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重自營、去下沉、搞副業,酒店玩家打響“利潤保衛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重自營、去下沉、搞副業,酒店玩家打響“利潤保衛戰”

錢不好賺了,酒店玩家也不想給OTA平臺分更多傭金了。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連線Insight 王慧瑩

編輯 | 子夜

告別去年的“報復性增長”,今年酒店行業進入常態化經營。

這背后有三層含義:一是國人旅游需求回暖,酒店行業發展趨于穩定;二是經歷高基數增長后,酒店品牌業績進入理性回調階段;三是供給側調整,頭部企業加速開店。

前者穩定增長不必過多贅述,后者則直觀體現在酒店行業沒有以前那么好賺錢了。

一方面伴隨供給增多,去年一房難求的現象不再,酒店很難通過提高房價來獲得增長;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住宿品質和性價比的追求更細分,想要留住消費者還要靠精細化、差異化運營。

從頭部玩家表現看,今年三季度,一些玩家的核心經營指標都有所下滑。

這樣的現狀不由得讓行業玩家心頭一緊。但從玩家們的表現來看,這并不意味著酒店行業在走下坡路,而是進入到一個新的競爭周期。

酒店行業本就是個同質化較高的行業,新周期里,玩家們的競爭勢必上升到一個新維度。酒店品牌們需要思考,怎么在新的周期里,實現更穩健、更長期的增長。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酒店行業的特殊性在于,除了面對其他玩家的競爭,還要與OTA平臺分蛋糕。怎么在利用OTA平臺提高單量的同時,又能保證自身利潤不被侵蝕,這是個“和平共處”的問題。

此外,隨著酒店數量的增多,如何應對中低端酒店品牌價格戰激烈的現狀;面對下沉市場,怎么利用空白市場點位進行高質量規模擴張;面對更為挑剔的消費者,如何用質價比打動消費者……這些都是行業玩家不容忽視的問題。

酒店經營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的變化只是行業的一個切面。可以確定的是,只要有文旅需求在,酒店行業就有機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副業、深入下沉市場,誰都不會止步于此。

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在常態化經營的市場中,既要喝到湯,也要吃到肉。

01 常態化經營趨勢下,各家酒店今年賺錢嗎?

2024年旅游市場很熱鬧,周邊游、出境游,人們的旅游需求徹底被點燃。

據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今年前三季度,預計國內旅游人次42.9億、旅游花費4.32萬億,同比分別增長16.8%和17.1%,接近2019年峰值水平。

旅游業的熱度也傳導到關聯行業。作為人們旅行時的剛需,酒店行業經歷去年的高速復蘇期,今年進入常態化經營階段。

常態化經營,意味著供需趨于平衡。

這一年,酒店業完成了一輪供給側調整,頭部企業連鎖化趨勢加速。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我國新開業酒店2.3萬家,接近2023年全年開業門店量的59%。與此同時,很多小體量、非連鎖的酒店在壓力下加速出清或被收購。

新的形勢下,頭部品牌的表現依舊是風向標,透露著整個行業的變化和趨勢。

進入下半年,透過幾家頭部酒店集團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一個現實問題擺在酒店行業面前:利潤哪去了?

華住集團歸母凈利潤為12.73億元,是幾大集團中最高的,但同比下降了4.79%;亞朵集團的凈利潤為3.81億元,增長了45.3%,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錦江酒店的凈利潤為2.58億元,大幅下降了43.08%;首旅酒店的凈利潤為3.66億元,微降了9.54%……

數據很直觀,酒店行業賺錢沒那么容易了。再來看行業三大核心指標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ADR(日均房價)、OCC(入住率),酒店品牌們也似乎集體進入了下行期。

第三季度,華住中國的ADR為301元,去年同期為324元。在ADR的影響下,華住中國的RevPAR為256元,同比去年278元下降7.9%。同期,華住OCC為84.9%;

