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IPO節奏似有改善趨勢。
2024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北交所、滬主板和創業板又受理了8家企業,其中北交所受理了6家。
Choice金融終端顯示,2024年市場IPO受理共77家,較2023年全年受理696家數量減少了近90%。其中北交所占了66家,滬主板2家、深主板1家、科創板6家和創業板2家。申報進度方面,北交所有1家企業撤材料和1家企業掛牌上市。
三地交易所中,IPO受理數量最多的北交所66家,與2023年的158家相比,接近“腰斬”。
上交所和深交所2024年全年IPO受理數量均降至個位數,分別為8家和3家,為注冊制實施以來極為罕見的情況。相比之下,2023年滬深交易所分別受理了超過200家IPO企業。
界面新聞統計發現,2024年IPO融資收緊是主基調,IPO受理家數處于“寒流期”,在受理節奏方面也與往年有很大不同。
2024年1月、3月,市場IPO受理家數分別為1家,均為北交所。6月出現“井噴”現象,整月共受理30家。9月1家,11月4家,12月IPO受理39家。值得注意的是,2月、4月、5月、7月、8月、10月,全年共占半數時間市場無IPO受理。
根據過往IPO申報經驗,申報高峰通常出現在6月,3月、9月和12月也會有小幅增長。然而,2024年12月三地交易所受理的IPO家數較6月(30家)顯著增加,這種情況十分少見。
從近期IPO數據來看,似有回暖信號。整體來看,6月以來有所提速,9月24日起進一步加快,國慶假期后提速更為明顯。“隨著強監管系列新規陸續落地,A股資本市場‘1+N’政策框架越發清晰,展望2025年,IPO審核及發行節奏有望逐步常態化?!笔袌龆辔煌缎腥耸款A計。
漸進式提速,具體應保持何種速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指出,“隨著宏觀經濟趨穩,市場信心逐漸回暖,加上監管層對市場亂象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以及IPO審核流程的進一步優化,IPO市場有望分階段、有節奏地進入復蘇期,包括客觀評估和把關企業質量基礎上,逐步新增IPO新增受理數量?!?/span>
華北一大型券商資深保代告訴界面新聞,“在上市企業數量管控方面,建議通過“新上市企業家數減去退市企業家數”計算差值,使其維持在每年100至200家的合理區間。在IPO受理節奏上,前期可穩定在每月受理5至10家,隨著市場發展動態調整,后期可依據實際情況將受理數量提升至每月10至15家或10至20家?!?/span>
“應秉持嚴控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彼^續表示,“對于疑似存在問題之企業,需審慎核查后再行決定是否放行。寧可放慢短期節奏,也絕不容許低質量企業及問題企業蒙混入市?!?/span>
她進一步對界面新聞表示,“根據現有情況,無論處于新獲受理、過會、注冊還是上市階段,IPO進程持續推進的擬IPO企業均展現出‘過硬’的質量,多數遠超現有上市標準。”
例如,科創板新秀拉普拉斯(688726.SH)于10月29日上市。該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是光伏電池片核心工藝設備及解決方案領域的硬科技企業。其近年業績頗為亮眼,2022年起扭虧為盈,盈利能力持續提升。2021年時,拉普拉斯尚且虧損0.57億元,2022年凈利潤已經達到1.19億元,2023年更是以高達254.62%的同比增速實現凈利潤4.22億元;2024年1-9月,其凈利潤已經達到5.79億元,同比增速達291.27%。
在IPO申報放緩、審核趨嚴的背景下,保薦機構的撤否率較2023年同期顯著上升。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共有62家券商撤回項目。
2024年,IPO保薦數量排名前十的券商依次為:中信證券(92家)、中信建投(64家)、海通證券(51家)、民生證券(47家)、中金公司(47家)、華泰聯合證券(42家)、國金證券(40家)、國泰君安(39家)、招商證券(30家)、廣發證券(20家)。
"歷經十余月分批清退,擬IPO企業質量顯著提升。目前在審項目質地普遍過硬,預計后續撤否數量將持續減少。"中部地區一投行負責人指出。
展望2025年,IPO市場會如何發展?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湯哲輝表示,“2025年A股IPO活動預計整體平穩,有改善跡象,逐步實現IPO發行節奏常態化。資本市場資源要素將繼續向‘新質生產力’集聚。此外,國務院等部門在2024年分別發布文件,支持符合條件的新材料、大數據相關行業企業上市,相關行業IPO有望增多?!?/span>
中信證券A股市場2025年投資策略報告測算,2025年IPO節奏保持相對平穩,預計2025全年IPO數量在200家左右,首發募資總額在13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