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達財經 肖灑
編輯 | 深海
12月20日,被稱為“徽酒老三”口子窖報收于39.38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累計下跌9.63%。而拉長時間來看,口子窖股價較高點下跌39.43元,市值蒸發236.58億元。
在業績方面,今年10月28日,口子窖發布2024年三季度,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62億元,同比下降1.89%;歸母凈利潤13.11億元,同比下降2.81%。
這也是2021年以來,口子窖三季報首次出現營收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在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下滑超過兩成,歸母凈利潤下滑近三成。
對于業績下滑,口子窖并未在財報中給出原因。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雷達財經,口子窖這幾年的整體發展都比較平淡,尤其在2024年之后整個白酒市場步入相對內卷的高競爭態勢后,口子窖在安徽省內受到古井、迎駕的打壓,下滑是必然的;在外區市場,也受到全國其他名優白酒的擠壓。
產品端,在朱丹蓬看來,口子窖中高端產品沒有太大的亮眼舉措,在中檔中低端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增量機會。
經營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口子窖的中高檔白酒均出現銷售下滑,僅有低檔白酒實現增長,但這部分收入規模尚小。
在業績下滑的情況下,也使得口子窖想要實現“年內約70億元的短期增長目標,以及3年達成‘百億口子’”的長期目標變得更加不易。
三季度凈利潤驟降27.72%
10月28日盤后,口子窖發布2024年三季度報告。
報告顯示,今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62億元,同比下降1.89%;歸母凈利潤13.11億元,同比下降2.81%;扣非凈利潤12.66億元,同比下降4.8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58億元,同比下降13.96%。
各項經營指標下滑,主要受三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降所致。具體而言,第三季度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1.95億元,同比下降22.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2億元,同比下降27.7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37億元,同比下降32.34%。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尚處于增長轉態,今年1-6月公司實現營收31.66億元,同比增長8.7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49億元,同比增長11.91%。
此前,口子窖《2024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指出,根據發展規劃,2024年度公司預算營業收入70.35億元,比2023年度增長18%。以此計算,如要完成全年營收目標,公司在第四季度需要完成接近27億元的銷售任務。
此外在2024年初,口子窖制定了未來3年發展目標,即:市場升級,實現銷量翻番,盡快達成“百億口子”目標;結構升級,將兼系列打造成戰略大單品,中高端產品占比大幅提升;品牌升級:引領兼香品類做大做強,成為“中國兼香高端白酒第一品牌”。
但在機構分析師看來,高檔產品承壓,恰好是公司三季度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華泰證券研報認為,公司注重渠道庫存管理及價格體系的穩定,今年二季度新產品兼8在淮北和合肥市場鋪貨,三季度加速在安徽全省導入,但受外部環境影響高檔產品承壓,老產品有所下滑,故前三季度公司業績整體有所承壓。
分產品來看,公司次高端以上產品面臨增長壓力,大眾價位產品表現相對更好。根據公司披露的經營數據,今年1-9月口子窖的高檔白酒產品實現營收41.12億元,同比下滑3.09%;中檔白酒產品實現營收4881.47萬元,同比下滑27.36%;低檔白酒產品實現營收9089萬元,同比增長44.47%。
產品結構的下行也導致公司毛利率下滑,根據華泰證券上述研報測算,前三季度口子窖的毛利率下降至74.8%,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減少5.9個百分點至71.9%。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雷達財經,口子窖近幾年的整體發展都比較平淡,尤其在2024年之后整個白酒市場步入相對內卷的高競爭態勢后,口子窖在安徽省內受到古井、迎駕的打壓,下滑是必然的;在外區市場,也受到全國其他名優白酒的擠壓。
朱丹蓬認為,產品端,口子窖中高端產品沒有太大的亮眼舉措,在中檔中低端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增量機會。
在中國獨立酒評人肖竹青看來,口子窖也面臨著多方面的增長壓力。首先,茅臺、五糧液等一線酒企渠道下沉,進一步擠壓區域名酒市場空間。古井貢酒、迎駕貢酒等安徽酒企的崛起,導致安徽市場內卷加劇。
