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娛觀察 王心怡
在這個平臺熱度以千、萬為標識的當下,似乎很久沒有一部劇熱度的百位數增加就能引起持續關注,直到《大奉打更人》的上線。
從項目啟動、招商方案釋出,到開播前聲勢浩大的宣傳、發布會和破紀錄的包場,以及贊助商們的紛紛進入,再加上頭部男頻劇所擁有好口碑和原著IP基礎、“頂流”王鶴棣主演,《大奉打更人》顯然做到了前期的“聲勢浩大”。
然而,命運給了一個“曲折”。
先是僅一個更新日,“預制爆款”的吐槽就不斷冒出,甚至逐漸演變出了不少梗,流傳于社交平臺。王鶴棣的演技與臺詞、劇集的整體敘事風格和節奏、人物的塑造和世界觀的建立等多重維度,都成為引起討論的話題和內容。
隨后,播出接近中局,《大奉打更人》迎來口碑上揚,當更多關鍵人物登場、劇情世界觀徐徐展開、主線任務逐漸有所苗頭,再配上用心的特效、年輕化的敘事表達,《大奉打更人》逆轉的聲音不斷在社交媒體上出現。
王鶴棣粉絲和各方劇集好友也在輿論趨勢向好的時間點、配上加更安排的到來,再度進行“云包場”,與全網一起等一個“《大奉》何時熱度破30000”,畢竟這場戰役在外界看來決定著他們的“哥哥”是否會降咖。
步入高潮的《大奉打更人》,能否如主角許七安一樣,“天崩開局,開掛逆襲”呢?與此同時,關于該劇最終的質檢結果導向,不再是開播當日熱搜榜上涌現的《慶余年》相關話題詞條之下“《大奉》能不能成為下一個《慶余年》”的愿景審問,而是男頻劇這一IP依附效果極強的類型創作該不該繼續宏大創作下去的運算考核了。
01 兩個《大奉》
播出過半,《大奉打更人》貢獻了兩個“《大奉》”,或者更準確的說,以第八集許七安正式成為打更人,遇妖物傷人案為分界點,《大奉打更人》前后呈現出了兩種不同的觀感。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從第八集開始,《大奉打更人》的世界觀開始逐漸被完善,朝堂與江湖、各方勢力的瓜葛和角逐被逐漸鋪陳。
打更人的日常和品級、武夫的修煉體系和方法等被科普出來;伴隨著許七安破解玉石小鏡的秘密,天諦會這一組織也浮出水面,其成員真面目的撲朔迷離,也為故事添上了些神秘和未知;而臨安與懷慶的爭斗、桑泊湖底埋藏的秘密等等,也預示著廟堂之間的蹊蹺和玄妙……
“大奉修煉體系”
當世界觀被逐漸建立和明確之后,《大奉打更人》快速進入了主線劇情。
許七安正逐漸成為監正與魏淵期待的那個能夠攪動局勢的人,魏淵說出的“不為自身求利益”和許七安寫下的“爾食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也正在驗證著《大奉打更人》的劇情走向。
而男頻劇里需要的熱血、打怪升級也頻繁登場,甚至探案這件事,也開始復雜了起來。妖物傷人案終于開始有了點探案的勁,告別了只通過案卷來推理的探案手法,開始有了實地線索勘查,也與后續故事產生了鏈接。而許七安、褚采薇、宋廷風和朱廣孝合力打敗魁獸,銅鑼許七安一刀斬欺辱民女的銀鑼等等,都不乏熱血之感。
七集過后,《大奉打更人》回到了一個應該有的男頻劇水準。
那么前七集呢?《大奉打更人》沒有鋪陳、建立世界觀嗎?
在前七集中,《大奉打更人》確實介紹了云鹿書院、司天監、打更人等勢力,也讓他們紛紛完成了出場,可他們中間有什么聯系?每個人都像是謎語人,給的懸念還沒那么多,世界觀建立了嗎?如建。
既然世界觀沒有建立完全,那么總該完成好了角色的出場和塑造,以及對于后續成長的鋪墊吧?
