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澤然
2024年中國車市價格戰持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連續多個月超過五成,自主品牌的份額也不斷創下新高,小米SU7等國產爆款車型點燃消費者熱情,流量和銷量居高不下。
2025年,汽車行業的競爭焦點或從價格戰逐漸轉向技術和品牌的深層次競爭,汽車公司的每一次出牌都顯得至關重要。界面新聞根據企業官方信息和網絡公開資料,整理出10款關注度高且代表未來方向的車型,或許其中的一款將成為2025年車市“頂流”。

小米YU7:珠玉在前
首款車型小米SU7上市后的火爆成績給了雷軍更大的信心,小米汽車選擇在2025年之前完成第二款車型YU7的公開亮相。

從車型風格上,外觀神似法拉利Purosangue的造型,使其從目前同級別車型普遍進行的特斯拉Model Y“模仿大賽”中脫穎而出。外界普遍推測YU7將會繼續延續此前SU7車型的運動取向,而且在銷量上可能更勝一籌。

目前,小米汽車的二期工廠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小米SU7因太過火爆而面臨漫長交付周期的問題,是否會在小米YU7上重現,是外界關注和擔憂的焦點。

尊界S800:從底層邏輯上挑戰傳統超豪華概念
無論余承東此前的言論招致多少議論,汽車公司一旦捆綁華為就能獲得市場關注,并帶來銷量增長,已成為近兩年來汽車行業的普遍共識。具體到尊界S800這款車型,超百萬元的售價可能讓華為面臨新的考驗。

和小米YU7類似,江淮和華為合作的尊界搶在2025年之前完成首次公開亮相。余承東此前曾表示該車檔次遠超邁巴赫及勞斯萊斯,但未曾透露除星空頂和可能交付時即搭載L3級別自動駕駛之外的更多產品力信息。

從目前放出的消息看,尊界的主要亮點在于華為新平臺與L3級自動駕駛技術,以及智能駕駛、座艙和域控的融合。與傳統依賴強大馬力內燃機和定制服務的豪華品牌如賓利、勞斯萊斯不同,尊界通過電動化解決方案嘗試重新定義市場對豪華的認知,面對電機帶來的動力廉價化挑戰,其市場表現將是對新豪華定義的重要檢驗。

特斯拉改款Model Y:銷冠將迎來中期改款
從產品周期上看,2021年元旦開啟中國市場交付,2023年10月小幅更新,實際車輛周期已經走過4年的Model Y,在姊妹車型Model 3完成中期改款后,也迎來了中期改款的節點。

特斯拉在2024年更加偏向守成,市場上期待已久的廉價車型未能亮相,而且旗下的S、X和Y車型也未有顯著更新,顯示出一定的市場疲態。

Robotaxi機器人的亮相成為了特斯拉在2024年少有的亮點之一,預計Model Y也將受益于此。但需要注意的是,單靠智能駕駛技術可能不足以長期抵御競爭對手的挑戰。這也讓外界對特斯拉內部銷冠將如何自我提升有重大期待。

小鵬G01(代號):走向主流
從價格探底的小鵬MONA M03,到轉向舒適、大空間及強智駕的小鵬P7+,這兩款車型可以看出以智駕功能作為標簽的小鵬汽車正在走向更加主流的市場。

隨著市場對增程車型需求的迅速增長,小鵬汽車也緊跟潮流,即將推出其首款增程車型——小鵬G01。這款基于G9原型開發的中大型+級6座SUV,標志著小鵬在智能駕駛技術之外,向更加主流且具備廣泛市場吸引力的產品領域擴展。

小鵬G01預計將進一步貼合中國市場消費者對于寬敞空間的偏好,同時避免此前G9 SUV車型市場接受度不足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升品牌在中高端SUV市場的競爭力。

蔚來螢火蟲:押注精品小車
作為頭部新勢力中為數不多虧損擴大的公司,在面對持續壓力之際,蔚來汽車在2024年底推出第三品牌螢火蟲,同名車型預售價定為14.88萬元,新車旨在參與Smart和MINI等車型所處的精品小車細分市場競爭。
螢火蟲車型的設計中融入了一些頗具討論性的元素,如其前臉的三點式燈組,這種外觀設計立即成為熱議的焦點。盡管面臨市場的質疑,蔚來創始人李斌對這款車的市場潛力持樂觀態度,他認為螢火蟲將擴大高端小車市場的邊界。有望成為“比MINI更Smart,比Smart更MINI”的產品。

螢火蟲重點市場瞄準海外,特別是歐洲,該市場小型車年銷售量約為400萬輛。李斌認為,螢火蟲在全球小型車市場中具有顯著的增長潛力,可能成為蔚來扭轉目前財務困境的關鍵。

