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融中財經
草根汪書高,帶著663家徽菜館,IPO了。
2024年12月20日,小菜園(00999.HK)正式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開報9港元/股,較上市發售價8.5港元微漲6%,總市值約100億港元。
成立于2013年的小菜園,是很多消費者眼里“徽菜”連鎖餐館的代表,以“臭鱖魚”著名——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小菜園有663家在營的直營門店,覆蓋中國14個省的146個城市/縣,其中,主要門店經營地區位于華東地區。
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就2023年的門店收入而言,小菜園在客單價介乎50-100元的中國大眾便民中式餐飲市場的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一,占市場份額的0.2%。按收入計,該細分市場2023年的市場規模達到22529億元,約占整體中式餐飲市場的55.2%,并預計將以9.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28年的5587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餐廳擴張計劃在小菜園內部戰略意義重大,IPO募集資金也有相當大部分用于此。具體來看,關于上市原因,小菜園方面表示,本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持續擴大門店網絡,以擴大地理覆蓋范圍并提高市場滲透率;增強供應鏈能力;升級智能設備和數字化系統以提高信息技術能力,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更具意義的一幕是,在港交所揮起敲鐘寶槌的小菜園,也是繼今年10月11日正式登陸北交所的銅冠礦建后,安徽四線城市銅陵市跑出的第13家上市公司,同時也是2024年首個飯館IPO。
目光順著小菜園身后望去,正有越來越多的銅陵市企業在叩響IPO大門,資本市場“銅陵板塊”日益壯大。
70后安徽大廚,干出一個IPO
小菜園的故事,也是一位70后草根在餐飲界打拼發展的故事。
今年52歲的汪書高,是小菜園的創始人。1972年,汪書高出生在安徽銅陵的一個普通農家,家境貧寒使他早早地離開了學校,18歲便開始在社會上摸爬滾打。
關于汪書高,小菜園在招股書中的筆墨不多,“汪先生于餐飲行業擁有超過20年經驗”,便是對汪書高最直接的介紹。
早年做過廚師的汪書高,其實在2006年便開始創業。招股書記載,在創立小菜園之前,汪書高便曾分別于2006年3月、2007年5月和2010年12月創立銅陵市汪旺美食林、銅陵市郊區和諧大酒店和銅陵市和諧餐飲有限責任公司。天眼查顯示,上述三家主體均已注銷。
具體來看,汪書高在2006年創辦的銅陵市汪旺美食林,實則是和妻子一起開的主打安徽菜的“夫妻店”,這家店讓汪書高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隨后,他決定擴大生意,開起了酒店,2007年,汪書高在銅陵開設了一家商務型酒店,并迅速擴張到十幾家連鎖店。
然而,命運似乎并不總是眷顧這位勤奮的安徽大廚,他的酒店生意最終因為投資失敗而以關門告終。失敗并沒有讓汪書高氣餒,相反,骨子里便自帶草根韌性的汪書高決定東山再起。
2013年,汪書高在安徽成立了第一家小菜園,致力于將其打造成中國百姓的“家庭廚房”。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對餐飲業的深刻理解,小菜園迅速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小菜園有663家在營的直營門店,覆蓋中國14個省的146個城市/縣,其中包括658家“小菜園”門店及5家其他子品牌門店。
圖/小菜園門店數量,來源/小菜園招股書
小菜園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其快速的擴張,更在于其精準的市場定位和高性價比的策略。
“便宜”,是大多數消費者對于小菜園的最深印象。來自北京的程佳自詡是小菜園的擁躉,“幾十塊錢一個菜,還是現炒非預制菜,用上團購券人均都不用50元。”
汪書高也曾多次表示,“開餐廳,好吃、不貴是最重要的。”因此,為確保消費者獲得“好吃不貴”的就餐體驗,公司進行合理的菜品定價,實現“小菜園”門店堂食顧客的客單價介乎50元至70元。
在消費環境承壓的情況下,低客單價的小菜園依舊保持著正向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8個月,小菜園實現收入26.46億元、32.13億元、45.49億元、35.44億元;實現凈利潤2.27億元、2.38億元、5.32億元、4.01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8.6%、7.4%、11.7%、11.3%。
值得一提的是,小菜園現有股東中,90.4%是門店基層員工成長起來的,幾乎所有店長及廚師長來自內部培養提拔,區域經理則100%為內部培養提拔。
從2006年開始創業,轉眼間小20年已過,在餐飲行業浸淫多年的汪書高帶著一同奮斗的員工們,在今天終于成功推開了二級市場大門,并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個IPO。
一年時間,徽菜獨角獸成徽菜IPO
餐飲界對于小菜園自然不陌生,而在創投圈,成立于2013年的小菜園則略顯低調。
總體看來,小菜園的股權結構相對集中,主要由創始人汪書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絕大多數股份,唯一的外部投資者加華資本持有剩余的少數股份。
具體來看,創始人汪書高通過7個持股平臺控制著小菜園已發行股本中92.99%的股票,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這些持股平臺包括XCY Future Limited、XCY Yongqing Limited、XCY Xuyuan Limited、XCY Zhiyuan Limited、XCY Huiming Limited、XCY Weiyuan Limited和XCY Liyuan Limited,它們分別持有小菜園不同比例的股份。
剩余的7.01%股份則由加華資本持有。加華資本在消費投資領域,絕非無名之輩。作為加華資本掌門人的宋向前,職業生涯累計資產管理規模超過800億元,其一手創立的加華資本累計管理資金總額逾百億元,東鵬特飲、居然之家、洽洽食品、來伊份、巴比食品等行業細分領域超級龍頭均在被投之列。
加華資本對小菜園的投資始于2022年,這一年11月,加華資本通過其旗下Harvest Delicacy,以1.5億元認購小菜園發行的可換股債券,后又在2023年6月以2.5億元認購第二筆可換股債券。
直到2024年1月小菜園向港交所遞表前一個月,加華資本才將這兩筆債券轉換為股票。
2023年12月18日,Harvest Delicacy以4億元認購第一輪優先股,認購價格為6.19元/股,交易完成后,Harvest Delicacy持有公司645.85股第一輪優先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01%,對應公司投后估值為66.6億元。
2024年1月8日,Harvest Delicacy又另外以1億元的等值美元認購小菜園第二輪優先股107.53股,占比1%,每股成本9.3元,據此計算公司估值為100億元。
