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源Sight 安然
一個“蛇皮袋”制霸奢侈品轉售市場。
近日,二手奢侈品電商Rebag發布了奢侈品轉售指數年度報告“The 2024 Clair Report”。
報告顯示,來自法國的高端箱包品牌Goyard(高雅德/戈雅)以104%的保值率首次擊敗愛馬仕,成為2024年個人奢侈品市場保值率最高的品牌。
在Rebag迄今發布的五版年度報告中,前四次冠軍得主均是愛馬仕。以高稀缺性高溢價著稱的愛馬仕,在奢侈品轉售市場上經常處于一包難求的斷層式領先地位。如今,被坊間戲稱“狗牙”的Goyard,幾乎可以說憑借一己之力把愛馬仕拉下神壇。
但是,老牌奢牌實力仍在。根據Clair Report,愛馬仕的Sellier柏金包仍是2024年最出色的投資產品,保值率同比增長52%至250%,創今年最高漲幅;香奈兒和LV品牌的保值率分別為92%、88%,超過85%,被列入報告劃定的“獨角獸”行列。
除此之外,近年來以“千金大小姐風”“靜奢風”等在奢品界打開缺口的Miu Miu和The Row等,也榜上有名。盡管同屬小眾個性品牌,但與Goyard不同的是,這些選手背后還有Prada集團、香奈兒家族和歐萊雅繼承人等財團撐腰。
不得不說的是,近年因個性化突圍的小眾奢侈品牌不少,但許多都半路熄火。身處其中又勢單力薄的Goyard,如何避免成為轉瞬即黯的流星,仍需思索。
隱形愛馬仕
Goyard一舉奪魁,其實在許多人意料之中。
根據Rebag2023年發布的Clair Report,Goyard當時的溢價幅度就高于LV和香奈兒,僅次于愛馬仕。盡管對大眾來說,Goyard的存在或顯得陌生,但在時尚名流廣場,其實際馳騁已久。
已故的香奈兒藝術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是Goyard的頭號粉絲,其旅行箱包都由Goyard定制,連愛寵Choupette的餐具也由Goyard包辦。
難怪時尚圈傳言,卡爾用香奈兒征服了世界,而Goyard卻征服了卡爾。
國內Goyard頭號粉絲的稱號可以頒給天后王菲。不同色系大小的Saint Louis單肩包,她一背就是近二十年,成為國內許多消費者認識Goyard的第一個窗口。
再如美國超??隙梗↘endall Jenner)、說唱歌手Kanye West、網球冠軍鄭欽文等,無數名人為其傾倒。
在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上,Goyard熱度也居高不下。據源Sight了解,一只中古Goyard藍色保齡球手提包可叫價約12萬元;Goyard的中古Plumet信封包、hobo包、Saint Louis包等,二奢報價也達10萬元左右,有些熱門款仍供不應求。
與之相比的是,LV一只當季新款的SUNSET老花手袋,官價在2萬元左右,與Goyard招牌Saint Louis包型相似的Neverfull Inside Out系列手袋,均價也在2萬元左右。
愛馬仕的Etriviere購物包官價2萬元左右,與Goyard Saint Louis的帆布加牛皮用料相似、包型相似的Steeple系列,均價在4萬元左右。
由于銷售火爆,今年以來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大吐苦水,稱購買“狗牙”竟然還要配貨。一番痛訴后,有熱心網友在評論區支招——其實“只要再加個定制手繪服務”,就能更快拿包。
但是“心急拔不了便宜牙”,僅是添加一個小小的彩繪圖案,買主心心念念的Goyard包就要再拔高幾千塊的預算。
在保值榜單上超過愛馬仕之前,某種程度上,Goyard的待遇與愛馬仕已相差無幾。
萬人迷、萬人雷
與其他奢牌相比,或許“反差感”是Goyard突出重圍的關鍵詞。
首先是其神秘低調的做派。
在營銷上,Goyard略顯“高冷”,品牌基本不做大型宣傳活動、不與明星直接合作、沒有官方線上銷售渠道;官方網站也不會顯示產品定價,如果要了解產品價格或專柜在售情況,需要填寫申請表等待回復;最終達成交易基本也要在線下進行。
其次,不同于大部分奢侈品牌公開的有跡可循的工藝用料,Goyard主要采用的Goyardine,盡管眾人皆知是以亞麻和棉為主要成分的涂層帆布,但由于是“家族祖傳技藝”,仍未有人揭開其確切制作方法的神秘面紗。
另一邊,在Goyard低調做品牌的同時,Goyard包袋的設計卻顯得出乎意料的張揚。
受到運送木材時的浮排啟發,Goyard包袋紋路由無數小點堆積而成;象征河流上木材相互纏結、由三個V形紋拼成的Y字圖案,則組成令不少人追捧,又令一部分人難以理解的密密麻麻的“蛇皮紋”。
