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王鵬凱 黃月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每個周六,“文化周報”向你匯總呈現最近一周國外思想界、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們關注鮑勃·迪倫深度參與傳記片《無名小輩》制作、研究發現電影殺戮內容增多引發健康問題、魯西迪《撒旦詩篇》時隔36年重返印度書店。
01 鮑勃·迪倫深度參與傳記片《無名小輩》制作
“甜茶”提莫西·查拉梅主演的鮑勃·迪倫傳記片《無名小輩》(A Complete Unknown)正在北美熱映。隨著更多訪談材料的披露,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美國傳奇民謠歌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其實深入地參與了這部電影的制作過程。
在接受《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采訪時,影片導演詹姆斯·曼高德透露,迪倫不僅花時間閱讀了劇本,還給他提供了筆記和許多想法,以及“影片歌曲的可提升之處”。當被問及迪倫是否會看這部電影時,曼高德表示:“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我理解他的為難,我是否會想看一部電影,其中某個人扮演我,并表演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這會讓人感到愉快還是奇怪?”

同時,影片的制片人彼得·詹森(Peter Jaysen)近期在一檔播客節目中談到,迪倫甚至與曼高德一起圍讀劇本。“他(迪倫)和曼高德有過多次會面,有一次他們坐在那里把整個劇本大聲讀了一遍,曼高德負責讀所有的角色臺詞和舞臺指示,而迪倫只朗讀他自己的臺詞。”詹森補充說道,“整個過程中,迪倫都坐在那里,在劇本上寫筆記,與曼高德的最后一次會面結束時,他在劇本上簽名,并說,‘愿上帝保佑’(Go with God)。”
去年七月曼高德接受《滾石》雜志采訪,講述了這部電影與迪倫本人的合作緣起。他從未計劃過與迪倫見面,是迪倫在讀完劇本后主動提出的會面。他回憶起與迪倫的初次會面,迪倫問他這部電影講的是什么,他回答:“它是關于一個人在明尼蘇達感到窒息(choking to death),于是離開所有家人和朋友,到一個全新的地方重新塑造自己,結交新朋友,建立新家庭,取得巨大成功,又開始感到窒息,并再次逃離。”迪倫聽完后微笑著說:“我喜歡這個。”

對于兩人會面的具體內容,以及那份帶有迪倫注釋的劇本,導演曼高德始終守口如瓶。片中飾演迪倫的查拉梅曾告訴媒體:“我求他(曼高德)讓我看一下,但他從來不會給我。”
圍繞影片細節的真實性有許多討論,迪倫本人的參與更是突出了這一問題。他向來反感所謂的“迪倫學家”對自己的生平進行事無巨細的考據,并樂于模糊和扭曲事實,他的回憶錄《編年史》就是部分虛構的,他此前與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合作紀錄片《滾雷巡演》時也加入了虛構元素。因此有人開玩笑說:“既然我們知道迪倫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參與其中,我們就知道這部電影不可能那么真實。”事實也確實如此,據透露,迪倫堅持在影片中加入了至少一個完全虛構的情節,具體是哪處情節,同樣被曼高德嚴格保密。
《無名小輩》改編自美國音樂人埃利加·沃爾德的《迪倫要插電》(Dylan Goes Electric)一書,影片聚焦于迪倫1961-1965年的早期經歷,講述了迪倫從家鄉明尼蘇達抵達紐約,在民謠界嶄露頭角,以及他在1965年登上新港音樂節,備受爭議地背起電吉他表演,自此改變流行樂史。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名取自迪倫的經典名曲《像一顆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這一表述也呼應了迪倫早年的漂泊經歷,樂評人馬世芳這樣分析:“‘滾石’出現在藍調、鄉村歌謠里,幾乎都和流連漂浪的意象連結,迪倫唱的也是這層意思——石頭若無外力推動,是不會滾的。環境變動讓它不得不滾,而且怎么滾、滾到哪都不是自己可以決定。既然人生注定漂浪,能夠改變的就只有主觀意志了。”
02 研究發現電影殺戮內容增多引發健康問題
日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里,電影中有關謀殺或殺害的內容發生著雖小但顯著的增長,研究人員認為,這表明電影中的暴力行為正在增加,這一趨勢可能會給成人和兒童帶來更多健康問題。
在過去,銀幕中的暴力是否會對觀眾產生影響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話題。有研究支持暴力會擴散傳導的觀點,認為年輕人在觀看電視和游戲中的暴力內容后會變得更具攻擊性,接觸此類媒介的兒童則會變得更加反社會,情緒更加痛苦。但也有研究者指出,暴力行為與暴力游戲之間的任何正相關聯系都是微乎其微的,真正決定現實攻擊行為的是觀眾自身已有的暴力傾向。
針對這一爭議,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團隊使用字幕網站OpenSubtitles.org上的數據,對1970-2020年間制作的166,534部英語電影的對話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接近7%的電影對話包含以kill(殺害)或murder(謀殺)為詞根的動詞。這只是一個極為保守的估算,因為研究團隊排除了這些動詞用于疑問句、否定句或被動語態的情況,同時他們也沒有納入其它與暴力相關的動詞,例如shoot(射擊)或stab(刺、捅)。

