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沈婉婷
編輯|樸芳
對影視行業來說,2024注定是“五味雜陳”的一年。
單論劇集市場,相比去年的整體復蘇、回暖,今年給犀牛君一種仿佛坐“過山車”的感覺。
反映到劇集公司的成績單上或許更加直觀,年初大家還在為2023多家公司取得亮眼業績欣慰,而時間僅過去大半年后,2024前三季度實現凈利同增的選手已所剩無幾。
好在11月開始劇集領域又迎來了令人欣喜的熱鬧景象,盡管與行業繁榮時期的盛況仍存在差距,但至少在2024即將揮別之際留下了幾部令市場振奮的作品。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慶幸,即便是在行業處在相對低迷的“危險”時期,仍然有許多值得被觀眾記住的劇集在2024年過五關斬六將,這些優秀劇集也讓其幕后公司在不那么穩定的市場環境中求得一線生機。
“山頂”爭奪戰:“六大”守門、歡娛攻城
作為第一梯隊的傳統“六大”,在經歷了2023年的產能、品質下滑后,今年六家公司都加快了作品上新的速度,在產量和熱播劇數量上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走“量”的還是華策影視。今年截至目前已推出了《我們的翻譯官》《承歡記》《七夜雪》《錦繡安寧》《你比星光美麗》《請和這樣的我戀愛吧》《我是刑警》7部劇集,涵蓋都市、古偶、懸疑等題材。
從播出表現來看,華策前三季推出的四部現偶、兩部古偶都只能說是無功無過,直到年末刑偵劇《我是刑警》的出現算是為其2024收了一個不錯的尾。該劇開播以來在貓眼、云合、燈塔等各大數據榜單領跑,豆瓣開分7.8;在愛奇藝播出10天后熱度破萬,也給平臺注入了一劑久違的強心針。
新麗傳媒則是最早完成今年KPI的公司。上半年接連產出的《慶余年2》《與鳳行》《玫瑰的故事》三部爆款劇,皆進入云合2024H1全網劇集有效播放量TOP10,其中《慶余年2》在2024年德塔文劇集景氣指數年榜中直接登頂,這三部劇的成績應該足以讓其輕松完成與閱文最后一年的對賭。
同時或將在年底與觀眾見面的男頻玄幻劇《大奉打更人》也是新麗2024-2025的重磅項目之一,目前該劇在騰訊視頻站內的預約人數已超過420萬。
正午陽光和檸萌影視在2024均產出三部劇集,更巧合的是,兩家公司都在臨近歲末時看到了“曙光”。
具體來看,正午陽光開年推出的《大江大河3》雖然豆瓣評分過了8分,但市場熱度反響平平,且播出效果相比前兩部明顯“滑坡”;趕在暑期結束后上線的《凡人歌》盡管掀起廣泛話題討論,但最終還是爭議大于好評未能出圈;終于在Q4等到了《小巷人家》的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酷云和歡網認證的2024衛視收視年冠,豆瓣評分穩定在8.1分。
檸萌2024劇集也遵循著相似的軌跡,Q1和Q3分別上新的兩部都市劇《你也有今天》和《半熟男女》皆未收獲理想成績,正在熱播的《獵罪圖鑒2》有望為公司十周年紀送上一份華麗的生日禮物,不論該劇最后戰績如何,對于檸萌來說都是今年的“巔峰”之作。
這兩年逐漸掉隊的耀客傳媒應該算是今年“六大”之中的一匹“黑馬”。在這之前,其上一部爆款之作還要追溯到2020年的《安家》,此后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呈現頹勢,今年暑期檔播出的重點項目《金庸武俠世界》更是播得幾乎沒什么水花。直到《九重紫》的出現讓耀客找回了前幾年流失的存在感,目前該劇在騰訊站內熱度已突破30000,播放量和討論度可以說是遠超預期。
相比之下,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公司慈文傳媒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從2022年開始就幾乎未產出爆款作品帶動公司營收,去年在劇集領域顆粒無收,今年也僅有一部積壓劇《紫川·光明三杰》問世,但播出反響委實一般,豆瓣評分人數甚至未達到開分標準。
其他頭部劇集公司中,百納千成的劇集產量較去年顯著增加,2024已播出劇集包括《南來北往》《祈今朝》《雪迷宮》《小夫妻》《上有老下有小》《春風化雨》等,其中開年大劇《南來北往》在收視、熱度、招商等方面皆收獲不俗成績,懸疑劇《雪迷宮》亦取得不錯效果。
完美影視還是一如既往的高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9部參與出品的劇集成功上線,題材覆蓋現偶、古偶、都市情感、法治涉案等,不過可惜的是這些作品皆表現得“不痛不癢”,相對來說只有《小日子》《春花焰》兩部劇在熱播期間掀起過較多話題討論。