亞朵集團第三季度的RevPAR、ADR、OCC分別為380元、456元、80.3%,分別同比下降10.4%、7.9%、2.1%;

錦江酒店分為境內全服務型酒店和境內有限服務型酒店。第三季度,全服務型酒店RevPAR為272元,同比下降18.17%;ADR為466元,同比下降15.9%;OCC為58,5%,同比下降1.6%。

境內有限服務型酒店RevPAR為174元,同比下降8.38%;ADR為237.74元,同比下降10.5%;OCC為73.4%,同比上漲1.69%。

首旅如家集團第三季度整體RevPAR為170元,同比下降7.8%;ADR為244元,同比下降5.5%;OCC為69.7%,同比下降1.8%。

整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四大國內酒店集團核心指標同比均出現下滑。這背后,是行業的集體現狀。

根據STR的數據,截至2024年9月,中國內地酒店年累計RevPAR、 ADR和OCC分別同比下降了6%、4%和2%,平均房價連續三個季度呈現同比下降,各級別酒店表現均未達到2023年同期水平。

多項指標的下降,反映的不僅是酒店競爭的激烈程度,也透露出酒店行業正在進入新周期——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酒店供給增多、消費更加挑剔和理性,市場供大于求,酒店往往需要通過降低房價來提高入住率,酒店行業的收益關鍵正從ADR轉向OCC。

需要明確的是,這里的“降”,并不代表行情差。

經歷去年的“報復性增長”,消費者需求爆發,酒店房價普遍上漲,今年行業回落屬于正常現象,要理性看待酒店經營數據的起伏。

在行業人士看來,這是個更接近常態化的階段。華住集團向連線Insight直言,2023年在暑期和旅游旺季展現了強勁的反彈,ADR基數較高,今年三季度進入到一個正常的“回調期”,這是一個常態化水平。

華住認為,盡管RevPAR、ADR有所下降,但像華住這樣OCC相對持平,仍證明了市場需求還在,國內酒店行業仍是具有潛力的市場。華住CEO金輝在今年三季報會議上預計今年第四季度華住RevPAR仍會下滑,但下滑趨勢會有收窄。

進入新的周期下,賺到錢,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想要在保證房價穩定的同時吸引消費者入住,酒店品牌正進入新一輪比拼內功的階段。

02 打響自有會員“保衛戰”,酒店和OTA平臺如何共處?

當酒店品牌利潤下降,除了行業的供給增多,核心指標下降等因素,市場不由得想到了另一個行業:OTA平臺。

平臺在互聯網時代扮演的角色很特殊,他們是商家與用戶的橋梁,可以給商家帶來流量,也會給商家帶來壓力。尤其是當商家日子不好過時,外界對平臺的審視也就增加了幾分。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酒店品牌賺錢能力下降時,OTA平臺卻過得不錯。

從幾大OTA平臺第三季度表現看,營收利潤雙增的同時,住宿業務都功不可沒。其中,攜程住宿預訂營收同比增長22%至68億元;同程旅行的住宿預訂營收同比增長22.2%至13.78億元;飛豬也宣布,旅行社、樂園、郵輪等商家數量實現雙位數增長;美團沒有公布具體數字,但稱到店酒旅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50%。

再對比酒店行業利潤下降的現狀,似乎有些“此消彼長”的意味。

實際上,酒店品牌與OTA平臺的站位很難統一。一方面,國內酒店市場相對分散,而OTA平臺做的是集中整合的生意,擁有穩定的流量和用戶,一些酒店尤其是小品牌更需要平臺的支持,以此提高營收;另一方面,酒店品牌入駐OTA平臺需要支付傭金,議價能力弱,算上成本,酒店在OTA平臺銷售的單房收入不會太高。