該團隊隨后計算了每部電影包含以上詞根的動詞占比,并取每年的平均值,發現盡管這些謀殺式動詞在電影中的出現比例隨時間波動,但總體上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男女角色都是如此。1970年代初期,所有電影類型和角色中出現含kill或murder詞根的比例為0.21%,到2020年,這一比例上升到了0.37%。該團隊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與此前的工作相一致,即自1950年來,熱門電影中的槍支暴力行為增加了超過一倍。
該項研究的負責人、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學教授布拉德·布什曼(Brad Bushman)表示:“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增長不僅發生在犯罪類型中——這是可以預料的,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暴力的——也發生在非犯罪類型中。”其中,男性角色在這兩類電影中使用謀殺式動詞的頻率均有所增長,而女性角色的增長只出現在非犯罪片中。
布什曼對這一結果表示擔憂,“我們知道,接觸暴力媒介會帶來許多有害影響,它不僅會增加攻擊行為,還會使人們對他人的痛苦和苦難感到麻木、遲鈍。”因此,該團隊呼吁推動“有意識消費(mindful consumption)和媒介素養”以保護弱勢群體,尤其是兒童。布什曼說道:“成年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但我尤其擔心兒童被暴露在媒介暴力中。”
也有人對這項研究提出批評意見。英國巴斯思巴大學教授彼得·埃切爾斯(Peter Etchells)指出,從統計電影中謀殺式動詞的數量——尤其是這種統計完全缺乏此類詞語被使用的具體語境——到泛泛而談由此引發的健康問題,這之間存在巨大的邏輯跳躍,他認為對于此類保護行動應持更謹慎的態度。
03 魯西迪《撒旦詩篇》時隔36年重返印度書店
據《衛報》報道,薩爾曼·魯西迪發表于1988年的代表作《撒旦詩篇》時隔36年重新被允許在他的故鄉印度售賣。
此次變化并非出于所謂的言論自由,而是因為相關文件的缺失。這一事件源自2019年印度公民桑迪潘·汗(Sandipan Khan)發起的訴訟,他表示,自己曾試圖在書店購買這本小說,但被告知這是非法的。然而,當他試圖尋找有關進口禁令的通知時,卻沒有在任何政府網站上看到該通知。于是,汗向德里高等法院提出這一問題,質疑進口禁令違憲。該案件被拖延數年——政府試圖追查最初的命令文件,但無濟于事——最終于2024年11月判決,政府不得不承認進口禁令“無法追蹤,故無法出具”,因此法院“除了推定此類通知不存在外別無選擇”。這意味著,印度對這部小說的進口限制事實上被取消。

禁令解除后,新德里等地的圖書商店紛紛上架《撒旦詩篇》,有經理表示,盡管售價較為高昂(1999盧比,約170人民幣),但書的銷量非常好,很快就售罄了。部分讀者對這本書的聲譽表示好奇,紛紛選擇購買,其中一名學生表示:“在書店看到它總感覺很不真實,就像看到你出生以來一直聽說的獨角獸。”
魯西迪這部魔幻現實主義小說自出版以來就飽受爭議,由于其靈感來自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活,它被指責為褻瀆神靈,伊朗最高領導人霍梅尼因此向他發出追殺令。由于在國內引發騷亂,時任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也將此書查禁。《撒旦詩篇》此次重新上架顯然也引起了一些穆斯林組織的憤怒,他們呼吁恢復禁令,認為這部小說“侮辱”了伊斯蘭信仰,并威脅到一個穆斯林占人口14%的國家的社會和諧,“沒有穆斯林能夠容忍在書店的貨架上看到這本充滿仇恨的書。”
出生于印度的魯西迪始終堅稱他的小說并不包含任何冒犯或褻瀆伊斯蘭教的內容,而是對宗教、移民和身份議題的完全虛構的探索。在禁令解除后,該書的出版商印度企鵝蘭登書屋主編瑪納斯·蘇布拉馬尼亞姆(Manasi Subramaniam)在社交媒體上引用魯西迪的話:“‘語言就是勇氣:構思一個想法,說出來,并將它實現的能力’,終于,薩爾曼·魯西迪的《撒旦詩篇》被允許在印度銷售了。”
參考資料:
https://www.rollingstone.com/tv-movies/tv-movie-features/bob-dylan-biopic-james-mangold-exclusive-trailer-1235065964/
https://www.nme.com/news/film/bob-dylan-insisted-on-putting-one-totally-made-up-fact-into-biopic-a-complete-unknown-hes-such-a-troublemaker-3813783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24/dec/30/rise-in-talk-about-killing-in-films-raises-health-concerns-researchers-say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4/dec/26/salman-rushdie-satanic-verses-india-bookshops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4/nov/08/indian-import-ban-salman-rushdie-satanic-verses-lifted-official-order-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