其次,近年來,醬香型白酒市場認可度高、經銷商渠道利潤高,搶占口子窖等酒企市場。最后,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市場消費更加理性化,商務用酒場景頻次下滑,整個白酒行業都面臨增長難題。
省內掉隊、省外營收下滑
天眼查App顯示,口子窖成立于2002年,位于安徽省淮北市,公司于2015年6月29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位于皖北地區的口子窖是徽酒四朵金花之一,公司生產和銷售口子窖、老口子、口子坊、口子酒等系列品牌產品,是我國兼香型白酒的代表。
不過,上市九年,口子窖一直依賴安徽市場,其省內收入一直占比較高。在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安徽省內和省外市場均出現下滑,其中省內市場實現營收35.55億元,同比下滑1.65%;而省外市場實現營收6.96億元,下滑幅度也達到了8.14%。
從營收比重來看,前三季度口子窖的省外收入占比為15.96%,省內市場仍為公司核心。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安徽省內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口子窖常被拿來和同處安徽的古井貢酒、迎駕貢酒兩大競爭對手比較。
其中在2022年,口子窖的營收、凈利雙雙被迎駕貢酒趕超,掉隊至“徽酒老三”。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2年,迎駕貢酒實現營業收入55.05億元,同比增長19.59%;實現歸母凈利潤17.05億元,同比增長22.97%。同期,口子窖實現營業收入51.35億元,同比增長2.12%;實現歸母凈利潤15.50億元,同比下滑10.24%。
2023年,口子窖營收為59.62億元,迎駕貢酒營收為67.2億元,營收差距進一步拉大。
而古井貢酒的領先地位更加明顯,其2023年營收為202.54億元,是口子窖收入的三倍以上。
有業內人士認為,口子窖近年來在激烈的省內競爭中逐漸掉隊,與公司早先選擇的渠道模式有關。
長期以來,口子窖采用的銷售渠道模式為“大商制”,即由大型經銷商全權代理區域內全產品的營銷活動。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降低了口子窖的銷售費用,但也存在著弊端,因為部分大商在省外缺乏品牌力和當地資源,在外地或難以實現動銷。
國信證券曾指出,在口子窖發展的后期,由于廠家對渠道掌控力相對較弱,在新品投放、渠道秩序管控、消費者培育方面略顯不足。
在行業扁平化大趨勢下,口子窖也對渠道進行了改革。今年6月份,華福證券研報指出,2019年口子窖開始針對渠道進行扁平化改革,意在引進新晉經銷勢力,將區域內全產品代理改為分產品代理、發展團購渠道,以及在現有代理商未覆蓋區域另選其他代理商等,但由于年份酒仍攥取在原有大商手中,導致改革效果暫不明顯。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口子窖在安徽省外市場仍在大力招商,公司凈增加53家經銷商,而省內僅凈增加4家。
不過,在朱丹蓬看來,中國白酒已經沒有全國化的機遇了。
“因為大的排名前6的品牌,其整個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粉絲效應已經很成熟了,整個行業進入馬太效應非常明顯的一個周期。所以對于這些區域性酒企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機遇了。”朱丹蓬表示,隨著古井、迎駕在省內持續的擴容,以及外區市場的其他品牌發力,整個口子窖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面臨擠壓。
實控人財富不菲
官網顯示,口子古鎮釀酒歷史悠久,距今已達2700余年。始于春秋,興于隋唐,明清至民國時期發展迅猛,出現了“七十二坊爭雄”的繁榮景象,口子窖即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2006年,口子窖完成私有化改制,口子集團所持國有股份全部退出,全體職工身份置換,公司由此進入民營企業序列。
2008年,高盛出資2.65億元購買口子酒業25%股權;2009年12月,再次出資9000萬元,將持股比例增至25.27%,高盛共計投入3.55億元,成為第一大股東。
口子窖在2015年成功在A股上市。隨后,高盛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賺得“盆滿缽滿”。而口子窖的實際控制人劉安省和徐進,也成為富豪。
在2024年胡潤百富榜上,目前擔任公司董事長的徐進以60億元財富上榜,排名875位,不過身家較上一年縮水了18億元。
而截至三季度末持股10.58%的劉安省,按12月20日收盤口子窖236.3億元的市值計算,財富規模達2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劉安省在近期轉讓了部分股份。
口子窖在今年8月13日公告稱,因個人原因,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劉安省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向公司另一實際控制人徐進轉讓公司股份數量合計65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08%。
公告稱,本次轉讓屬于一致行動人內部持股調整,本次轉讓后,劉安省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保持不變,不涉及向市場減持,不涉及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對于口子窖的后續發展,雷達財經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