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歷經內斗的華帝股份,載不動潘葉江的百億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歷經內斗的華帝股份,載不動潘葉江的百億夢

商場如戰場,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目前的華帝股份仍難集齊這三張王牌。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子彈財經 王亞靜

編輯 | 蛋總

在2023年的內斗結束之后,華帝股份業績終于再回正軌。

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華帝股份的營收、利潤均雙雙增長,這樣的成績單屬實來之不易。畢竟,在此之前,華帝股份已經連續4年出現業績下滑的局面。

在廚電領域,華帝股份深耕30余年,算得上是行業先行者。只是,在發展過程中,華帝股份管理層的內斗,消耗了太多精力、時間與機遇。

2015年“上位”的潘葉江曾提出了營收、市值“雙百億”的目標,約10年時間過去了,華帝股份還在為這個目標努力。

這個“雙百億”夢想,最終只會是潘葉江的南柯一夢嗎?

01 “廚電第一股”的落寞

華帝股份誕生于1992年4月。

據時代財經報道,成立第一年,華帝股份銷售額就突破4000萬元,在廚電行業獨占鰲頭。

而這樣的高光時刻,曾經伴隨著華帝股份的成長。例如,2004年9月,華帝股份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成為“廚電行業第一股”,比老板電器早了6年時間。

俄羅斯世界杯期間,華帝品牌成為法國國家足球隊的官方贊助商,并成功策劃“法國隊奪冠 華帝退全款”營銷活動,讓華帝迅速“出圈”。

圖 / 華帝股份官網

回顧2015年,潘葉江出任華帝股份實控人兼董事長,他對華帝股份寄予厚望,曾提出了營收、市值“雙百億”的目標。子彈財經梳理發現,在2014年至2016年的財報中,華帝股份每年都會提及“雙百億”戰略,多次表明堅持這一戰略的決心。

而這不過是一個“小目標”,按照潘葉江的規劃,華帝股份要站得更高。

華帝股份官微披露資料顯示,在2017年舉辦的“華帝股份2017年營銷峰會暨2016年優秀經銷商表彰大會”上,潘葉江高調宣布,公司的目標是:三年百億、五年做第一、六年兩百億。

圖 / 華帝股份官微

然而有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Wind數據顯示,自2004年上市至2018年期間,華帝股份規??傮w保持增長。于2018年時,其營收邁過60億元,達到約61億元。

自此之后,華帝股份的業績一直起起伏伏。2019年營收同比下滑5.69%,2020年進一步下挫24.14%,直接跌破50億元門檻。到了2021年、2022年,其營收終于調頭向上,但歸母凈利潤卻分別同比下滑了49.17%、30.98%。

圖 / 從左至右分別是2018年至2022年財報(來源:華帝股份財報)

直到2023年,華帝股份才終于收獲了一份營收、利潤雙增長的成績單。今年前三季度,華帝股份實現營收45.76億元,同比增長3.27%;歸母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12.28%,保持了增長。

圖 / 華帝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

對于浮浮沉沉多年的華帝股份來說,這份成績單屬實來之不易,只不過距離潘葉江的百億目標還有些遙遠。

“行業第一”的位置更是遙不可及。在2023年時,方太、老板電器的營收分別超過170億元、110億元,而華帝股份為62億元,甚至還沒有方太的零頭高。

其實,自2017年財報開始,華帝股份幾乎再未提及有關“雙百億”的戰略。而潘葉江立下的目標是否已經放棄或變動,子彈財經試圖向華帝股份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回復。

02 輪番上演的“宮斗”大戲

最早,潘葉江并不是華帝股份的掌舵者,和公司的鏈接主要靠父親潘權枝,他是公司創始人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華帝股份前身中山華帝燃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帝燃具)成立之時,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按照規劃,中方、外資各自持股50%,由于外資未參與華帝燃具的實際經營,所以中方出資人中山市小欖鎮燃氣具設備廠一直是華帝燃具的實際掌控者。

而中山市小欖鎮燃氣具設備廠背后站著7個人,分別是:黃文枝、鄧新華、黃啟均、潘權枝、李家康、關錫源、楊建輝。

據媒體報道,7位創始股東從一開始就立下“君子協定”:九洲基管理區持有30%股權,剩下70%股份由7人平分、股份均等,并約定“不許親戚進廠”。

從其披露的招股書來看,IPO前(截至2004年6月30日),7位創始股東的持股比例極其接近,其中,黃文枝的持股比例略高,達到15.66%。從1992年開始,黃文枝長期擔任公司董事長。

圖 / 華帝股份招股書

而一場收購,逐漸改變了這種平衡的局面。

2012年,華帝股份發布公告稱,計劃向奮進投資收購百得廚衛100%股權。在這場收購中,華帝股份向奮進投資發行了4200萬股股票,同時支付現金4862萬元,奮進投資由此一躍成為華帝股份第二大股東。

