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豬養殖戶的養殖場多在偏遠鄉村,急需購買飼料時資金壓力比較大,卻沒有抵押物來貸款。浙商銀行針對我們的情況專門推出了‘浙商飼料貸’,憑信用就可以貸到款,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 成都某頭部養豬企業的下游養殖戶感慨道。
這是浙商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投放,全面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專項行動中的一個鮮活案例。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相關部署,浙商銀行第一時間召開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部署推動會議,建立覆蓋總、分、支行三級的專班機制,并制定了詳盡的工作方案和操作手冊,通過全行動員、全面部署、全力落實,切實引導信貸資金快速直達基層小微企業。
在“千企萬戶大走訪”專項行動中,浙商銀行積極發揮“金融顧問”專業優勢,為小微企業“問診把脈”,提供綜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工作機制推出兩個月以來,截至2024年12月末,浙商銀行已向推薦清單內經營主體累計發放貸款超380億元,實現信貸資金對小微企業的精準滴灌。
直達基層,“千企萬戶大走訪”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觸達面
作為“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重要一環,“千企萬戶大走訪”一端連著企業,一端連著政府和金融機構。浙商銀行以“走千企訪萬戶,深耕普惠金融路”為主題,迅速開展走訪行動。該行各分支機構主動對接政府和監管部門,深入園區、專業市場、街道、商會、鄉村等地,了解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融資需求,并結合“浙銀善標”體系,評判和支持企業合理的融資需求,促進信貸資金直達基層。
在北京順義嘉德工廠科創園區,浙商銀行北京分行金融顧問團隊實地探訪后,為入園企業提供涵蓋“小微科創貸”“標準廠房貸”“專精特新貸”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針對初創科技企業難以通過傳統模式從銀行獲得足夠貸款的難題,該行形成“行研、客戶、渠道、隊伍、風控”五位一體的科創金融標準服務模式,搭建科創金融生態圈,積極與政府管理部門、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投資機構、協會、園區、核心企業等溝通合作,擴大科創型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成為企業成長好伙伴。

在走訪對接過程中,浙商銀行充分發揮“金融顧問”制度優勢,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專業優勢提供針對性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推動金融回歸初心本源,讓小微企業感受到陪伴式服務。
精準對接,場景金融服務特色產業發展
成都生豬養殖戶為何能快速通過“浙商飼料貸”獲得信用貸款?據浙商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際上,是浙商銀行通過場景金融創造性地找到了“普惠金融大文章”的突破口。
記者了解到,成都有川糧、川豬、川茶、川菜等區域生態特色產業,浙商銀行精準對接,定制了10余個場景化集群項目,讓信貸資金直達產業生態場景內的小微企業。以生豬養殖行業為例,該行成都分行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推出的場景金融產品——“浙商飼料貸”,利用大數據評估結合養殖戶與核心企業的真實交易情況,對養殖戶提供信用貸款支持,目前已為核心企業下游養殖戶提供授信近6000萬元。

金華市漢堂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以家居類塑料制品生產銷售為主,產品遠銷東南亞、南美等地。近期,企業準備購買金華科創智谷產業園的廠房,但因前期設備投入較多,資金較為緊缺。浙商銀行金華分行金融顧問團隊在園區走訪時了解到情況,迅速為其量身定制了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不僅幫企業實現“二成首付買廠房”,并為其后續裝修提供專門資金支持,用“真金白銀”為企業解決了“成長的煩惱”。公司負責人李總表示:“廠房購買及建造的資金有了著落,我們后續生產線投資、原材料購買及生產規模擴大不用愁了。”科創智谷產業園相關負責人感嘆,浙商銀行針對園區推出的小微園區按揭貸款政策,讓入駐企業只需少量首付資金便可購置廠房,促進了園區招商工作的順利開展。
這只是浙商銀行服務工業園區的一個典型案例,特別是針對科創類企業,浙商銀行提供專屬集群服務,滿足廠房購置、廠區擴建、設備更新、融資結構優化、旺季流動性支持等需求,也推動了當地產業的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浙商銀行進一步簡化流程,持續加大對“無還本續貸”服務力度,切實緩解小微企業轉貸壓力,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例如,浙商銀行臺州分行將“無還本續貸”政策落實嵌入工作機制推進工作中,實現“全自動續貸、全自助審批、半人工干預”三類簡化服務模式,極大地減輕了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客戶經理主動對年內即將到期的小微貸款進行電話回訪,積極提供續貸服務,已成功為清單內717戶小微市場主體提供了無還本續貸服務,金額合計23.5億元,為企業資金鏈的穩定保駕護航。

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是及時雨,對激發市場活力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浙商銀行將繼續深化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堅持金融功能性為第一性,積極踐行“善本金融”,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機制,謀深做實普惠金融大文章,奮力打造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