換句話說,在短短21天時間里,小菜園的估值大增50%近34億元。
而從徽菜獨角獸到徽菜IPO,小菜園前后也僅耗時1年時間。速度之快,讓眾人始料不及,而作為一家消費企業成功闖關IPO,背后意義也尤為重大。
眾所周知,消費投資自2022年以來進入“去泡沫”時期,投資熱度下降,二級市場的艱難程度也不遑多讓。
隨著2023年初“紅黃燈”(其中“紅燈行業”包括食品、防疫、白酒等)行業限制政策的流傳,消費型企業IPO闖關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大洋世家、紫林醋業、老鄉雞、德州扒雞、沃隆食品等多家消費企業紛紛主動撤單、終止IPO。
盡管對比來看,相對于審慎的A股市場,香港資本市場的審核周期較短、上市標準明確且門檻較低、程序相對簡單且更趨于國際化,因此包括餐飲在內的消費企業更容易滿足港股上市的條件。目前港股也聚集了海底撈、呷哺呷哺、九毛九、周黑鴨、海倫斯等多個餐飲品牌。
進入到2024年,更是出現了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等新式茶飲品牌先后遞表的“盛況”,最后是茶百道更勝一籌,摘得“新式茶飲第二股”稱號。
但同時也有多家赴港IPO的餐飲企業進展停滯,上述的蜜雪冰城、滬上阿姨招股書狀態,便為“失效”,古茗則于近日再次遞表。此外,楊國福、撈王,甚至四度遞表的綠茶,此前也有過三度面臨“失效”的經歷。
小菜園的成功上市,不僅為其自身的發展里程碑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為那些正在排隊等待IPO的消費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銅陵企業,排隊IPO
年關將近,在成績單上添上一筆的除了加華資本,還有小菜園所在地,安徽銅陵。
銅陵,這座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城市,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有著“中國古銅都”的美譽。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轉型,銅陵的企業也在不斷地進行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從傳統的資源型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
放眼中國經濟發展的版圖上,四線城市銅陵市并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近年來,這座城市卻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工業基礎,孕育出了一批具有潛力的企業,它們正蓄勢待發,準備在資本市場上大展拳腳。
今日在港交所揮起上市寶槌的小菜園,是銅陵企業排隊IPO的一個縮影,隨著上市鐘聲響起,銅陵市也將第13家上市企業收入囊中。此外,1家企業正報北交所審核,3家輔導備案企業,省級重點庫入庫18家、市級后備庫重點企業20家。
由此不難看出,銅陵市已建成層次分明的上市梯隊格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銅陵市企業上市工作將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培育資本市場“銅陵板塊”這條路上,銅陵市所下功夫不少。這座四線城市,更是深諳“創投興則產業興”道理,在“打造多維資本支持體系”上,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這里,“基金部落”已經成為一個響亮的名號,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社會資本。銅陵市在過去與中金資本、招商證券等頭部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推動“基金部落”與“銅陵板塊”聯動共贏,通過基金參與企業股份制改造及定向增發、項目建設等,有效豐富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做大企業規模。一批創業投資基金助力藍盾光電、晶賽科技、潔雅股份、富樂德成功上市,并有效實現資本市場正向收益。
此外,銅陵市財政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大私募基金招引力度,做大基金“蓄水池”,以基金為紐帶,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服務經濟發展,聚焦招商引資項目,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為主攻方向,把擅長的投資領域和銅陵的優勢產業鏈接起來,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為銅陵科技創新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能。
同時,銅陵市的金融機構也在積極行動,充分發揮金融要素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組織金融機構對后備上市企業進行跟蹤服務,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專業化建議,幫助企業優化融資結構。
展望未來,銅陵市表示將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繼續加強與證監部門、交易所、中介機構聯系對接,持續充實完善上市掛牌后備資源庫,精準區分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成熟度”“分類施策”指導企業提升運用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堅定企業家上市的決心和信心,妥善解決上市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努力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全力加快上市進度,不斷做大做強資本市場“銅陵板塊”。
銅陵企業的IPO,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和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IPO來實現自身的發展和擴張。這些企業的成功上市,不僅能夠為企業自身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也能夠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銅陵的企業,正在通過IPO這一平臺,展示自己的實力和潛力,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合作伙伴。
資本市場“銅陵板塊”的壯大,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和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IPO來實現自身的發展和擴張。
而當下,不妨期待銅陵市第14家上市公司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