約90%的縣設置縣辦中醫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基本實現全覆蓋。去年,中醫藥特色優勢更明顯,我國推進建設1158個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在52個地區開展兒童青少年肥胖、脊柱側彎中醫藥干預試點。中西醫協同更緊密,62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和559個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加快推進,160個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項目開展建設。
應急管理部:去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8日消息,記者從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2024年全國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1.2%、7.7%,死亡人數為歷史新低,重特大事故起數歷史性下降到個位數;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繼續控制在千人以下,森林草原火災起數再創歷史新低。自然災害應對方面,2024年自然災害極端性致災性遠超一般年景,廣東、湖南、遼寧等多地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全國主要江河發生26次編號洪水,為1998年有編號統計以來最多,暴雨洪澇和地質災害多點連發并發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