進入下半年,對有規模化能力的連鎖酒店品牌而言,它們決定轉換思路,保衛自身利潤——降低OTA渠道單量占比。

例如,華住就在會員權益方面發力,希望能夠保持門店的獲客能力,優先中央渠道的客源,希望控制來自OTA的單量。

此外,國際酒店品牌萬豪集團也宣布,從今年起,不再給OTA、旅行社等第三方渠道預定的白金卡及以上會員,提供免費的酒廊、雙早、升級等會員待遇。更早之前,洲際、凱悅、希爾頓等國際酒店集團都將重點放在了自建的會員體系渠道。

不容忽視的是,酒店品牌想要吸引消費者在自營渠道下單,除了性價比外,還要給消費者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權益。據連線Insight觀察,線上提前選房、提前入住、延遲退房、積分兌房費等都是酒店會員的專屬權益。

截至今年三季度,華住會員數接近2.6億。華住向連線Insight透露,華住正在規劃會員權益和服務體系全面升級,進一步提升華住在線下場景會員的轉化和留存。同時,華住正在與吉祥航空、滴滴等出行垂類企業合作,進一步提升服務場景。

另一邊,截至2024年9月底,亞朵集團累計注冊會員數已突破8300萬。今年三季度,亞朵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積分計劃,進一步整合住宿與會員權益的整合。

今年8月,錦江集團旗下會員平臺錦江薈簽約演員胡歌作為代言人,并從視覺設計、產品功能、個性推薦、會員服務等多個維度進行創新優化。截至目前,錦江薈擁有近兩億會員。

OTA訂單占比下降、自建會員體系加快建設,一個新問題出現了:加盟商愿意嗎?

這幾年,“輕資產、重擴張”的經營模式逐漸成為酒店集團的核心策略。加盟不僅有助于酒店品牌打開市場,還有助于提高營收。以華住為例,今年三季度,華住加盟門店數量開店速度創歷史新高,自營門店關店速度創歷史單季最高。

當酒店品牌強調直銷渠道的重要性,加盟商的態度至關重要。

據36氪報道,一位酒店加盟商透露,目前OTA平臺對其所在酒店每筆訂單抽取的傭金比例約在10%-15%之間。在該加盟商看來,只要能帶來住客,酒店能滿房,支付這筆提成也“并不貴”。

如今,酒店品牌降低OTA訂單比重的任務下達,反而變成了壓力。最直接的問題在于單量變少。酒店品牌降低OTA訂單占比,無外乎就是將OTA平臺價格抬高,來確保自營會員系統預訂價格最低,但OTA平臺上有很多酒店品牌,用戶很可能因為價格實惠而選擇其他品牌。

這也意味著,酒店品牌想要調整OTA與自營的占比之前,要保證加盟商的利益,否則可能事倍功半。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OTA平臺與酒店自營渠道也并非完全對立。于酒店品牌而言,新店開拓期間,OTA平臺的流量不可或缺;于OTA平臺而言,住宿業務是平臺營收支柱,沒有酒店品牌的支持也很難增長。

更關鍵的是,OTA平臺背后是強大的數字化能力、售后服務等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酒店品牌與其自力更生,不如與OTA平臺達成合作,將一次性客人轉化為持續性客人。

實現這些的前提,是酒店品牌和OTA平臺找到雙方的平衡點。

03 去下沉、搞副業,酒店也在尋找新增長

一邊是行業進入常態化經營,一邊是重新梳理與OTA平臺的關系,酒店品牌的根本目的很明確——提振業績、尋求增長。

進入新的競爭周期,房價漲不動了,想要保持增長就需做大蛋糕。

今年三季度,各家都在加速開店,開拓市場。

其中,華住中國新開業酒店數量達774家,待開發酒店有2899家;亞朵新開業酒店140家,待開發項目732家;錦江酒店新開業酒店469家;首旅酒店新開業酒店385家,已簽約未開業和正在簽約酒店數量為1876家。