這也是《大奉打更人》前期出現的最大問題:它沒有塑造一個立體而讓人信服的許七安。
前幾集中,現代打工人楊凌進入了大奉王朝,并遭遇即將被流放的天崩開局。而他憑借著自己的能力,成功破案,解救了自己和二叔一家,而后接受自己回不去的命運,接受現實,作為一名快手,又破獲了一起富商被殺案,大展破案之能。以上這些被放進了兩集內容,《大奉打更人》敘事著實是快,但在快之外,許七安這一角色的立體和合理性被削弱了。
兩個案件都僅憑看卷宗就能破案,意外穿越到未知的王朝,卻快速地接受了二叔一家人成為自己的親人,尤其是看見自己還住在破落偏房以及回想起嬸嬸此前看輕自己之后。
帶著不解,試著向原著尋求答案。
原著中給了一些關于現代許七安的一些設定,比如“他父親前世是一名治安員,因此希望他也能成為一名光榮的治安員。可是,許七安雖然走了父母替他選擇的道路,他的心卻不在體制上”、“他是狂熱的推理愛好者,理論知識豐富,邏輯清晰,推理能力極強,又因為父親的有意栽培,看過不少案例,言傳身教了許多刑偵知識”,原著這一設定,為其有著破案的能力和敏銳性做了鋪墊。
而在劇中這些設定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為了規避王鶴棣臺詞口音問題可能引起的爭議,《大奉打更人》一上來就通過前輩的口吐槽了他作為銷售普通話不好,并給予了楊凌一個沒考上警校半路出家當了銷售的設定。
關于稅銀爆炸案,在劇中,許七安通過閱讀卷宗,判斷稅銀被調換成了金屬鈉,并安排了一場實驗,證明自己的推理。原著中的敘述則為——“許七安并不確定爆炸案的稅銀一定就是金屬鈉,這點不重要,重要的是打開一個思路,來解釋稅銀爆炸的現象”、“稅銀也有可能不是金屬鈉,總之煉金術師能夠做到這一點。這就夠了。為幾位大人找到正確的方向,這才是他要做的”,提出方向而非一口確定,看似削弱了許七安的能力,實則讓他的可信性更強。
如此再加上喜劇風格以及前期主要是家長里短的劇情,以及不那么吸引人,甚至沒那么復雜的案件之下,前期的《大奉打更人》更像是一出情景喜劇,甚至除了好笑,不免“平”的觀感。
常言道“黃金七分鐘,生死前三集”,都經歷了兩個生死輪回了,《大奉打更人》才開始往對的路子上走。
02 能否逆天改命?
“大奉不值得。”
劇中每當許七安感到無奈時,都會說出如上口頭禪。
那么換到劇集效果,《大奉打更人》值不值得?或者說它能否實現逆風翻盤?
