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娛價值官 星野
編輯丨美圻
“不是所有的跨年晚會都叫《最美的夜》!”
今年,B站跨年晚會再一次從“N臺混戰”中突出重圍,證明了自己依然是那個最會整活、最懂年輕人的平臺。自從2019年《最美的夜》開始,B站跨年晚會正在成為年輕人自己的《難忘今宵》,也見證了它從一個二次元平臺,成長為所有年輕人集體狂歡的樂園。
如果說過去B站《最美的夜》是為了彰顯自己對于年輕人群的影響力,如今,B站試圖通過這場晚會,向外界證明自己的商業潛力。
從一場跨年晚會看B站
2024《最美的夜》直播峰值達到3.46億,接近于B站三季度財報公布的月活數據(3.48億),意味著對外圍用戶的一次強力喚醒。晚會節目的極致混搭,證明了B站內容的包容與多元,涵蓋了80—00后年輕人幾乎所有的文化記憶,成為他們徜徉于集體懷舊情緒的“賽博舒適區”。
對于B站而言,堅持舉辦跨年晚會還有更現實的考量,那就是向品牌方和投資者展示自己的商業潛力。從今年《最美的夜》上的廣告客戶,我們能明顯感受到B站在更多行業客戶的擴展縱深,除了魔獸、守望先鋒等游戲IP,三度合作的東阿阿膠之外,首次有酒類、零食等消費品牌的投放。
如果聯想到不久前發布的《2024年嗶哩嗶哩MATES人群資產經營白皮書》,可以看出B站在爭取廣告主方面正不斷發力。
跨年晚會上,B站去年的游戲“黑馬”《三國:謀定天下》(以下簡稱《三謀》)也驚喜亮相,三季度游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4%,《三謀》無疑是最大功臣,也讓“二游”折戟的B站游戲終于有了翻身的希望。
通過一臺晚會,我們就看到了B站的用戶黏性、商業化野心,以及游戲業務重回舞臺中央。當然,要全面盤點B站2024年的整體表現,還需要在這臺晚會之外尋找更多的線索。
對于B站而言,2024年向外界傳遞出的最積極信號,無疑是上市6年首次盈利。如果參考2023年一季度首次盈利,之后屢創新高的快手,B站似乎也將走上正向增長的快車道。不過,此次盈利除了降本增效的“瘦身術”之外,主要源于游戲爆款這樣的“短期因素”,能否持續還要看《三謀》在對手發力之后能否穩住流水,以及第二個游戲爆款何時出現。
放棄成為下一個抖音,B站如何走自己的路?
在首次盈利的光鮮成績之外,用戶數據更能反映B站的基本面。三季度B站月活用戶達到3.48億,創下歷史新高,但離陳睿定下的4億目標仍有不小的差距。日活用戶1.07億,同比僅增長4.4%。相比之下,抖音日活已經突破7億,快手三季度日活突破4億,B站在日活剛破1億之后就出現了增長放緩。
還有另一個重要指標,那就是DAU/MAU比例,抖音、快手幾乎接近60%,而B站只有不到30%,這意味著B站的核心用戶群遠小于覆蓋用戶。大部分年輕用戶仍然是日常刷抖快,偶爾上B站,它和短視頻平臺之間仍然隔著一道“無形之壁”,哪怕平臺上的內容已經足夠多元,橫屏、中視頻本身就是一道“天然結界”。
2021年,B站一度“抖音化”的道路上極速狂奔,Story Mode(豎屏模式)上線一個季度DAU滲透率就達到了20%,擔負著提高廣告加載率、增加用戶使用時長的使命。有投資者甚至暢想“以Story Mode為媒介,撬動B站多年來沉淀的優質內容,完全有機會做出一個年輕人自己的 ‘抖音’”。
然而,由于違背核心用戶的使用習慣,切斷了UP主與粉絲之間的情感紐帶,豎屏模式因為“背刺用戶”遭到了集體抵制。自此,B站管理層開始變得謹小慎微,Story Mode自2023年之后不再出現在財報中。日活和用戶使用時長的增長遲緩,也意味著B站似乎放棄了追趕抖音、快手的野心。
如果聯想到小紅書也面臨著1億日活的“天花板”,就更容易理解B站在網民心中的生態位——1億核心用戶可能會天天泡在B站,有訂閱追隨的UP主,感興趣的話題內容,熱衷于在彈幕和評論區呼朋喚友,熟知各種站內新梗,但這樣的社區氛圍恰恰將更多用戶攔在門外。他們只會在有需求、有目的時才來B站,其他時候還是愿意刷短視頻打發時間。
因此,B站近幾年來不僅沒有向碎片化、快餐化方向傾斜,反而在不斷扶持知識區高質量內容,從每年的百大UP主名單就能明顯看出這一趨勢。有網友統計了2018年至今每年百大UP的分區情況,發現知識區從0崛起,自2021年開始一直穩居前兩名。這也是為何抖音、快手紛紛發力泛知識內容,卻并未對B站造成沖擊——雖然開疆拓土動作遲緩,但B站沒有忘記加固護城河。
