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深夜,海爾生物發布重磅公告,海爾生物計劃通過向上海萊士全體股東發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自己的同門兄弟上海萊士,并且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海爾生物從12月23日,也就是今天起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一石激起千層浪,市場對這筆交易的關注度非常高。因為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的市值差距,不少輿論用了較為夸張、吸眼球的字眼評論這筆交易。
而相比市值,更值得關注和解決的是這筆交易的原因和邏輯。
海爾生物和上海萊士是同門兄弟,有共同的實控人海爾集團公司,同屬于海爾大健康產業“盈康一生”。海爾生物是海爾在大健康領域孵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上海萊士于今年6月18日正式被并購,進入海爾大健康板塊。
關于兩家公司的合并更準確、理性的說法,應該是同一實控人下資產的優化組合與業務融合。而且,上海萊士并入海爾后的戰略定位、業績表現都有向新向好的調整,對于擅于并購整合甚至跨國并購的海爾來說,整合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不會有文化沖突、管理矛盾、負債過高等傳統并購模式經常出現的問題。
選擇海爾生物作為交易后的存續主體,必然有它是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考量。此外,海爾生物上市后,經歷從“超低溫存儲龍頭”向“生命科學與醫療創新場景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戰略升級,擁有更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和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提供能力。關于后續發展規劃,公告也有提到,海爾生物“將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與戰略外延拓展,打造具備持續成長潛力的、植根本土并面向全球的一流綜合生物科技龍頭企業”。
因此,這次合并,更應該被關注的是海爾繼續壯大大健康產業的戰略謀局。
從成立大健康產業品牌“盈康一生”,到盈康一生旗下的3家上市公司,即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萊士,不斷地圍繞各自產業鏈進行“延鏈、強鏈、補鏈”,再到此次推動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整合,海爾大健康在不斷完善布局、向千億版圖邁進。
海爾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關注和解讀其旗下產業的戰略不能只看眼前。回到此次交易,結合公告中“打造具備持續成長潛力的、植根本土并面向全球的一流綜合生物科技龍頭企業”的表述,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的整合,應是海爾大健康產業邁向世界一流戰略籌劃中的關鍵一步。要對標國際、要進入全球范圍內競爭,必然要對旗下資產進行強強融合,而加碼壁壘高、周期長的生物科技產業,想必海爾也做好了“耐心資本”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