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周報
今年9月底開始的這輪行情,除了讓老股民為之振奮,更有許多新股民跑步入場。
自2021年開始,A股已經走了長達三年多的漫漫“熊途”,而2024年開年有關A股接連失守2900點、2800點、2700點的報道,更挑動著久經沙場的老股民的神經。彼時,不少股民垂頭喪氣的在股吧里表達自己的不解和失落。
但很快,他們的心情在9月24日迎來大反轉,當天A股三大指數突然強勢大漲,短短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從2700點左右,漲到3300多點。
有老股民激動地判斷,“一次全面、深入的大牛市毫無疑問地到來了?!币粫r間,“你的股票漲了多少”成為互聯網、辦公室、餐桌間聊天的主要話題,似乎到處都彌漫著大牛市的氛圍。
A股一片飄紅的畫面,令場內投資者興奮,更讓場外投資者看到了“暴富”的希望。在一片歡欣鼓舞的氛圍中,情緒高漲、經驗為零的新股民跑步入場。
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的新股民中,有人充滿豪情,即便自己在買入第一只股票時連基本操作都不懂,還是一股腦沖進股市,并對后市充滿信心。
有人在家人的鼓勵下,拿著2萬元本金進場,試煉自己的投資心態;也有人始終心態平和,在牛市開始之初進場后,便極少打開炒股軟件。
入場時機不同、買入股票各異、投資策略和心態的差異,都是導致新股民盈虧迥異的原因。9月24日至10月8日,在A股大漲的幾個交易日里,新股民們幾乎都能獲得不錯的浮盈。
但隨后行情的調整,眾多缺乏投資經驗的新股民很快交上第一筆學費。至今3個月股市的變幻莫測,也讓新股民意識到,“股市”這兩個字背后不僅代表著機遇和可能的高收益,也意味著高風險和極大的不確定性。
選股全憑“眼緣”
手里有閑置資金,又不愿意錯過這次難得的大漲行情,是新股民Cindy著急入場的主要原因。“9月初我抱著薅羊毛的心態,用一筆閑錢買了理財,這個操作拓寬了我對投資的認知,理財不難只是不敢嘗試。9月上旬上證指數比較低,鋪天蓋地的消息說股市要大漲,加上此前理財小嘗甜頭,這堅定了我入市的決心?!盋indy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9月26日早上9點多,A股剛開盤不久,正在開車的Cindy收到朋友的消息。她隨即把車停到路邊打開炒股軟件,在朋友逐步指導下,成功買入一只股票。
在此之前,Cindy不具備任何炒股知識,沒弄明白炒股軟件入口和按鈕如何操作,不知道何為“銀轉證”,Cindy就急不可耐地開戶了。
9月24日,一系列超預期政策組合拳發布,A股三大股指放量上漲,上證指數收漲4.15%,重回2800點。
那段時間,Cindy與同事之間的話題大多圍繞炒股,打招呼的方式變成“最近買了哪只股票”“股票今日漲勢如何”,在幾乎觸手可及的財富故事中,每個人都表現得十分亢奮。
但她發現,身邊很多人都是情緒參與,一旦要用真金白銀參與到這場狂歡,大家會變得格外謹慎。
Cindy偶爾建議看似有強烈參與炒股欲望的同事:“現在的倉位確實非常低,如果有閑置資金可以嘗試買一下。”得到的回答通常是“算了吧,那點錢不夠賠的,我玩不了這種高風險的理財。”炒股多年的家人,也反對Cindy進入股市,勸她“錢還是拿在手里更踏實?!?/p>
周圍人的謹慎和家人的勸誡并未打消Cindy的熱情,她清晰記得多年前上證指數曾一度達到過6000點,“不到3000點是不是太低了?股市低迷了那么久應該也要漲了吧?”她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這讓她覺得此時是入市的好時機。此前,Cindy的全部存款都放在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產品中,每年獲得不算高的利息。
至于購買時機和如何選股,還是新股民的Cindy毫無章法:不看行業長期趨勢,也不分析公司基本面,主要看這只股票是否“合眼緣”。“我沒有能力分析公司基本面,只能盲選,通過比較個股的股價,方便計算漲跌,覺得自己能控制,就買入?!?/p>
00后新股民小菲(化名)的炒股思路與Cindy如出一轍。無論選擇開戶券商,還是選擇個股標準,都透露出一名新股民的隨意。
開戶選的客戶經理,是在社交軟件上發布相關信息中的“漂亮小姐姐”。板塊是根據朋友建議、媒體評價和炒股軟件推薦相結合,最終選擇買入華為鴻蒙概念股、半導體和金融相關股票,小菲也同樣不懂公司基本面、不看過往業績表現。
不同于Cindy的主動跑步入場,小菲進入股市或多或少有一些被動因素。9月24日,小菲通過各類新聞資訊,看到國慶假期前A股的大漲行情,但她并沒有立刻沖進股市。
不僅因為小菲對炒股一竅不通,認為這件事距離自己非常遙遠,也因為她在股市浮沉17年的父親近十年的虧損讓她認為炒股艱難,自己沒有任何獲利機會。
但在父親贊助2萬元本金、只希望她能借此鍛煉沉穩心態的鼓勵之下,10月8日,小菲進入股市,成為一名新股民。
但小菲進入股市的這天,這輪大漲已接近尾聲,10月9日,A股大幅回調,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紛紛收跌。10月11日,上證指數尾盤一度跌超3%,失守3200點。
入市當日及次日浮盈1000多元后,接下來三天她的賬戶每天都顯示浮虧超過1000元。
小菲的心情隨股市漲跌而大起大落,她也學到了投資理財第一課:踏空的焦慮比虧損更令人痛苦。
長期持有還是快進快出?