廣告、游戲、會員三足并行,B站全力沖刺商業化
當管理層接受了無法成為下一個抖快的現實,在不傷及社區氛圍的基礎上全力沖刺商業化,也就成了B站當前的主要任務。從2024年三季度財報來看,B站的營收結構正在變得更加健康,增值服務、廣告、游戲、IP衍生品及其他四大業務板塊,分別貢獻了收入的38%、29%、25%和8%,除了電商業務仍未有所起色之外,其他幾塊都實現了均衡增長,雖然比不上內循環驅動增長的抖音、快手,但比依賴會員收入的長視頻平臺更加可持續。
目前,B站2200萬大會員中超過80%都是自動續費,有著極高的用戶黏性,但這一指標恐怕很難進一步向上突破,因為向愛優騰看齊需要重金投入自制內容。
2024年3月,有UP主聲稱參加B站綜藝《奇跡煥新家》花了120萬裝修費用卻未達到理想效果。這一風波也讓媒體再次關注到B站的自制綜藝,發現始終未能走出“圈地自萌”的B站,正在逐步從自制綜藝領域撤退。試圖通過“小而美,輕而精”路線實現破圈,終究被證明“此路不通”。
2023年,豆瓣開分8.6,口碑出圈的《古相思曲》讓我們看到了B站自制劇的潛力,但也有很多人懷疑如果它不是在B站播出,是否還會受到如此高的關注。畢竟集均1000多萬的劇集在愛優騰比比皆是。2024年上線的《時光代理人》未能復制《古相思曲》的成功,在B站之外幾乎沒有激起任何水花。
在動畫市場,2023年高分國漫TOP 10榜單還是B站與騰訊視頻的大亂斗,到了2024年則幾乎是騰訊視頻的動畫在“打內戰”,B站一整年都缺乏高分爆款新作。不久前,B站發布了2025年國創動畫片單,雖然包括了 《中國奇譚2》《靈籠 第二季》等爆款IP續作,但數量比上一年片單減少了38%,在平臺降本增效的背景之下,依然很難與騰訊視頻相抗衡。
日前,以“長效增長 攻心為上”為主題,B站發布了《2024年嗶哩嗶哩MATES人群資產經營白皮書》,這也是它首次全面梳理自己在品牌營銷上的平臺優勢、人群畫像、站內資源。讓我們看到了B站夯實自身基建能力,用一套系統化打法去說服品牌方的決心。
2024年三季度,游戲、電商、數碼家電、網絡服務、汽車仍然是B站廣告收入貢獻前五名,偏愛長視頻平臺的大眾消費品牌仍未將目光轉向B站。這些品牌追求的是國民級覆蓋范圍而非精準投放,沒有全站貼片廣告的B站很難滿足,而與隨時會翻車的UP主合作也面臨潛在風險。因此,在《白皮書》中,B站展示了很多可以影響全站用戶的平臺活動,比如與MAC聯動的二次元盛會BilibiliWorld,然而品牌方可以放心投放的平臺活動畢竟有限。
另一方面,與短視頻平臺相比,B站的信息流廣告加載率上限更低,如何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同時插入更多廣告,考驗著管理方的節奏把控能力。當然,B站還可以選擇提高UP主廣告的抽成比例,不過對創作者積極性的打擊會讓它慎之又慎。無論是增加貼片廣告還是提高抽成比例,對于B站而言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注定無法像長視頻平臺一樣將廣告業務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重振游戲業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謀》的成功,不僅重振了游戲團隊的信心,也證明了B站有能力走出“舒適區”,激活站內的非二次元游戲玩家。不過,在競爭對手紛紛向“降肝減氪”策略靠攏的情況下,《三謀》能否保持差異化競爭優勢,仍然考驗著團隊的長線運營能力。
與此同時,B站也亟需下一款爆款游戲,來證明《三謀》的成功并非偶然。而相比于死磕“自研”,或許尋找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工作室,以廣撒網的方式將籌碼分散,以提供融資來換取獨家代理權,充分發揮平臺調動站內游戲玩家的運營能力,對于B站來說可能是一條更為可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