此外,華住將2024年開店指引從1800家上調至2200家,亞朵集團從360家上調至400家。

開店之余,各酒店集團也在調整酒店品牌結構,寄希望在存量市場中提升收益。比如,一些酒店開始將存量經濟型酒店轉化成中高端酒店,也就是高端化。

截至三季度末,華住中國的中高檔在營酒店數量超過800家,同比增長33%;錦江酒店中端酒店開業7866家酒店,占比近六成,甚至已超越經濟型酒店。首旅酒店方面表示,中高端酒店的房量占比繼續提升至41.4%……

除了在現有市場保持競爭力,向空白地方要增長成為酒店品牌們的共識。

數據顯示,國內三四線城市與廣闊的縣級城鎮,高品質酒店供給還存在缺口,國人品質出行網絡仍待完善。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末中國酒店連鎖化率為41%,距離發達國家60%的酒店連鎖化率仍有較大差距。

相比于市場趨于飽和的一二線城市,獲客成本高、優勢點位少,下沉市場是尚未開墾的金礦。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華住在營酒店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占比為42%,同比提升了2個百分點。待開業酒店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占比達53%,較在營酒店中的占比高出11%。四川省大竹縣、貴州省仁懷市、西藏墨脫都有華住旗下酒店的身影。

在2024環球旅訊住宿業峰會分論壇上,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表示,首旅如家大概有54%的酒店分布在三四五線市場,未來首旅如家基本上60%的酒店會是在三四五線市場。

截至今年10月,錦江酒店在三線以下城市已開業門店超過2800家,總簽約門店數超過4000家,2024年主要聚焦于存量單體酒店,并在縣城核心地段布局中端主力品牌。

國際酒店品牌萬豪將今年30%的新開酒店計劃放到三線以下城市;希爾頓今年上半年在中國拓展了眉山、靖江、鷹潭、喀什等25個全新目的地。

當玩家將觸角伸到下沉的市場,酒店建造周期長、經營淡旺季明顯、物料運輸難度大,這時候考驗的就是酒店品牌的標準化、規模化的供應鏈能力。

更重要的是,酒店門店下沉,并不意味著服務下沉。無論是高線市場,還是低線市場,消費者對質價比的追求是不變的。

在追求物美價廉這件事上,都市白領和小鎮青年并無本質差異。

和其他酒店思路不同,亞朵算是酒店行業的“異類”。很早之前,亞朵決定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同步開始探索零售業務。

今年開始,亞朵零售在財報中成為一個獨立業務單元。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亞朵零售業務GMV同比增長107.7%達5.66億元。同期,亞朵零售業務收入是酒店業務收入的約35%,占總收入比重約25.3% 。

目前,亞朵旗下的零售業務品牌主要包括“亞朵星球、薩和”。其中,火出圈的是亞朵星球的枕頭,今年8月,亞朵星球第2代深睡枕PRO上市。

亞朵做枕頭出圈的動作很絲滑。身處于亞朵酒店生態里,亞朵星球自帶一張線下渠道網,每個酒店房間都是亞朵星球枕頭的使用場景,省去了線下鋪場景的成本。此外,亞朵還將亞朵星球與會員綁定,亞朵會員入住酒店,可享受亞朵星球深睡枕PRO試睡的增值服務。

除了亞朵,其他玩家也在發展副業。首旅如家布局電商業務,推出“首免全球購”,并將如LIFE俱樂部與全球購平臺打通,會員可以使用如愿豆抵扣、兌換跨境商品的特權。

站在2024年年底,告別無序擴張、價格虛高等報復式增長后遺癥,進入常態化經營的酒店市場正變得更理性和健康,對于場上玩家而言,這無疑是個好事。

在走向供需平衡的路上,酒店品牌們要做的是用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吸引消費者。中國酒店市場從來不缺供應,缺的是高質量供應,新一輪的競爭與淘汰仍在繼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重自營、去下沉、搞副業,酒店玩家打響“利潤保衛戰”

錢不好賺了,酒店玩家也不想給OTA平臺分更多傭金了。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連線Insight 王慧瑩