理想M系列:再次追求純電理想
盡管首款純電車型理想MEGA的銷量未達預期,但此后推出的理想L6卻成為了銷量冠軍。面對2025年,理想汽車計劃推出新的純電車型序列M7、M8及M9,這些車型將在時隔一年之后開始經受市場更加嚴格的審視。
有業界分析稱,理想新一代純電車型或將繼續強調在盡可能降低風阻的同時,最大化車內空間的設計理念。理想在舒適性和智能化方面有較強的技術積累,M車系預計將提供新的駕乘體驗。此外,計劃擴展的快充網絡也有望幫助M車系進一步實現產品的市場差異化。

外界也將持續對理想汽車未來純電產品的表現和市場接受度保持高度關注,看它如何找到真正理想的平衡點。

騰勢雙門跑車:比亞迪在跑車領域的進一步探索
在北京車展上首次亮相的方程豹跑車,尤其是其開頂式Speedster規格,因其精致設計而收獲廣泛贊譽。這款車在風格上借鑒了包括SLR Stirling Moss在內的多款經典車型的設計元素,但并未出現直接模仿的跡象,顯示出獨到的創新性。
有消息指出,比亞迪旗下原計劃作為方程豹品牌的SUPER 9量產版本的新跑車,現已歸屬于騰勢汽車。預計新車將提供硬頂和敞篷兩種版本,并計劃在2025年上海車展上正式亮相。

比亞迪仍在進一步探索高端市場和一些小眾車型。從專注越野的方程豹到豪華品牌騰勢,不僅符合騰勢的品牌調性,也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市場定位。騰勢汽車目前的主力車型D9隨著更多MPV競品的加入,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新跑車的加入和此前仰望U9的誕生意義相近,旨在助力騰勢品牌在市場中實現差異化。

奔馳AMG 純電車型:軸向磁通電機首次應用
梅賽德斯-AMG計劃于2025年推出其首款獨立電動車,這款高性能電動車將成為自2013年SLS Electric Drive以來,AMG首款完全電動化車型,并可能取代當前的AMG-GT四門版。新車將基于全新的AMG.EA平臺,預計在性能上超越現有的AMG-GT四門版。
盡管梅賽德斯對新車的具體參數保持沉默,但有消息稱,這款電動車的動力系統將提供高達843馬力和1,400牛·米的扭矩,可能會搭載更強大的電動平臺。新車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梅賽德斯Vision AMG概念車,預計將融合流線型車身和獨特燈光設計。

此外,AMG還將在2025年推出一款電動SUV,該車與四門GT共享平臺,采用全新的電池技術和軸流電機,后者相比傳統徑向電機提供更高功率密度。該SUV目前正在瑞典進行冬季測試,預計將在轎車之后不久發布。

保時捷Boxster / Cayman EV:電動運動車也要在重量與動力之間找到平衡
在2024年業績下滑后,保時捷將重心轉向其擅長的跑車領域,計劃推出電動版的入門跑車Boxster和Cayman。和911類似,新車將延續與911相似的,偏向效能而非單純疊加馬力及電池容量的方式來研發高性能跑車。
保時捷研發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賽車運動的經驗將幫助品牌在電動跑車的設計中實現能效和駕駛動態的平衡。他指出,電動汽車也需要通過節能提升續航和降低成本,正如在賽車中追求更高效率一樣。

預計新款電動Boxster和Cayman將提供后輪驅動和全輪驅動版本,功率輸出超過500 馬力。與傳統電動車不同,電池將被布置在車輛的傳統燃油發動機位置,以優化重量分配和轉向響應。盡管如此,保時捷仍面臨如何平衡電動跑車的需求與品牌一貫的駕駛樂趣之間的挑戰。預計新車的推出可能會略有延遲,但品牌的目標是在電動化進程中保持其跑車的駕駛魅力。

寶馬M3 EV:寶馬最標志性的車型轉向電動
BMW的電動轉型最終也滲透到了品牌最為標志性的車型M3。外界消息顯示新的Neue Klasse EV平臺或將使這款電動版M3配備800伏V電力系統,電池容量介于75.0至150.0kWh之間。此外,另有消息指出頂級版本預計將擁有高達1341馬力的輸出功率,而基礎型號也將提供約700馬力。

據悉,BMW M3 EV計劃在2025年晚些時候跟隨其基礎的3系電動車型后進行首次亮相,并在隨后的時間里正式上市銷售。寶馬目前尚未透露這款新車的具體定價細節,但考慮到當前燃油版M3的定價結構,新款電動M3的價格預計將面對主要來自中國的汽車制造商的激烈競爭,這意味著寶馬需要在其傳統優勢領域的駕駛性能之外,進一步提升產品智能化等領域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