90后新股民小陳(化名),同樣不愿動用自己的儲蓄存款。他將手中資金分為定期存款、日常使用和風險更高的股票基金,其中股市的資金來源于閑置資金。
今年9月初,小陳剛剛幫助在券商工作的朋友完成開戶指標,9月24日股市大漲,小陳跑步入場。
國慶假期前的5個交易日,小陳賬戶整體浮盈約7%-8%。但進入10月,他所持倉的股票持續下跌,11月有一只個股虧損嚴重,小陳選擇“割肉”退出。截至12月24日,他所持倉的一只地產股持倉收益率為-14%,一只科技股持倉收益率為-16.13%。
但小陳始終心態平和,一方面,在進入股市前,他已經進行了5年左右的基金投資,虧損最多時,持倉收益率達到-50%,這讓他能夠以更平常的心態面對股市的大幅波動。
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自己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即便虧損很大也不會太在意,30%左右的虧損是他為自己設定的虧損上限。
另一方面,小陳從最初選股上就更多有“撞運氣”的成分。在選股標準上,他傾向于前期曾有過高估值,后續因各種原因回歸合理估值甚至被低估的板塊,比如房地產,“如果能漲回來更好,漲不動也沒關系,這次我買入的個股每股也就只有幾塊錢,我只是碰碰運氣?!?/p>
有過購買基金經歷的小陳,更喜歡長期持有。除了先對板塊進行篩選,他也會對比各家公司的ROE(凈資產收益率)數據,判斷近兩年的漲跌趨勢??傊?,買入個股要建立在對公司的基本認知之上。
而此前從未有過投資經驗的Cindy和小菲,是短線操作思路的代表,她們表現出更強的冒險精神。對新鮮事物有濃厚興趣的新股民,雖然也意識到市場可能存在泡沫,但自己有信心可以逃頂。
在Cindy身上,這種精神格外突出。她為自己做了風險設定,一旦出現10%以上的浮虧,“毫不猶豫就撤?!彼J為自己可以控制損失,所以對炒股抱有信心?!氨热缛绻幸惶彀l現買進的個股連續幾個交易日都沒有回暖跡象,就一定要退出。”
反映在具體操作上,此前Cindy買入的一只券商股,開盤突然猛漲,短時間內個股浮盈1800元。Cindy希望自己能在更高點賣出,但很快這只股票收盤下跌,此后又回到疲軟狀態,最終她未能抓住高點退出機會。這是Cindy為期不長的炒股經歷中,最令她懊悔的一次。
不久前,Cindy在虧損較小時將這只股票清倉?!肮墒欣锏倪M或退,都是基于個人風險控制和對股票的理解?!?/p>
9月26日至今的三個月,Cindy的戰績不算輝煌——整體浮盈3%-5%。但相比感嘆“入手股票兩個月虧麻了”誓要退出A股的新股民,她已經算是幸運兒。
小菲在12月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10月她依靠2萬元本金,賺到了7200元。拿著父親贊助的2萬元,小菲繼續加倉到4萬元,但11月并未像小菲預期一樣繼續盈利,當月其賬戶產生4800元虧損。
期間,小菲從股市中取出5000元,但12月她的賬戶仍然以虧損為主。12月下旬的兩三個交易日內,小菲又產生4000元左右的虧損。而對于這期間的投資心態的變化,她不愿再多說。
真正開始炒股后,Cindy沒有花費太多時間鉆研炒股知識,對于工作忙碌的她來說,自己可以分出部分精力通過查看新聞、視頻號大V講解股市相關政策,結合網絡上學到的碎片知識,觀察自選股票和整個大盤,但這已經是她能為炒股付出的所有。
在Cindy看來,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長期持有”對于平凡人而言實在太過遙遠,“我不可能用自己的十年八年等所謂的長牛,市場信息太多紛繁雜亂,我希望要么是歷史數據,要么是專業分析,要么是對股票非常熟悉的人告訴我實實在在的東西,我根據這些炒股然后落袋為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