歡娛影視則是2024劇集公司中“以小博大”的杰出代表,憑借暑期檔的一部“小而美”的古偶《墨雨云間》賺足風頭,不僅是2024年優酷熱度值最快破萬劇集,其多項播放數據即使放在全年亦是十分扛打的級別。
此外,稻草熊娛樂在今年推出了《哈爾濱一九四四》《孤戰迷城》《乘風踏浪》《四海重明》四部劇集,產量較去年有所提升,只是除了《哈爾濱一九四四》開播后由于演員選角爭議曾引發廣泛關注外,其他幾部劇的影響力都相當有限。
后來者上位戰:長信歆光得口碑,恒星終翻身
除了在制作資源及產能上具備天然優勢的頭部劇集廠牌外,2024劇集市場還有諸多公司值得關注。
像《唐朝詭事錄之西行》是今年少有在熱度和口碑都有上乘表現的劇集,其背后制作公司長信傳媒也再次吸引無數目光。作為《唐詭》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該劇在延續前作的精良制作與懸疑風格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升級,豆瓣評分從開始的8.1分一路上漲至如今的8.6分,極為罕見地打破了續集“魔咒”,并大大提振當時一度“啞火”的暑期市場。
同樣兼具流量與口碑的還有啟蒙影業打造的革命歷史劇《追風者》,亦是愛奇藝2024年首部熱度破萬劇集,豆瓣評分7.8,在播期間收視率屢創新高。啟蒙影業在今年推出的另一部作品《微暗之火》作為優酷“白夜劇場”的首部劇集也收獲不錯效果,是對懸疑題材非類型化表達的一次有益探索。
伴山文化和鳴澗影業則分別憑借《新生》和《獵冰》“一炮而紅”走入大眾視野,前者藝術性和商業性上均斬獲佳績,讓國產精品短劇再次“上桌”;后者盡管劇情邏輯、演員演技等各方面的口碑被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部小成本網劇其熱度和播放量都遠超許多同期的S+劇集。
今年一季度為優酷打造了黑馬劇《花間令》的晟喜華視也由此劇實現成功轉型,劇集雖為中小體量的原創劇本,但開播3天后即實現站內破萬并連續多日位列多平臺熱度TOP1,迸發出S級古偶的能量。
與此同時,近兩年打造過爆款劇的幾家新銳公司在今年的市場格局中也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比如在2022年暑期檔分別靠《星漢燦爛·月升滄海》和《蒼蘭訣》迅速飛升的歆光影業和恒星引力在歷經一年多的“黯淡期”后總算在2024年嘗到了點甜頭,只是二者走的路線各有不同。
歆光主打“正”和“質”,以一部主旋律非流量型劇集《山花爛漫時》一舉拿下2024年國產電視劇豆瓣最高分;恒心引力“死磕”古偶,上半年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沒“響”,下半年的《永夜星河》終于讓其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雖與《蒼蘭訣》相比還差點意思,但在社交平臺是火的“一塌糊涂”。
而去年皆產出過熱度或口碑爆款的西嘻影業、星蓮影視、靈河文化在今年卻未能延續好運,如西嘻今年僅在春節檔上線一部都市家庭群像劇《煙火人家》,表現中規中矩;指著《長相思2》再紅一把的星蓮影視沒能如愿,第二部口碑遭遇滑鐵盧,不過熱度和播放數據在2024年劇集市場還是占有一席之地;以《三體》證明自身對大IP改造能力的靈河文化今年參與出品的劇集則皆收效甚微,唯有《天行健》在口碑上可圈可點,豆瓣評分達8.7。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電影導演及其主控公司在今年跨界劇集領域的案例顯著增多,較為成功的代表如煅影煉金影業出品的《邊水往事》,憑借異域風情和驚人尺度吸引無數觀眾,豆瓣開分8分以上。還有年底開播的古裝生活懸疑劇《清明上河圖密碼》,其背后制作公司工夫影業與電影導演陳國富深度綁定。
此外,8集體量的迷你劇《我的阿勒泰》作為2024年極為特殊的一部劇集,憑借獨特的治愈系氣質實現收視、口碑雙爆,至今已有超30萬人在豆瓣為其打出8.9的高分。而該劇也讓參與了出品和制作的公司他城影業在劇集市場嶄露頭角。
結語:
至此,2024劇集公司的競爭格局已基本塵埃落定,既能看到行業“老大哥”們的嚴防死守,也能感受到后來者們的奮力“肉搏”。
可以肯定的是,行業公司之間的洗牌和廝殺還將繼續,無論是頭部玩家還是后期之秀都需要在掙扎求存中保持對市場環境和優質內容的敏感度和進取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時,“富貴險中求”或許才是未來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