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據新華社周二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貫通協調居家社區機構三類養老服務形態等四方面提出17條具體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9年,養老服務網絡基本建成,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增強,擴容提質增效取得明顯進展,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不斷優化;到2035年,養老服務網絡更加健全,服務供給與需求更加協調適配,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
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方面,《意見》提到,建設縣級綜合養老服務管理平臺。依托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和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建設綜合養老服務管理平臺,在承擔兜底保障職能基礎上,拓展和強化服務示范、行業指導、應急救助、資源協調等綜合功能,統籌推動縣域養老服務資源高效利用。省級、市級養老機構要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增強對縣級綜合養老服務管理平臺的技術支持、示范引領、人才培養作用,促進區域聯動。
貫通協調居家社區機構三類養老服務形態方面,《意見》提到,根據服務對象和設施條件,因地制宜推進養老機構分類改革,調整完善供給結構。兜底保障型養老機構主要收住特困老年人和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普惠支持型養老機構面向全體老年人開放,由設區的市級政府制定支持辦法,加強收費引導管理;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實行充分競爭、優質優價,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另外,《意見》提到,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在做好兜底保障基礎上,向社會開放空余床位,擴大普惠養老服務,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和績效激勵制度。鼓勵社會力量新建或改擴建養老服務設施,支持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擴大優質機構養老服務供給。
構建養老服務事業產業發展三方協同機制方面,《意見》提到,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各類經營主體按市場化原則積極參與養老服務,完善社會化運營機制和扶持政策落實評價機制,推動養老服務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推動國有資本參與發展養老服務,完善分類考核評價。鼓勵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盤活閑置資產開展養老服務,實行委托運營的,按穩定經營預期原則確定租期;運營方有較大投入的,租期可適當延長。鼓勵外商投資國內養老服務產業并享受國民待遇。
強化有力有效的養老服務要素保障方面,《意見》提到,各地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大對養老服務支持力度。按照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有關原則,加強基本養老服務經費保障。中央預算內投資積極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意見》還提到,大力發展養老金融。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滿足養老服務機構信貸融資需求。加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對養老服務小微企業貸款擔保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拓展養老服務信托業務,推廣包含長期護理責任、健康管理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