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戈振偉
界面新聞編輯|林騰
“我們從2023年11月就開始持續盈利,在整個行業還不太好的情況下,我們的盈利還在保持增長。” 近日,堅果投影CEO李樹森在深圳南山總部接受界面新聞的專訪時表示。這也是自2023年下半年堅果投影原創始人之一退出公司經營以來,公司高管首次接受對外露面。
堅果投影是國內投影的頭部品牌,2011年,堅果投影在深圳創立,先后斬獲多輪融資,2022年及2023年連續2年上榜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據其披露估值到達100億元。
但公司的一紙董事會聲明,瞬間把堅果投影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2023年9月,堅果投影的《董事會函件》聲稱,公司創始人胡震宇“因身體原因,辭任公司董事長職務,仍擔任董事”。外界對其的解讀是,創始人被董事會踢出局了。
接著,堅果投影質疑聲四起,經銷商、供應商、銀行等紛紛投來不信任票,高管團隊也有人陸續離開,用李樹森的話形容:“一個公司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我們短期內都遇見了。”
胡震宇辭任之后,堅果投影在董事會授權下建立經營管理委員會(EMT)會議制度,李樹森被任命為董事長、法人兼CEO,向公司董事會負責。
內憂外患之下,李樹森重新思考堅果投影的定位,“搞明白我們自己到底是誰”,然后把公司所有的業務戰略、產品戰略、人才戰略都與之相匹配,并推行了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效果立竿見影,堅果投影自2023年11月開始穩定盈利,一直持續至今。
李樹森于2022年3月加入堅果投影,此前他在華為工作了17年,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二份工作。李樹森坦言,他來堅果的初衷是想把它做上市,來了之后又發現,眼里不能只盯著上市,否則很多動作會變形,“只要踏踏實實把公司做好,登錄資本市場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事實上,落在李樹森身上的擔子并不輕。智能硬件看似風光的背后,其實冷暖自知。堅果投影自成立后,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截至2023年底,總共虧損近20億,多輪融資投資人的錢幾乎損失殆盡,這意味著堅果投影必須自己“造血”,活下來成為公司的第一要務。
“我們不在乎自己變成第一還是第二,我們首先要確保活下來,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好。”
如今的堅果,已經走出了連續虧損的泥潭,實現自我造血。“特別是從整個行業看,根據公開信息,連友商極米科技(前三季度)都虧錢了,我們還能夠逆勢盈利,這真的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注:極米科技最新的財報顯示,極米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4033萬。)
在技術路線上,以極米為代表的投影廠商走的是LED路線,堅果則堅持走三色激光路線,二者在2023年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技術路線之爭。
李樹森認為,堅果想要超越極米,只能通過不同的技術路線,來實現換道超車。
2023年,堅果投影已經實現中國家用激光中長焦投影市場份額第一。根據洛圖科技公開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家用激光投影(含激光電視)市場出貨量為59.3萬臺,同比2022年增長35.5%,其中堅果投影占據53%的份額。
“我們在2024年上半年,已經實現了全球家用中長焦激光投影出貨量份額的第一。”李樹森補充道。
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國產廠商(包括極米)都選擇加入了三色激光的技術陣營。
事實上,李樹森也樂于見到這樣的行業競爭,“只有不斷地競爭,才會不斷地創新,從而進一步促進行業的持續發展。”
以下為專訪內容,刊發時有所編輯:
Q:你能對去年的創始人出局事件做一個回應嗎?
A:胡總(胡震宇,堅果創始人)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創業者,非常拼命的那種人,他之前在上海也創立了一家公司,那家公司因為種種原因經營得不夠理想,然后他自己的身體又出了一些問題,所以和董事會協商,想先休息一段時間,把堅果的日常經營交給管理團隊,每個人在不同時期可能都會有不同規劃。
Q:當時那個事對堅果有什么影響?
A:去年那個事對我們影響還是很大的,但實際上又不僅僅是因為胡總這個事,還有很多,包括去年整個經濟形勢不太好,整個行業也在下滑。一些友商看到我們壓力大,也采取了比較激進的競爭策略。另外,一些負面信息出來后,很多經銷商聽傳言說我們要被競爭對手收購,都不想進貨了,很多供應鏈廠家對我們也沒有了信心,以前本來有一個月的賬期,當時也是催我們盡快付款,這對我們的資金流造成壓力。同時,銀行那邊也很擔心,尤其是知道我們的創始人胡總被限高后,續貸也不可能了。還有,公司管理團隊也出現震蕩,一些高管離開了。
總之,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公司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我們短時間內都遇見了。但是,我們從去年11月就開始盈利,一直持續到現在。在整個行業還不太好的情況下,我們的盈利還在保持增長。
Q:為什么在短時間內危機集中爆發的情況下,你們還能夠扭轉頹勢,實現持續盈利?
