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2022年吸收合并河南省3家城商行后,中原銀行(1216.HK)晉身“萬億資產俱樂部”,成為城商行里的佼佼者。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原銀行總資產1.36萬億元。
然而,近年來中原銀行的股權頻頻出現在拍賣市場,近期阿里司法拍賣又上線了11筆關于中原銀行股權拍賣的信息,涉及約11.06億股股權,約占中原銀行3.03%的股份,拍賣日期為1月22日。
根據鵬信資產出具的評估報告,以2024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上述中原銀行股權市場價值為10.62億元,而該筆股權總起拍價約7.43億元,相當于打了七折。
中原銀行成立至今已經十年,但此前在股權拍賣市場頻繁遭遇流拍事件,一方面與股價較為低迷有關;截至1月3日收盤,中原銀行股價為0.3港元/股,總市值僅109.65億港元。另一方面,近年來該行業績承壓,不過2024年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小幅上升。
基于此,中原銀行巨量規模的股權拍賣,最終誰來接盤,值得關注。
11億股股權拍賣申請人是廣州農商行,債務人背后牽出新財富集團實控人
根據阿里司法拍賣網信息,中原銀行此次被拍賣的11筆股權,涉及10家企業。
其中,南陽市進財鋼材經銷有限公司、鄭州拓邦建材有限公司、鄭州大方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懷來縣子宇貿易有限公司、河南領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鄭州孜孜商貿有限公司、開封市蘭尉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封蘭尉高速”)、鄭州東初商貿有限公司、河南坤元商貿有限公司共9家企業,所持中原銀行股份由原平頂山銀行股權折股而來;河南海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海菱實業”)由原洛陽銀行股權折股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10家企業與河南新財富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財富集團”)實控人呂奕關系匪淺。
據許昌市公安的通報,2011年以來,以呂奕為首的犯罪團伙通過河南新財富集團等公司,以關聯持股、交叉持股、增資擴股、操控銀行高管等手段,實際控制數家村鎮銀行,通過內外勾結、利用第三方平臺以及資金掮客等吸收公眾資金,以虛構貸款等方式非法轉移資金,涉嫌多項嚴重犯罪。根據“財新”報道,此案涉及金額約400億元,波及客戶40多萬人。
而據“第一財經”報道,呂奕身后的呂氏家族,最初主要從事家電流通生意,開封蘭尉高速背后的實控人,正是以呂奕為首的呂氏家族;河南海菱實業亦是呂奕實際控制的公司。
此外,根據中國執行信息網披露的信息,依據(2022)粵01民初2312號,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令河南江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向廣州農商銀行(1551.HK)償付本金17.27億元以及利息,多名自然人及企業共同列為被告,需向原告廣州農商銀行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而呂奕與此次中原銀行股權拍賣涉及的8家企業均在列。呂奕因為全部未履行,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圖源:中國執行信息網
根據鵬信資產出具的評估報告,此次中原銀行被拍賣的11.06億股股權,申請執行人也是廣州農商行,以2024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此次股權評估價值為10.62億元,而這11筆股權起拍價合計約為7.43億元,相當于打了七折。
其中河南海菱實業持股估值最高,達到2.7億元,以1.89億元起拍,其次是開封蘭尉高速、河南坤元商貿有限公司持股估值分別為1.93億元、1.05億元,分別以1.35億元、0.74億元起拍。
不過,這10家企業持有的中原銀行11.06億股股權,均已在2022年被廣州中級人民法院凍結。
此外,上述10家公司持有的股權,除南陽市進財鋼材經銷有限公司、鄭州拓邦建材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權外,其它8家公司持有的股權都存在質押或凍結情況,質權人或凍結的司法機關包括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鄭州市金水區法院、華鑫國際信托、四川信托、方正東亞信托等。
圖源:鵬信資產評估報告
一位關注銀行領域的專業人士分析指出,“對于存在債務糾紛或司法糾紛的企業股權不容易找到買方,除非出售方厘清債務糾紛或者獲得債權人的同意轉讓債權。而買方在收購銀行過程中不僅需要看其股權關系,也要看債務關系,以及銀行的經營狀況等因素。”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也認為,“銀行業監管嚴格,且此次拍賣涉及的股權數量較大,對潛在買家的資金實力要求較高,而繁瑣的拍賣流程也可能會制約部分潛在買家的意愿。不過,若有投資者看重中原銀行的某些獨特價值,如區域布局、客戶資源等,或存在戰略投資需求,也可能會參與競拍。”
2 股權頻現流拍尷尬
中原銀行股權拍賣遇冷,似乎已是“常態”。
2024年以來,中原銀行僅在阿里司法拍賣網就有超過20筆大額股權被拍賣,拍賣的原因包括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股東債務問題等,但大多數以流拍告終。
例如2024年12月1日,永威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威置業”)持有的中原銀行4999萬股股份于公開拍賣,以2024年10月28日為基準日,這筆股權評估值為4499萬元,每股價值0.9元,以3599萬元的底價起拍,相當于折價20%,每股價值0.72元。該筆股權流拍后,12月18日又進行二拍,最終仍然流拍。
