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氨基觀察
2023年4月26日,一紙出人意料的公告將百時美施貴寶推至聚光燈下。
公告揭示了百時美施貴寶領導權的交替:
其首席執行官Giovanni Caforio博士,在執掌公司八年后,宣布將卸任,并將領導權的接力棒傳遞給首席商業化官Chris Boerner。
這標志著Giovanni Caforio謝幕,同時,也為Chris Boerner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于百時美施貴寶來說,專利懸崖的嚴峻考驗正懸于頭頂。
為了確保平穩過渡,Caforio的辭職并非立即生效。經過精心安排的過渡期,直至2023年11月1日,Caforio才正式交出權杖,百時美施貴寶的新篇章隨之開啟。
此次領導權的更迭,不僅對百時美施貴寶自身意義重大,也牽動著眾多與其緊密合作的生物技術公司的命運。
日前,百時美施貴寶宣布,終止了與兩家生物技術公司Century Therapeutics和Immatics的細胞療法合作協議。
這不是Chris Boerner上任后首次揮劍斬斷舊約,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01 王權更替背后
對于Giovanni Caforio而言,雖非完美無瑕,但其領導仍算有成就。
在百時美施貴寶的官方聲明中,Giovanni Caforio被高度贊揚:在八年任期內主導了與Celgene的劃時代合并,推出了12款新藥,涵蓋5個治療領域的5款創新療法。公司的收入在他的領導下實現了近兩倍的增長。
他的領導還體現在微觀層面,比如培育了高績效的企業文化和一支敬業的員工隊伍。
然而,Giovanni Caforio的成績,對繼任者Chris Boerner而言,既是激勵也是壓力。在創新藥物領域,專利懸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挑戰,百時美施貴寶同樣面臨這一考驗。
公司的三大收入支柱——Revlimid、Eliquis、Opdivo,在2023年為公司帶來了260億美元的銷售額,占公司總收入的近60%。
但,這三款藥物的專利將分別在2025年、2027年和2028年到期,這無疑給公司帶來了緊迫感。
因此,2023年,百時美施貴寶成為了并購市場上最活躍的參與者之一。公司以140億美元收購Karuna,48億美元收購Mirati,以及41億美元收購RayzeBio……
同時,百時美施貴寶在引進創新藥物方面的力度也不容小覷。例如,去年12月12日,百利天恒研發的雙抗ADC藥物BL-B01D1,以83億美元的總交易額授權給百時美施貴寶。
對于新任領導者Chris Boerner來說,這些大規模的并購和引進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需要時間來整合和消化。
02 轉型成功的關鍵
2024年2月2日的財報會議上,Chris Boerner首次亮相,向市場展示了他對公司未來的深思熟慮。
在他看來,百時美施貴寶的發展路線圖是清晰明確的。盡管面臨專利懸崖和IRA(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等一系列挑戰,公司的核心產品Revlimid、Eliquis、Opdivo這三大營收支柱將繼續創造現金流,為公司的創新研發管線提供支持。
當然,管線新老交替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Chris Boerner認為,2026年將是公司面臨最大挑戰的時期,他將其視為“風險敞口最為嚴重”的關鍵節點。這一判斷的核心原因在于,IRA的影響將在2026年開始顯現。
在Chris Boerner的戰略規劃中,當前階段的首要任務是“盡可能縮短過渡期”。為實現這一目標,公司需要加快研發步伐,同時保持嚴格的成本控制。
他的核心戰略是集中資源,加速推進并提升生產力。簡而言之,這意味著要對研發管線進行細致的審查,優先投資于那些具有更高回報潛力的項目,同時擱置那些優先級較低的項目。
以收購Karuna為例,Chris Boerner認為這不僅是對資產的并購,也意味著對其運營支出的整合。公司需要集中管理運營支出,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為這些新資產的整合和發展騰出空間。
實際上,在上任之初,Chris Boerner就已經明確表示,對于表現不佳的產品如Abecma和Zeporia,百時美施貴寶正在“重新定位”并確保它們獲得“正確的資源”,以專注于“成功推出這些產品”。
在2月份的電話會議上,Chris Boerner宣布,相關的執行措施已經開始,并將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中逐步顯現效果。
目前看來,百時美施貴寶正啟動一場針對研發管線的大規模優化計劃。
03 合作管線的持續動蕩
“意外”,開始在百時美施貴寶的合作伙伴中頻繁出現。
2024年7月1日,衛材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當日,衛材宣布,其FRα ADC藥物MORAb-202被百時美施貴寶退回,此前雙方達成的價值31億美元的BD合作,突然終止。
確實,對于衛材來說,這很意外。
一方面,百時美施貴寶在該項目上的投入不菲。衛材與BMS關于MORAb-202的合作始于2021年6月。根據當時的協議,BMS向衛材支付了6.5億美元,其中2億美元作為衛材的研發費用。
另一方面,MORAb-202在熱門領域中表現出色。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FRα ADC領域的好消息接踵而至,也讓該市場成為焦點。衛材也一直認為,MORAb-202并不存在FIC藥物的缺點。一方面,MORAb-202對FRα表達低于50%的患者也有效,另一方面也沒有眼毒性的問題。
也正因此,在退貨發生后,衛材表示,仍將以高優先級推進研發。
不過,對于百時美施貴寶來說,或許也情有可原。從ASCO公布的數據來看,間質性肺病/肺炎仍是MORAb-202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后續即便上市,仍有可能競爭力有限,或許得不償失。
在“保持損益紀律”的方針下,MORAb-202成為了可以及時止損的資產。
緊接著,百時美施貴寶在8月份,又退貨了Agenus的TIGIT/CD96雙抗等管線,2億美元打了水漂。
最新的退貨,百時美施貴寶仍然損失不小,例如其與細胞療法企業Immatics的合作,一開始雖然只投入了7500萬美元的首付款,但后續多輪追加總投入已經達到3億美元。
對于百時美施貴寶來說,在面對“盡可能縮短轉型過渡期”的訴求下,核心看中未來:對于管線的要求以及后續的投入考慮,也會越來越多,止損反而可能變得沒那么重要,畢竟都是過去式了。
那么,下一個被退貨的,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