A:我們為什么能夠做到?其實我們內部也在討論這個事情,因為這肯定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我們公司從2011年成立到去年總共虧損了近20個億,去年虧了1.5個億。總結下來,我們首先是找準了定位,搞明白了我們自己到底是誰。我們是電子制造行業或智能硬件行業的,這塊行業純利潤率超過10個點的鳳毛麟角,然后在里面我們又選了智能家用投影這個更苦的品類,產品的核心部件如芯片和激光器都是采自國外廠商,其實大部分利潤都貢獻給他們了。
找準定位后,我們公司所有的戰略,經營策略都要跟定位匹配。比如績效考核,以前考核以增長居多,收入規模居多,現在考核的是利潤提高,賺錢活下來。我們不在乎自己變成第一還是第二,我們首先要確保活下來,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好。公司不再把自己單純定位為一個互聯網企業,我們的首要使命是給光大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智能投影硬件;我們壓縮了推廣費用,也精簡了人員結構(大概從500人減到400人)。
總之,我們控制了自己的欲望,從產品策略上,從經營戰略上聚焦。我們聚焦中高端,在中高端激光投影領域,我們已經是全球第一。所以有時候你不要把超越誰作為目標,自己踏實走好每一步,慢慢你會發現已經走了很遠了。
Q:總結起來就是降本增效。
A:對,降本增效和聚焦,從后面的結果來看,我們的收入規模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有所增加,雖然僅是個位數增加,但放在行業中來看,已經不錯了。同時,我們毛利率也提升了很多。
Q:你們現在的股東構成是怎樣的?
A:公司歷經多輪融資,股東結構較為復雜,目前有40+個股東,根據公司治理架構及法律法規,公司涉及所有大的政策方針、策略都要去董事會討論。
公司目前單一的最大股東股東還是胡震宇先生。而由于公司股權較為分散,當前公司很多決策需要基本取得公司全體股東的一致意見,股東層面決策效率并不高。好在隨著公司經營層面的好轉,全體股東的意見更容易統一了。畢竟他們都投了真金白銀,肯定希望公司越來越好。
Q:那還挺不容易的。
A:是真的挺不容易,但有些股東其實并不理解其中的難度,因為他們是一個財務投資,沒有經營過公司,不理解把一個虧損了那么多年的公司做到盈利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特別是從整個行業看,連行業老大都虧錢了,我們還能夠逆勢盈利,這真的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Q:你們投資方的錢還在嗎?
A:由于此前公司的花錢效率不高,導致歷次投資人對公司的增資款于2023年8月前基本耗費殆盡。
鑒于公司較為復雜的情況,在2023年下半年的背景下,我們實質很難再進一步獲取股權或債券融資。所以我們只能靠自己活下來。我們做了很多極限假設,假設沒有任何貸款,沒有任何融資,沒有任何資金進來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夠活下來。就像我們以前在華為會做Plan B,如果美國極限打壓,情況會怎么樣?我們要確保在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夠活下來。
Q:有IPO的可能嗎?
A:說實話,為什么我會從華為到堅果,就是覺得大概能把這個公司做到IPO,這是我的最終目標。但其實來到公司之后,我發現不能以IPO為目標,那樣的話很多動作就會變形,你只要踏踏實實把公司做好,上市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整體上,我覺得我們明年會更好,算是拐點。我們將會同投資人及各位董事,持續關注資本市場動態。
Q:投影行業有幾條不同的技術路線,你們為什么選激光?
A:我2022年3月剛來公司的時候,包括胡總在內的很多股東董事都問我,你什么時候能超越極米?我覺得超越極米不是不可能的事,為什么這樣說?雖然當時極米40多億的的收入規模差不多是我們的三倍,但主要收入可能就靠兩三款爆品,其中有一款爆品賣了十幾個億。所以,我們和極米看似差距大,但實際可能就是兩款爆品的差距。
接下來就是怎么超越的問題,通常的思路有兩種:一是在營銷上買流量,加大推廣,但我覺得這條路不通,因為極米上市后比我們更有錢,我們拼子彈肯定拼不過人家;另外就是在產品上超越,當時大家都是做LED光源,在這條賽道上,我們分析過后,發現幾乎沒法超越,所以只能換個賽道,在新技術的情況下,看看能不能超越人家,所以我們選擇了激光。
Q:激光這個新技術到底新在哪里?
A:投影發展這么多年,真正核心的就三塊:光源,顯示芯片和鏡頭,芯片和鏡頭其實都沒啥變化的空間,唯一可能變化的就是光源。光源這塊,比LED更好的是激光里的三色激光,所以我們就堅定地去做了。
2022年,我們第一次做激光(產品),當時承擔了很大壓力,質疑聲四起,但我們堅持下來,到年底終于把新產品推出,新品出來后,基本上就迅速占領了市場,也占領了消費者心智,大家都覺得三色激光云臺投影就是堅果。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相當于一戰扭轉了消費者心智,也扭轉了行業對我們的看法,奠定了我們在激光投影里面的領先地位。
Q:在你的考量范圍中,投影的未來想象空間到底有多大?
A:我認為投影至少會吃掉電視很大一塊市場,而不僅僅是家里的第二塊屏,甚至都可能是第一塊屏。以前大家總覺得電視是剛需,實際上大屏的娛樂設備才是剛需,只是以前投影技術不行或者相關的設備很貴、很專業,只有電視能滿足,所以大家誤認為電視是剛需。而現在除了電視之外,智能投影也可以,白天也可以看投影(亮度上足夠),而且在大屏顯示上,投影的價格更具優勢。此外,投影的可移動性,適應的場景更多,更具沉浸感,這些都是電視不具備的優點。電視現在每年出貨量為三四千萬臺,投影只要能替代三分之一就足夠了。
Q:你覺得投影還要多久可以完全替代電視?以及如何看待當下行業的激烈競爭?
A:我覺得2~3年問題不大,現在很多電視廠商也在做投影,而且隨著國產零部件的替代,中高端投影的價格也會越來越便宜。至于競爭,這很正常,哪個行業都有競爭,特別是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很卷,這個沒辦法。我之前在華為工作17年,不也是一步步競爭出來的?現在的電動車競爭,夠慘烈吧?還有之前的手機。我覺得只有不斷地競爭,才能促進行業的持續發展,但凡沒有競爭的行業,服務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