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次沖擊港股IPO失敗之后,綠茶集團近日又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據了解,綠茶集團已是資本市場??停啻螞_擊過港交所。早在2021年3月,綠茶集團就遞交了第一次上市申請,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不過由于招股書中出現財務數據單位錯誤等疏漏,上市申請自動失效。同年10月,綠茶集團再次遞交上市申請,并在2022年3月披露了通過上市聆訊的招股書,但最終申請材料再次失效。
2022年4月,綠茶集團第三次遞交招股書,并于三天之后通過聆訊,不過申請材料最后還是以失效告終,第三次沖擊失敗。
2024年6月,綠茶集團選擇第四次沖擊港交所,未能通過港交所的聆訊,還是沒能登錄資本市場。不過在7月二次遞表的同行兼競爭對手小菜園成功上市,讓綠茶集團看到了新的希望。
公開資料顯示,綠茶集團以餐飲連鎖經營為核心,其前身是2004年成立于于杭州西子湖畔茶園中的“綠茶青年旅舍”。2008年,綠茶集團成立了第一家“綠茶餐廳”龍井總店,經過16年的發展壯大,如今綠茶餐廳已經遍布全國120多個城市。
招股書顯示,2021 年至 2023 年,綠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22.93 億元、23.75 億元和 35.89 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38 億元、0.25億元和3.03億元。
2024 年前三季度,綠茶的營業收入為29.20 億元,同比增長7%;經調整凈利潤為2.92 億元,同比增長11%。盡管2022年凈利潤有所下滑,但在2023年卻實現反彈,并且2024年前三季度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招股書顯示,疫情防控結束線下餐飲消費場景恢復后,公司在加速開店。2021-2023年,綠茶餐廳分別凈增門店56家、40家、84家。2024年年初至9月30日,又凈增門店75家。
按照計劃,綠茶餐廳計劃于2024年、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分別開設120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廳,擴張步伐十分明顯。
根據招股書更新的數據,公司最新餐廳數量增至461家。
值得注意的是,綠茶餐廳雖然在營收方面保持了一定的增長,但其人均、翻臺等經營數據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綠茶餐廳的翻臺率分別為3.23次、2.81次、3.30次以及3.05次。
綠茶集團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的餐廳表現整體有所倒退,主要由于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行為普遍改變,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在綠茶集團第4次沖擊港交所的過程中,證監會要求綠茶公司補充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材料,包括股權架構、股東情況、股權激勵、大額分紅、合規經營等5方面補充材料。
在合規經營方面,綠茶餐廳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預制菜占比情況收進行了問詢。證監會要求綠茶餐廳說明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違規被處罰情形及整改情況,同時要求其說明食品供應鏈具體模式和預制菜占比。
據了解,綠茶餐廳曾多次陷入食品安全問題,被多家媒體探查報道。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綠茶餐廳石家莊店、合肥店先后曝出后廚人員偷吃客人菜品、熟食放在垃圾桶上等食品安全問題。
此后在2021年12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發現,綠茶廣州白云第一分公司制售的綠茶蔥香烤雞,被檢出大腸埃希氏菌不符合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2023年11月,杭州上城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監督抽檢顯示,綠茶杭州上城分公司的大青椒噻蟲胺檢測值高于標準值。
招股書顯示,綠茶餐廳計劃在浙江省內建立自營中央食材加工設施,預計于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施工、2026年第二季度完工,設計總建筑面積約2.45萬平方米。中央食材加工廠將主要用于生產預處理肉制品、烘焙面包、清洗加工食材。
在食品安全上,截至到12月26日,天貓投訴顯示,綠茶餐廳商家主頁投訴有189條投訴量,其中79條已回復,70條已完成。消費者投訴綠茶餐廳主要集中在“衛生管控差、吃出異物、飯菜不干凈、服務態度差”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