編輯 | 子夜

告別去年的“報復性增長”,今年酒店行業進入常態化經營。

這背后有三層含義:一是國人旅游需求回暖,酒店行業發展趨于穩定;二是經歷高基數增長后,酒店品牌業績進入理性回調階段;三是供給側調整,頭部企業加速開店。

前者穩定增長不必過多贅述,后者則直觀體現在酒店行業沒有以前那么好賺錢了。

一方面伴隨供給增多,去年一房難求的現象不再,酒店很難通過提高房價來獲得增長;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住宿品質和性價比的追求更細分,想要留住消費者還要靠精細化、差異化運營。

從頭部玩家表現看,今年三季度,一些玩家的核心經營指標都有所下滑。

這樣的現狀不由得讓行業玩家心頭一緊。但從玩家們的表現來看,這并不意味著酒店行業在走下坡路,而是進入到一個新的競爭周期。

酒店行業本就是個同質化較高的行業,新周期里,玩家們的競爭勢必上升到一個新維度。酒店品牌們需要思考,怎么在新的周期里,實現更穩健、更長期的增長。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酒店行業的特殊性在于,除了面對其他玩家的競爭,還要與OTA平臺分蛋糕。怎么在利用OTA平臺提高單量的同時,又能保證自身利潤不被侵蝕,這是個“和平共處”的問題。

此外,隨著酒店數量的增多,如何應對中低端酒店品牌價格戰激烈的現狀;面對下沉市場,怎么利用空白市場點位進行高質量規模擴張;面對更為挑剔的消費者,如何用質價比打動消費者……這些都是行業玩家不容忽視的問題。

酒店經營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的變化只是行業的一個切面。可以確定的是,只要有文旅需求在,酒店行業就有機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副業、深入下沉市場,誰都不會止步于此。

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在常態化經營的市場中,既要喝到湯,也要吃到肉。

01 常態化經營趨勢下,各家酒店今年賺錢嗎?

2024年旅游市場很熱鬧,周邊游、出境游,人們的旅游需求徹底被點燃。

據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今年前三季度,預計國內旅游人次42.9億、旅游花費4.32萬億,同比分別增長16.8%和17.1%,接近2019年峰值水平。

旅游業的熱度也傳導到關聯行業。作為人們旅行時的剛需,酒店行業經歷去年的高速復蘇期,今年進入常態化經營階段。

常態化經營,意味著供需趨于平衡。

這一年,酒店業完成了一輪供給側調整,頭部企業連鎖化趨勢加速。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我國新開業酒店2.3萬家,接近2023年全年開業門店量的59%。與此同時,很多小體量、非連鎖的酒店在壓力下加速出清或被收購。

新的形勢下,頭部品牌的表現依舊是風向標,透露著整個行業的變化和趨勢。

進入下半年,透過幾家頭部酒店集團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一個現實問題擺在酒店行業面前:利潤哪去了?

華住集團歸母凈利潤為12.73億元,是幾大集團中最高的,但同比下降了4.79%;亞朵集團的凈利潤為3.81億元,增長了45.3%,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錦江酒店的凈利潤為2.58億元,大幅下降了43.08%;首旅酒店的凈利潤為3.66億元,微降了9.54%……

數據很直觀,酒店行業賺錢沒那么容易了。再來看行業三大核心指標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ADR(日均房價)、OCC(入住率),酒店品牌們也似乎集體進入了下行期。

第三季度,華住中國的ADR為301元,去年同期為324元。在ADR的影響下,華住中國的RevPAR為256元,同比去年278元下降7.9%。同期,華住OCC為84.9%;

亞朵集團第三季度的RevPAR、ADR、OCC分別為380元、456元、80.3%,分別同比下降10.4%、7.9%、2.1%;

錦江酒店分為境內全服務型酒店和境內有限服務型酒店。第三季度,全服務型酒店RevPAR為272元,同比下降18.17%;ADR為466元,同比下降15.9%;OCC為58,5%,同比下降1.6%。

