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商務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外發布,聚焦實體零售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創新多元零售業態、推動供應鏈提升等方面。
《方案》指出,推動零售業多元化創新是主要任務之一,支持到店與到家協同發展,推廣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探索“店倉一體”“預售+集采集配”等新模式。
“店倉一體”指的是一種將倉庫與線下門店融合的新型零售模式,主要以品牌連鎖商家布局的城市前置倉為代表。在這種模式下,門店不僅是商品展示和銷售的地方,同時也是貨物存儲和調配的倉庫。“預售+集采集配”則是通過集中采購和配送的方式,優化供應鏈中的采購和配送環節。在即時零售需求和帶動下,不斷有新業態在零售業涌現。
當前,我國即時零售快速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 年國內即時零售規模達到6500億元,同比增長28.89%,預計2030年將超過2萬億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介紹,2023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量達到420億單,配送用戶規模超過7億人次,預計2024年,全國即時配送訂單規模將超過480億單。
當前,多部門和地方連續出臺各項政策,鼓勵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即時零售新業態發展。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的《即時零售前置倉創新發展報告》提出,前置倉與門店將形成融合互補的發展新格局,“倉”“店”融合互補,將織密供給網絡,更好滿足本地消費需求。
在12月9日,深圳市商務局發布《深圳市推動即時零售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也提出,鼓勵建設城市前置倉等“最后一公里”基礎設置、創新即時零售消費場景,并明確到2026年全市要建設500個以上即時零售前置倉。
從市場發展來看,即時配送需求持續活躍,為促消費注入強勁動能。今年三季度,美團平臺即時配送訂單量達71億筆,同比增長14.5%;其中,美團閃購日均單量突破1000萬單,交易用戶數和交易頻次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即時零售的創新模式加快、優質供給擴大,更好滿足了居民多場景、多業態的即時需求。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任王斌表示,近年來,即時零售行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品類不斷豐富,客群規模顯著增長,閃電倉模式快速發展。即時零售依托互聯網交易平臺,線上下單、線下配送、即時履約,開創了零售業態發展的新模式,在暢流通、促消費、保民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