此外,2024年11月,中原銀行2607萬股股份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占該行總股本的0.082%,轉讓底價為1.13億元。持有人為三門峽潤業電力服務公司。但截至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意向受讓方出現。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表示,“遇冷的股權拍賣,對該行的市場聲譽、融資能力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王蓬博也指出,“頻繁流拍可能會對購買方信心產生影響,讓其更加慎重,但流拍也有很多客觀因素。一般來講,區域環境、財務狀況的健康程度和業務種類是否多元化、業務增長潛力、市場份額等都是買家看重的方向。”
大額股權頻繁被拍賣與中原銀行股東陷入債務糾紛或許也有關聯。如前述企業永威置業,2005年成立于鄭州,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建材、物業、園林、商業、教育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發展的集團式房地產開發企業。
而永威置業目前債務官司纏身。自2023年9月,永威置業已被申請執行27次,被執行標的總金額高達23.71億元,申請執行人包括民生銀行鄭州分行、中建三局、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公司、河南睿家置業有限公司等。
股權結構方面,2024年半年報顯示,中原銀行前十大內資股東合計持股比例僅占22.67%,第一大內資股東持股占比為6.69%,有五位內資股東股份占比均在2%以下,股權較為分散。
另外,中原銀行在財報中提到,截至2024年6月末,其約51.61億內資股份存在質押情形,占總股本的14.12%,其中主要股東質押的內資股占比為1.15%;約8.77億內資股份被司法凍結。
不過,中原銀行今年也有一筆約2676萬股的非流通股達成了溢價拍賣。根據阿里司法拍賣平臺的公開信息,這筆股權的持有方是鶴壁市宏大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評估價約907.28萬元,起拍價約726.82萬元。
而從競買記錄來看,該筆股權進行了150次競價,最終以1025.82萬元成交,比評估價高出了118.54萬元,增幅13.07%,最終每股成交價約0.38元/股。根據競價結果確認書,拿下這筆股權的是駐馬店高新區雄偉商貿有限公司。
3 中原銀行的十年歷程
2014年12月成立的中原銀行,由河南省13家市級城市商業銀行新設合并而來。隨后僅用了三年時間,2017年7月,中原銀行在港交所上市。
到2022年,中原銀行開啟了沖刺萬億規模的合并。當年5月26日,銀保監會同意中原銀行吸收合并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焦作中旅銀行,中原銀行以284.7億元的價格收購三家城商行股東持有的所有股份,以發行代價股份的方式進行支付。
中原銀行從資產規模從剛成立之時的2000億元,至2024年已站上1.3萬億元,位列城商行第7位。不過,這家合并起來的萬億大行,也繼承了原被合并銀行的債權債務。此次中原銀行被申請拍賣的11.06億股股權,也是歷史遺留問題。
在此背景下,中原銀行的管理層也面臨著考驗。
此前,中原銀行連續兩任董事長均已“落馬”,第一任董事長竇榮興于2021年辭職,同年11月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并于2022年6月被“雙開”。
第二任董事長徐諾金2023年4月辭職,2024年7月1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中原銀行原董事長徐諾金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工作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違法發放貸款犯罪等。
此外,中原銀行還有多位高管相繼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此前中原銀行原副行長趙衛華、原副董事長魏杰、原副監事長賈繼紅等高管也相繼被查。
到2023年11月28日,中原銀行發布公告稱,選舉郭浩為董事長;同日,聘任劉凱擔任中原銀行行長。除此之外,根據中原銀行年報顯示,其余13名高管中,除了董秘任期開始時間是去年2023年12月開始的以外,其余12名任期開始時間均為2023年11月,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僅有一名副行長,有7名行長助理。
在2024年6月份發布的《2024年度財務預算報告》中,中原銀行管理層已經下調了業績預期,預計總資產1.32萬億元,上年同期為1.35萬億元;預計2024年凈利潤實現25.8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9.31%;不良貸款率則控制在2.25%以內,較2023年的2.04%也有所上升。
而從中原銀行的實際財務狀況來看,中原銀行的營收由2016年的118億元增至2023年的261.8億元,營收增加了143.8億元。但凈利潤卻與營收的高增長態勢不一致,2016年中原銀行的凈利潤為33.59億元,到了2023年的凈利潤降至32.21億元。
2024年上半年,中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39.92億元,同比增加4.41億元,增幅3.3%,實現凈利潤21.18億元,同比增加0.56億元,增幅2.7%。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08%,較上年末增長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59.59%,較上年末上漲5.53個百分點。
此外,2024年上半年,中原銀行房地產行業的貸款余額283.87億元,占中原銀行對公貸款余額的6.82%;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11.58億元,房地產不良貸款率4.08%。相比2021年,5.52億元的房地產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增長了2.1倍。
對此,王蓬博認為,“中原銀行一方面應加快不良資產處置速度,另一方面降低對高風險行業如房地產、住宿餐飲等的貸款比例,加大對新興產業、綠色金融等領域的支持,優化貸款結構。”
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上,中原銀行如何提高盈利能力,提振股價,仍是以郭浩為首的高管團隊的重要命題。你是否看好中原銀行未來發展?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