境內有限服務型酒店RevPAR為174元,同比下降8.38%;ADR為237.74元,同比下降10.5%;OCC為73.4%,同比上漲1.69%。

首旅如家集團第三季度整體RevPAR為170元,同比下降7.8%;ADR為244元,同比下降5.5%;OCC為69.7%,同比下降1.8%。

整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四大國內酒店集團核心指標同比均出現下滑。這背后,是行業的集體現狀。

根據STR的數據,截至2024年9月,中國內地酒店年累計RevPAR、 ADR和OCC分別同比下降了6%、4%和2%,平均房價連續三個季度呈現同比下降,各級別酒店表現均未達到2023年同期水平。

多項指標的下降,反映的不僅是酒店競爭的激烈程度,也透露出酒店行業正在進入新周期——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酒店供給增多、消費更加挑剔和理性,市場供大于求,酒店往往需要通過降低房價來提高入住率,酒店行業的收益關鍵正從ADR轉向OCC。

需要明確的是,這里的“降”,并不代表行情差。

經歷去年的“報復性增長”,消費者需求爆發,酒店房價普遍上漲,今年行業回落屬于正常現象,要理性看待酒店經營數據的起伏。

在行業人士看來,這是個更接近常態化的階段。華住集團向連線Insight直言,2023年在暑期和旅游旺季展現了強勁的反彈,ADR基數較高,今年三季度進入到一個正常的“回調期”,這是一個常態化水平。

華住認為,盡管RevPAR、ADR有所下降,但像華住這樣OCC相對持平,仍證明了市場需求還在,國內酒店行業仍是具有潛力的市場。華住CEO金輝在今年三季報會議上預計今年第四季度華住RevPAR仍會下滑,但下滑趨勢會有收窄。

進入新的周期下,賺到錢,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想要在保證房價穩定的同時吸引消費者入住,酒店品牌正進入新一輪比拼內功的階段。

02 打響自有會員“保衛戰”,酒店和OTA平臺如何共處?

當酒店品牌利潤下降,除了行業的供給增多,核心指標下降等因素,市場不由得想到了另一個行業:OTA平臺。

平臺在互聯網時代扮演的角色很特殊,他們是商家與用戶的橋梁,可以給商家帶來流量,也會給商家帶來壓力。尤其是當商家日子不好過時,外界對平臺的審視也就增加了幾分。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酒店品牌賺錢能力下降時,OTA平臺卻過得不錯。

從幾大OTA平臺第三季度表現看,營收利潤雙增的同時,住宿業務都功不可沒。其中,攜程住宿預訂營收同比增長22%至68億元;同程旅行的住宿預訂營收同比增長22.2%至13.78億元;飛豬也宣布,旅行社、樂園、郵輪等商家數量實現雙位數增長;美團沒有公布具體數字,但稱到店酒旅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50%。

再對比酒店行業利潤下降的現狀,似乎有些“此消彼長”的意味。

實際上,酒店品牌與OTA平臺的站位很難統一。一方面,國內酒店市場相對分散,而OTA平臺做的是集中整合的生意,擁有穩定的流量和用戶,一些酒店尤其是小品牌更需要平臺的支持,以此提高營收;另一方面,酒店品牌入駐OTA平臺需要支付傭金,議價能力弱,算上成本,酒店在OTA平臺銷售的單房收入不會太高。

進入下半年,對有規模化能力的連鎖酒店品牌而言,它們決定轉換思路,保衛自身利潤——降低OTA渠道單量占比。

例如,華住就在會員權益方面發力,希望能夠保持門店的獲客能力,優先中央渠道的客源,希望控制來自OTA的單量。

此外,國際酒店品牌萬豪集團也宣布,從今年起,不再給OTA、旅行社等第三方渠道預定的白金卡及以上會員,提供免費的酒廊、雙早、升級等會員待遇。更早之前,洲際、凱悅、希爾頓等國際酒店集團都將重點放在了自建的會員體系渠道。

