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發改委印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的通知。其中提到,有關部門要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國就業公共服務平臺,健全全國統一的社保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完善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
此外,指引特別提到,各地區不得在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方面設置影響人才流動的政策性障礙,促進人才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分析師表示,盡管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60%以上,但流動人口進入城市后,市民化過程相對滯后。能夠讓這部分人在工作和居住地參與社會保險,享受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對于統一大市場建設至關重要。
2024年7月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到,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2023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16%,十年間提升了12.43個百分點。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也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過程,當前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8.3%,低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長遠來看,伴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村人口轉城鎮市民的空間依然很大。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馮奎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提到,我國是人口流動大國,允許流動人口在就業地參保,社會保障體系才能稱為高效、公平、普惠。
他指出,我國有2億多農民工,大量農民工在多個城市之間變換工作,工作的連續性差,這一針對性措施有助于農民工實現靈活就業。這個措施還將幫助農業轉移人口在所就業城市獲得公平的就業與社會保障,建立起對所就業城市的歸屬感、安全感,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色水平極為重要的一項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