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杜萌
多只美股ETF繼續保持高溢價的狀態。截止今日收盤,華夏、南方、博時等三家基金公司發布了旗下納斯達克100ETF、標普500ETF的溢價風險提示公告。以華夏納指100ETF為例,這已經是該產品本周內第7次發布高溢價風險提示公告。
截止今日收盤,華夏納指100ETF(513300.SH)、博時納指100ETF(513390.SH)、鵬華道瓊斯ETF(513400.SH)、國泰納指ETF(513100.SH)溢價率分別為6.74%、3.51%、6.46%、4.74%。
美東時間12月18日,美聯儲12月會議如期下調政策利率25個基點。由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會后發言偏鷹,導致美股下跌,美元指數及美債收益率上行。美國三大股指在經歷18日的全線收跌后,19日震蕩幅度有所收窄。19日,標普500指數跌0.09%,納指跌0.1%,道指微漲0.04%。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QDII基金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溢價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例如,當二級市場投資者持續看好并買入,相關產品就會出現溢價;另外,由于QDII和外匯額度限制、產品規模和流動性的限制以及交易時間的差異等,也會導致產品價格上升。
華泰柏瑞基金表示,ETF溢價在跨境產品中較為常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市場的供求關系的不平衡、QDII和外匯額度限制、產品規模和流動性的限制以及交易時間的差異。以供求關系為例,這類產品出現高溢價的重要原因在于市場對于相關板塊的高關注度,投資者不斷在二級市場大量買入這類產品,使得買入報價遠遠高于一級市場。
除了市場因素外,QDII、外匯限制額度等機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交易的效率,進一步放大了跨境ETF折溢價波動的范圍。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目前全市場發放的QDII額度為1678億美元,和5月底的數據保持一致。這意味著近半年來并沒有新的QDII額度獲批。
額度緊缺,已經有多只跨境ETF進行了嚴格的限購。“基金公司在具體投資時,需要先將人民幣換成外匯再進行投資,外匯管理局對各家基金公司的換匯同樣是有額度限制的。無論是QDII額度緊張還是外匯額度緊張時,基金公司都可能會采取暫停一級市場的申購或者下調申購額度的方法來應對。”某公募人士表示。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美聯儲本次降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但發布的經濟前瞻指引及利率點陣圖顯示的未來降幅縮減程度,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偏鷹的表態則超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