不容忽視的是,酒店品牌想要吸引消費者在自營渠道下單,除了性價比外,還要給消費者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權益。據連線Insight觀察,線上提前選房、提前入住、延遲退房、積分兌房費等都是酒店會員的專屬權益。

截至今年三季度,華住會員數接近2.6億。華住向連線Insight透露,華住正在規劃會員權益和服務體系全面升級,進一步提升華住在線下場景會員的轉化和留存。同時,華住正在與吉祥航空、滴滴等出行垂類企業合作,進一步提升服務場景。

另一邊,截至2024年9月底,亞朵集團累計注冊會員數已突破8300萬。今年三季度,亞朵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積分計劃,進一步整合住宿與會員權益的整合。

今年8月,錦江集團旗下會員平臺錦江薈簽約演員胡歌作為代言人,并從視覺設計、產品功能、個性推薦、會員服務等多個維度進行創新優化。截至目前,錦江薈擁有近兩億會員。

OTA訂單占比下降、自建會員體系加快建設,一個新問題出現了:加盟商愿意嗎?

這幾年,“輕資產、重擴張”的經營模式逐漸成為酒店集團的核心策略。加盟不僅有助于酒店品牌打開市場,還有助于提高營收。以華住為例,今年三季度,華住加盟門店數量開店速度創歷史新高,自營門店關店速度創歷史單季最高。

當酒店品牌強調直銷渠道的重要性,加盟商的態度至關重要。

據36氪報道,一位酒店加盟商透露,目前OTA平臺對其所在酒店每筆訂單抽取的傭金比例約在10%-15%之間。在該加盟商看來,只要能帶來住客,酒店能滿房,支付這筆提成也“并不貴”。

如今,酒店品牌降低OTA訂單比重的任務下達,反而變成了壓力。最直接的問題在于單量變少。酒店品牌降低OTA訂單占比,無外乎就是將OTA平臺價格抬高,來確保自營會員系統預訂價格最低,但OTA平臺上有很多酒店品牌,用戶很可能因為價格實惠而選擇其他品牌。

這也意味著,酒店品牌想要調整OTA與自營的占比之前,要保證加盟商的利益,否則可能事倍功半。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OTA平臺與酒店自營渠道也并非完全對立。于酒店品牌而言,新店開拓期間,OTA平臺的流量不可或缺;于OTA平臺而言,住宿業務是平臺營收支柱,沒有酒店品牌的支持也很難增長。

更關鍵的是,OTA平臺背后是強大的數字化能力、售后服務等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酒店品牌與其自力更生,不如與OTA平臺達成合作,將一次性客人轉化為持續性客人。

實現這些的前提,是酒店品牌和OTA平臺找到雙方的平衡點。

03 去下沉、搞副業,酒店也在尋找新增長

一邊是行業進入常態化經營,一邊是重新梳理與OTA平臺的關系,酒店品牌的根本目的很明確——提振業績、尋求增長。

進入新的競爭周期,房價漲不動了,想要保持增長就需做大蛋糕。

今年三季度,各家都在加速開店,開拓市場。

其中,華住中國新開業酒店數量達774家,待開發酒店有2899家;亞朵新開業酒店140家,待開發項目732家;錦江酒店新開業酒店469家;首旅酒店新開業酒店385家,已簽約未開業和正在簽約酒店數量為1876家。

此外,華住將2024年開店指引從1800家上調至2200家,亞朵集團從360家上調至400家。

開店之余,各酒店集團也在調整酒店品牌結構,寄希望在存量市場中提升收益。比如,一些酒店開始將存量經濟型酒店轉化成中高端酒店,也就是高端化。

截至三季度末,華住中國的中高檔在營酒店數量超過800家,同比增長33%;錦江酒店中端酒店開業7866家酒店,占比近六成,甚至已超越經濟型酒店。首旅酒店方面表示,中高端酒店的房量占比繼續提升至41.4%……