在醒目的滿屏Y字交織下,Goyard掌門人讓·米歇爾·西諾爾斯又決定摒棄傳統單調的黑色帆布,引入11種新色調。其中,軟質單品采用紅色、橙色、黃色、綠色、天藍色、海軍藍、酒紅色、灰色和白色,硬質單品用金色和銀色。
這種極具辨識度的醒目外觀與平價材質,讓不少消費者對此奢侈品望而卻步,有人將其戲稱為“蛇皮袋”,有人怒斥其為“垃圾袋”:
“好像蛇皮袋,軟啪啪的,幾個扁扁的堆在一起,我還以為是超市購物袋”“最煩這個包,看著密集恐懼癥都要犯了,愛馬仕起碼還正常一點”“丑得像垃圾袋,可是為啥要花一萬多買垃圾袋”……
盡管爭議紛繁,但Goyard就是堅持鮮明的設計不動搖。
高調做包、低調做牌的Goyard切中不少消費者對于奢牌在大眾潮流與低調小眾中度量平衡、尋求認同的需求,順勢搶占消費者注意力,脫穎而出。
不過,真正讓其抓牢消費者心智的,最終還是品牌對于產品稀缺度的調控和異于其他奢侈品的實用性。
在強調完全手工制作產量有限的條件下,除了對線上購買增加限制,Goyard也在全球范圍內的門店數量進行嚴格控制,確保產品在市場上的稀缺性。
官網資料顯示,Goyard在全球有25個專柜點。據多家媒體則報道,目前Goyard在全球22座城市共開設有超過30家門店,中國市場占據9席。
與之相比,目前愛馬仕在全球有超過300家門店;截至今年11月,LV在中國大陸有52家門店,僅上海門店就有7家。
此外,輕便、易打理的高實用性也是Goyard俘獲眾多消費者芳心的秘訣。
不同于其他需要細心呵護、虔誠供養的其他奢侈包包,Goyard顯得極其耐磋磨。打工人十幾寸的筆記本電腦、寶媽寶爸出行必帶的尿不濕、留子不能一刻分離的老干媽……所有大小雜亂的零碎物件通通一只包搞定。
“有容乃大”的同時,因防水帆布材質,Goyard也比其他包包更輕便好打理,有的甚至可以隨手團起塞進衣袋收于無形,出行隨性無負擔。
爆火之后的煩惱
實用又小眾有格調,Goyard的席卷似乎順理成章。但在另一些人看來,處在爆發期的Goyard或許也有其他煩惱。
一方面是,滿大街的高仿讓人防不勝防,Goyard的小眾吸引力逐漸降低;另一方面,雖然在與嬌貴的奢侈品競爭時,Goyard的實用指數高漲,但與其他更平價品牌的包袋對比時,其質量和實用性優勢依然不算大。
在消費降級趨勢日益凸顯的當下,為了Goyard的輕便實用而來的消費者容易滑向更平價的品牌。
在社交平臺上,例如瓏驤、三宅一生等品牌的包包經常被拿來與Goyard作對比。
它們具有相似的包型、一定辨識度的設計,但運用尼龍等材質進行制作,實用耐磨性更強,價格也更具性價比。如瓏驤托特包,基本在900-6000元左右;三宅一生熱門單肩包,基本在1000-3000元左右,與Goyard動輒上萬幾萬一只包袋相比,無疑更具有誘惑力。
對獨立小眾的Goyard來說,在小眾吸引力逐漸削弱的同時,獨立品牌的身份也給自己當下的發展帶來不便。
與Goyard同時上榜的、在近年闖出一定聲量的小眾品牌,還有Miu Miu和The Row,不過Miu Miu作為Prada的親閨女,有直系資源不斷補充,保證品牌在產品創新和品牌營銷上的活力。
主打奢華極簡的The Row,由童星出身的Mary-Kate Olsen、Ashley Olsen兩姐妹創立。今年9月,據彭博社報道,香奈兒所有者Wertheimer家族和歐萊雅繼承人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聯合其他投資者收購The Row的少數股份,交易估值高達10億美元(約合70億元人民幣)。
勢單力薄的Goyard身處其中,除了走穩神秘低調的反差路線,似乎暫時無計可施。
但從比利時皮具品牌Delvaux和法國包袋品牌Moynat的表現來看,這一招或許也難言長久。
同樣走低調路線,Delvaux、Moynat也幾乎不做大規模營銷,包袋同樣因強調工藝維持較低的產量。但是,僅憑一定神秘感與稀缺感的營造,時間一長容易讓消費者產生厭倦。
這些曾經被視為有機會比肩愛馬仕、LV的小眾低調品牌,在大火后也逐漸顯出頹勢。
2023年下半年以來,Delvaux在北京接連關閉門店。其中,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門店是其進入內地市場后開設的首家旗艦店,但據多家媒體報道,2021年該店的面積已經收縮一半,逐步讓位給LVMH旗下的奢侈珠寶品牌Chaumet。
Moynat則長時間則保持沉默,很久沒有再在市場上推出爆款手袋并布局營銷活動,逐漸淡出大眾視野。
烈火烹油下,如今的Goyard或許該花更多心思考慮如何解決成長的新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