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12月31日復牌首日,淮河能源(600575.SH)開盤漲停后迅速回調,截至當日午盤跌6%,報4.07元/股。
12月30日晚間,淮河能源公告,公司正在籌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淮河能源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89.3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不構成重組上市,構成關聯交易。公司股票于2024年12月31日開市起復牌。
根據預案,標的公司為淮河控股下屬電力業務持股平臺,通過控股或參股形式開展火力發電業務及部分新能源發電業務,并通過下屬電廠持有一座配套煤礦。標的公司地處全國14個億噸級煤炭基地之一的兩淮礦區、6個大型煤電基地之一的淮南基地,電廠所處地周邊擁有雄厚的煤炭資源儲量,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燃煤供應充足。
標的公司在2023年實現營收100.18億元,同比增長43.67%;歸母凈利潤12.15億元,同比增長207.85%;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凈利潤分別為73.34億元、8.67億元。
淮河能源主要業務包括火力發電、售電、鐵路運輸及配煤。公司開展的火力發電業務擁有3家全資電廠,包括潘集電廠一期、顧橋電廠、潘三電廠,以及共屬同一主體的煤電聯營模式,產業實體包括田集電廠一期項目和二期項目以及配套的丁集煤礦。2023年,淮河能源核心業務為物流貿易,占比總營收的67%;電力業務占比約22%;煤炭銷售業務占比約7%;鐵路運輸業務占比約3%。
淮河能源在上述公告中稱,標的公司主營業務與上市公司高度重合。重組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火力發電業務規模將得以擴張。
萬聯證券資深投顧屈放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上市公司獲大股東旗下資產注入,在重組和并購中不會有太大阻力。上述資產收購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會上一個新臺階。另外,可能有利于公司未來聚焦推動煤電一體化的發展方向。”
Wind一致預測(180天)數據顯示,機構預計淮河能源2024年至2026年實現營收平均值分別為294.57億元、301.86億元、318.3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平均值分別為10.43億元、11.18億元、13.12億元。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淮河能源實現營收235.95億元,同比增長12.73%;實現歸母凈利潤8.42億元,同比增長25.85%。
近年來,煤電一體化已經成為傳統能源行業破局發展的一種新趨勢。機構普遍認為,煤電一體化能有效熨平煤、電周期性波動 。
月初, 煤炭巨頭陜西煤業(601225.SH) 擬156.95億元收購控股股東陜煤集團旗下電力資產陜煤電力集團; 6月,甘肅電投(000791.SZ)擬收購同在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甘肅電投常樂發電有限責任公司66.00%股權,整合發電資產;7月,華電國際(600027.SH) 擬收購控股股東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8家公司股權并募集配套資。
市場人士認為, 電力企業需要調整業務結構,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此外,幾乎全部針對淮河能源的研究報告都將燃料價格超預期上漲列入公司風險提示,此次收購火力發電資產,將提升上市公司抵御成本端漲價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