除了在現有市場保持競爭力,向空白地方要增長成為酒店品牌們的共識。

數據顯示,國內三四線城市與廣闊的縣級城鎮,高品質酒店供給還存在缺口,國人品質出行網絡仍待完善。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末中國酒店連鎖化率為41%,距離發達國家60%的酒店連鎖化率仍有較大差距。

相比于市場趨于飽和的一二線城市,獲客成本高、優勢點位少,下沉市場是尚未開墾的金礦。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華住在營酒店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占比為42%,同比提升了2個百分點。待開業酒店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占比達53%,較在營酒店中的占比高出11%。四川省大竹縣、貴州省仁懷市、西藏墨脫都有華住旗下酒店的身影。

在2024環球旅訊住宿業峰會分論壇上,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表示,首旅如家大概有54%的酒店分布在三四五線市場,未來首旅如家基本上60%的酒店會是在三四五線市場。

截至今年10月,錦江酒店在三線以下城市已開業門店超過2800家,總簽約門店數超過4000家,2024年主要聚焦于存量單體酒店,并在縣城核心地段布局中端主力品牌。

國際酒店品牌萬豪將今年30%的新開酒店計劃放到三線以下城市;希爾頓今年上半年在中國拓展了眉山、靖江、鷹潭、喀什等25個全新目的地。

當玩家將觸角伸到下沉的市場,酒店建造周期長、經營淡旺季明顯、物料運輸難度大,這時候考驗的就是酒店品牌的標準化、規模化的供應鏈能力。

更重要的是,酒店門店下沉,并不意味著服務下沉。無論是高線市場,還是低線市場,消費者對質價比的追求是不變的。

在追求物美價廉這件事上,都市白領和小鎮青年并無本質差異。

和其他酒店思路不同,亞朵算是酒店行業的“異類”。很早之前,亞朵決定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同步開始探索零售業務。

今年開始,亞朵零售在財報中成為一個獨立業務單元。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亞朵零售業務GMV同比增長107.7%達5.66億元。同期,亞朵零售業務收入是酒店業務收入的約35%,占總收入比重約25.3% 。

目前,亞朵旗下的零售業務品牌主要包括“亞朵星球、薩和”。其中,火出圈的是亞朵星球的枕頭,今年8月,亞朵星球第2代深睡枕PRO上市。

亞朵做枕頭出圈的動作很絲滑。身處于亞朵酒店生態里,亞朵星球自帶一張線下渠道網,每個酒店房間都是亞朵星球枕頭的使用場景,省去了線下鋪場景的成本。此外,亞朵還將亞朵星球與會員綁定,亞朵會員入住酒店,可享受亞朵星球深睡枕PRO試睡的增值服務。

除了亞朵,其他玩家也在發展副業。首旅如家布局電商業務,推出“首免全球購”,并將如LIFE俱樂部與全球購平臺打通,會員可以使用如愿豆抵扣、兌換跨境商品的特權。

站在2024年年底,告別無序擴張、價格虛高等報復式增長后遺癥,進入常態化經營的酒店市場正變得更理性和健康,對于場上玩家而言,這無疑是個好事。

在走向供需平衡的路上,酒店品牌們要做的是用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吸引消費者。中國酒店市場從來不缺供應,缺的是高質量供應,新一輪的競爭與淘汰仍在繼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瑞丽市| 长汀县| 东方市| 通化县| 湟中县| 体育| 定西市| 夏邑县| 宜宾县| 贡嘎县| 伊吾县| 灵台县| 青铜峡市| 华容县| 宜宾市| 柞水县| 临夏县| 莆田市| 光泽县| 石台县| 南靖县| 枞阳县| 肥东县| 江源县| 天柱县| 确山县| 松阳县| 勐海县| 凌云县| 廉江市| 鹤壁市| 新蔡县| 迁西县| 托克逊县| 丁青县| 萨嘎县| 新沂市| 延吉市| 康保县|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