首先,如上述所說,從第八集開始,《大奉打更人》進入了男頻應該有的敘事節奏,11集許七安加入天諦會,《大奉打更人》的世界觀建立也逐漸開始。與此同時,“許七安怒殺銀鑼”情節的到來,為該劇迎來第一個高潮,少年熱血的巔峰展現、眾人求情的感人時刻紛紛讓網友喊出了“15集封神”的評價。
這算得上一個不錯的趨勢。
其次,喜劇元素為《大奉打更人》帶去了更多的可看性。
縱觀過往成功的男頻劇創作,輕喜風格是常見的元素,《大奉打更人》則對這一風格進行了升級,妥妥一部“抽象”夸張喜劇,并將這種風格、元素貫穿始終。
許家堪稱“喜劇一家人”,有位于“食物鏈”最底端的二叔許平志,一家人坐在房頂慶祝許七安被釋放的同時,許平志為救許七安被抓進大牢遭遇審問,而家人們沒有一個記起許平志,只有二叔受傷的世界達成了;小妹豆丁堪稱小吃貨一枚,難過的時候早晨只能吃進去一碗粥……
除了家長里短,許七安、褚采薇、宋廷風和朱廣孝合力打敗魁獸本來很熱血、激烈,下一秒體積龐大的魁獸沖著三兄弟方向從山頂跌落,上一秒三人打的有多帥氣,下一秒躲避地就有多狼狽,這樣的反轉,在《大奉打更人》中并不罕見。這也讓《大奉打更人》這部升級打怪的男頻劇,貫穿著輕松與爽并行的觀感。
但是,《大奉打更人》面對的問題也并不少。
其一,高潮出現之后,劇情節奏提速效果。
前幾集偏家長里短,甚至冗長的內容,一定程度上會讓沖著男頻劇來的觀眾產生退卻心理。即便《大奉打更人》的敘事有所好轉,但主線不那么清晰的問題依然存在,世界觀也未完全建立,在人、妖、術士,朝堂與江湖等元素如此之多的劇集中,這對于觀劇的體驗并不是那么友好。
與此同時,當第一個高潮誕生之后,觀眾的閾值便會進一步提升,接下來的劇情節奏無疑要加快,如果還要再花15集才能再等到下一個高潮,又回歸到最初的絮叨敘事節奏,那么,《大奉打更人》必然難以再創新高。
其二,排播和檔期競爭給后續發力提出挑戰。
1月6日,《大奉打更人》開啟每日更新一集的排播方式,而1月7日,《國色芳華》和《白月梵星》播出,勢必會分走一部分受眾。雖然與這兩部相比,《大奉打更人》是男頻劇,受眾理應不那么重合,但《大奉打更人》從選角開始,就走上了女頻的路子。根據藝恩數據顯示,《大奉打更人》的用戶畫像,男女比例為15.02%:84.98%。如此情況下,三者重疊更新,《大奉打更人》要想維持甚至繼續數據增長,就看男性觀眾能否入場,以及王鶴棣的粉絲的戰斗力能否繼續維持。
在《大奉打更人》的招商方案里,“斷層領先的雙頂流”成了響亮的口號,其中之一是“頂流藝人”王鶴棣,另一個是“頂流IP”,《大奉打更人》在起點總推薦達937萬,而《慶余年》總推薦395萬。
盡管不一些聲音表示,不跟“劇王”對標,《大奉打更人》做好自己即可。但是,正如招商方案上,與《慶余年》的對比能夠讓品牌方有對照物來快速理解《大奉打更人》的“賣點”和價值,對于觀眾來說,《慶余年》的數據表現也可視作一個可視化的參照物,尤其是二者背后的供血系統幾乎沒有差別的判斷衡量上,更別提《慶余年》在IP系列化和商業上探索出的模式,也為劇集市場提供了一個樣本,換句話說,《慶余年》作為男頻劇的天花板標準,是大部分頭部男頻IP對照的共同指標。
當《大奉打更人》登場之時,其后面所帶的“第一季”,也預示著該IP系列化的構想是早有準備。
也因此,目前已經進入平臺拉新榜的《大奉打更人》急需一個“熱度破30000”的可能,不光只是代表著王鶴棣粉絲關于“哥哥”事業的操心程度,更是對于一個重要IP“第二季”能否成型的價值判斷基礎點。
沸沸揚揚的《永夜星河》與《九重紫》同樣在劇情過半之時迎來了屬于它們的“三萬”時刻,而趨向高潮迭起的《大奉打更人》或許也能在這個差不多檔口長舒一口氣。
《大奉打更人》的前期誤判,也給男頻劇帶來了一記警鐘,男頻劇的編劇能力和男演員的路人緣效應需要好好把握一下,以及如果世界觀那么大、主線任務那么熱血,那就讓觀眾早點知道吧,否則也別怪觀眾沒太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