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CGx
就在近段時間,主流媒體一則“潮玩店內上架的盲盒手辦作出侮辱性手勢而遭到家長投訴”的新聞報道引來ACG圈內關注。在ACG愛好者看來,這顯然又是一起“家長舉報風”盛行之下的事件。當眾人將目光移至配圖,那一高一矮、一藍一黃、豎著中指的不正是POP子和PIPI美嗎?
這兩個角色在國內能夠作為盲盒商品進行銷售,令不少動漫愛好者相當意外。二者雖然是日本動漫作品《POP子和PIPI美的日?!返闹鹘?,但動畫在國內ACG市場熱度早已退卻,原作漫畫更是小眾冷門。在當下競爭激烈的中國二次元衍生市場里,POP子和PIPI美偏偏推出新的衍生品,它是如何走向年輕人消費市場的?
動畫過氣,二創發力
動漫愛好者與POP子和PIPI美的初見,是2018年播出的動畫《POP子和PIPI美的日?!贰_@部動畫“原作粉碎機”般的大膽改編、花樣百出的演出方式帶給彼時ACG圈層用戶帶來了極大震撼和沖擊。
全作最令人難忘的便是高強度玩梗,涉及領域之多、時間線跨越之廣,不少平日自稱“老二次元”的觀眾在這場宅文化大考里敗下陣來,一臉懵點進去一臉懵走出來更是普通觀眾的常態。但無論有沒有Get到動畫提及的梗,都不妨礙他們加入聲勢浩大的二創熱潮。
《POP子和PIPI美》首季在B站上線時,演出手法花樣百出的正片就是UP主眼里取之不盡的素材庫。鬼畜區UP的奇思妙想與之結合直接效果翻倍,“華農兄弟”“劉醒和梁非凡”等鬼畜明星的日常期期都有上百萬播放量。
動畫里洗腦程度最高的“生氣了嗎?”片段更是適配各種場景,成為眾多UP主反復使用的萬用模板,將ACG圈內熱門梗都玩了個遍。
眾多二創內容里還能聽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方言,各地獨有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那叫一個“地地又道道”,但原作那股子脫線荒誕的氣質卻又保留了下來。2022年初,B站推出的《POP子和PIPI美的日?!分信浒?,同樣被粉絲看作官方帶頭搞整活二創,雖然配音內容基本對不上原作,但完美延續了原版玩梗的核心精神。
晦澀難懂的原片在無數二創內容里得以趣味解讀,比起正經的梗文化科普更能吸引年輕觀眾。如果說二創內容是動畫維系熱度的關鍵,那么POP子和PIPI美兩名角色就是傳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符號化標志。
二者銅鈴般的日式大眼、W型貓嘴、女子高中生穿搭,給人留下賤萌魔性的視覺印象。其脫線人設則是恰好對上了當代年輕人的胃口,順理成章成為新一代表情包大戶和網絡嘴替,“一高一矮”形象也會被二創用戶代入到和郭德綱于謙、和珅紀曉嵐這樣的雙人組合里。
對于國內的年輕人來說,比起花費時間精力也不一定能搞懂的動畫,POP子和PIPI美顯然更有親和力。其二創氛圍逐漸感染到抖音、快手、小紅書等不同平臺,普通網友則將其作為追逐潮流熱點、進行自我表達的途徑。
在眾多現有素材里,POP子和PIPI美的個性化外形使她們受到不少年輕用戶的偏愛,成為二創內容的主角。正因如此,在2022年續作回歸熱度與前作相去甚遠的情況下,POP子和PIPI美才并未落入查無此人的境地,反而是逐步在中文互聯網里扎下了根。
而今,由POP子和PIPI美“主演”的二創作品,大部分的形式與內核都脫離了原作,側重還原關聯事件或文化梗本身。《Chiikawa》大火的時候,大家急著論證“烏薩奇就是POP子”;漫展上時而能看到POP子和PIPI美的Coser忙著拍“低智小視頻”。經由各種形式的二創作品塑造,POP子和PIPI美時下已然演變為整活風格內容的“人形水印”。
按理來說這些隨二創流量而紅的角色也隨時可能被取代,但POP子與PIPI美在互聯網上又擁有了全新形態,那便是“谷子”。通過國內版權總代理的商業運營操作,角色相關周邊產品的分享討論接棒原有的二創內容,使兩名角色再次受到年輕人關注。
吃谷熱潮帶角色破圈
根據網上收集到的信息,從2018年到2022年,《POP子和PIPI美的日?!贩謩e與《食之契約》《荒野行動》《夢幻模擬戰》3款手游展開過聯動。
到了2023年,廣州領之睿獲得了《POP子與PIPI美的日?!返腎P國內運營權,商業授權頻次、聯動規模有了明顯提升,聯動品牌類型也擴大了,除了游戲還與衍生品、茶飲、潮玩、日用品等品牌進行聯動。2024年,IP授權聯動覆蓋品牌類型依舊多樣,但品牌影響力和消費群體規模又有了進一步擴大。
《POP子和PIPI美的日常》IP授權動作活躍、積極布局衍生開發的這兩年,恰恰也是國內二次元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從這份表格可以看到,同樣是茶飲品牌,2024年與其聯動的CoCo相比2023年的益禾堂創建時間更久,線下門店分布在全國各地;同樣是衍生品授權,最早獲得POP子和PIPI美IP形象的“歪瓜出品”主要集中于線上銷售,延續搞怪賤萌風格,以新潮有趣的設計吸引潛在消費者,而TOPTOY、GOODSLOVE餐廳拓展更多種線下消費場景,有助于吸納新的消費群體。
誕生于動漫IP,借二創傳播形成影響力,最后以衍生開發放大價值、擴大受眾,POP子與PIPI美在國內的發展過程于近幾年在不少角色身上都重演過。
諸如童年記憶里的豬豬俠因為表情包而迅速走紅,此后版權方也積極展開衍生開發,盲盒等周邊鋪設于線上線下。
出身于韓國兒童動畫《小企鵝Pororo》配角的粉色海貍Loopy,走紅之后變身“女明星”,衍生周邊十分熱銷。
初音未來的衍生形象fufu也因可愛呆萌外表,其受眾早已從核心二次元用戶拓展到中國年輕群體中。
在IP形象積累影響力的過程中,二次創作是其打破原有受眾限制和熱度周期的基礎,能持續吸引圈外人入坑,賦予IP更長久的生命力。而在IP影響力延續的過程中,符合IP調性的運營動作則將流量和熱度轉化為IP商業價值,通過衍生開發去鞏固IP影響力和延續IP的傳播。
這種運營思路看似非常完整,但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的二創內容是具不可控性的,其帶給IP的影響也難料好壞。就像小朋友喜歡的奶龍原本形象呆萌,在年輕用戶群體里奶龍的二創卻多是惡搞和嘲諷意味,還融入了不少觀感不佳的抽象梗。IP熱度是打開了,卻很難對IP商業發展有正向作用。亦或是版權運營方經驗缺乏、運營思路不符合IP特性時,也極有可能錯失這筆潑天富貴。這看似誰都能乘上的二創之風、觸手可及的光明未來,說到底哪有這么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