圖 / 華帝股份公告

據悉,潘垣枝、潘錦枝、潘葉江持有奮進投資77.5%股權。其中,潘葉江是潘權枝的兒子,潘錦枝、潘垣枝則是潘權枝的兄弟,潘葉江、潘垣枝也很快進入了華帝股份的董事會。

圖 / 華帝股份公告

2014年6月,黃文枝、鄧新華、何伯榮三人將其所持部分股權轉讓給潘葉江,轉讓完成后,潘葉江取代黃文枝,成為華帝股份的新任實際控制人。

2015年5月,潘葉江又受讓九洲投資、潘權枝部分股權的事宜完成過戶。4個月后(2015年9月),時任副董事長的潘葉江主持了一場董事會,要求罷免黃文枝的董事長職位,改選潘葉江為董事長。

在罷免黃文枝董事長的議案上,有2票反對、1票棄權、6票同意;在選舉潘葉江為董事長的議案中,潘葉江以7票支持順利成為了董事長。

子彈財經梳理發現,自2013開始,黃文枝、鄧新華、黃啟均、李家康、關錫源、楊建輝6位創始人陸陸續續卸任職位,離開了華帝股份管理層或董事會。這場“宮斗”,以潘葉江成功“上位”落幕。

一直到了2023年,又一場“斗爭”突然爆發。

2023年3月,華帝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不配合公司審計工作的開展,公司2022年度審計進程受阻,可能對公司2022年度的財務報表和審計意見造成一定影響。

此后,有媒體報道稱,吳剛曝料,華帝股份派保安控制公司員工,強行闖入,欲搶奪財務資料,而華帝股份又予以否認。公開資料顯示,吳剛是華帝股份的“元老級”員工,在公司出任董秘20余年。

不過,這場“內斗”很快被潘葉江按了下來。2023年7月,華帝股份出面,將吳剛等人持有的華帝電子60%股份全部收購,以超7800萬元的代價將華帝電子收歸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圖 / 華帝股份公告

如今,華帝股份被潘氏家族牢牢掌控。

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共有4位董事、3位獨立董事。在4位董事中,包括潘葉江和他的兩位叔叔,另一位董事是潘浩標。華帝股份聲稱,潘浩標與潘權枝沒有關系,但他是百得廚衛的創始人之一。

除此之外,2022年7月,潘楚欣取得董秘資格證書,8月即出任華帝股份董事會秘書,而她正是潘浩標之女。由此可見,潘浩標與潘氏家族交情之深。

但這是否意味著潘葉江可以就此高枕無憂還有待商榷,畢竟華帝股份的股權依然分散。

天眼查顯示,潘葉江共持有華帝股份15.403%股權,潘權枝、潘垣枝、潘錦枝合計持股比例不到10%,合計不足30%,并沒有達到一個相對的“安全線”以內。

03 得到又失去的“百億”

其實,華帝股份也曾觸達潘葉江的一個小目標——百億市值。

Wind數據顯示,2016年年底時,華帝股份的市值一度突破百億。

2017年至2018年年初,華帝股份股價整體呈現上揚態勢。2018年1月,華帝股份出現了盤中最高值20.11元/股,對應的總市值超過200億元。但自此之后,華帝股份的股價一路下滑。在2018年下半年,總市值就已跌破百億。

子彈財經梳理了華帝股份近5年(2019年至2023年)前十大股東變動后發現,華帝股份的外部股東流動性極強,平均每年都會有2位新進入的前十大股東成員。

據子彈財經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2023年,中歐恒利三年定開、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206組合、瑞典第二國家養老金等股東都只在華帝股份的年度十大股東名單中出現過一次。

股東頻繁變動之下,進入華帝股份前十大股東的門檻有下滑趨勢。Wind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其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33%、1.19%、0.95%、0.60%、0.78%。在這期間,華帝股份沒有增發過股票,期間回購少量股份注銷,這也意味著,這些基金的股權不是被稀釋,而是短暫停留后,選擇了減持。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華帝股份的股價整體震蕩下行。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潘葉江在2023年10月提議公司進行回購。很快,華帝股份拋出了回購計劃,擬回購1億元至2億元。

今年12月5日,華帝股份發布公告稱,這一回購計劃完成,累計回購股份1658.99萬股,成交金額比下限1億元高出358.25元(不含交易費用),踩線完成。

圖 / 華帝股份公告

華帝股份并不是沒有資金支持回購更多股份。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其持有貨幣資金13億元,而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不足1億元。

圖 / 華帝股份財報

既然如此,公司為何沒有拿出更多資金用來回購?后期會不會繼續拿出提振股價的措施?子彈財經試圖向華帝股份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回復。

截至2024年12月16日,華帝股份股價報收7.88元/股,總市值僅剩66.8億元,曾經的百億市值終未留住。

而股東離開的腳步還未停止。今年第三季度,持股華帝股份多年的香港中央結算公司出現減持,減持數量為618.90萬股。

華帝股份的股價不斷下探,也“拖累”了潘權枝父子的身家。2020年,潘權枝、潘葉江父子以21億元財富首次進入《胡潤百富榜》,位列2264名。但自此之后,潘權枝父子已經連續4年未登陸《胡潤百富榜》。

圖 / 《胡潤百富榜》

回顧華帝股份多年來的發展,可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潘葉江都是一個有手腕、有野心的“創二代”。可以想見,在潘葉江的帶領下,華帝股份還會繼續向前沖刺。只是,商場如戰場,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目前的華帝股份仍難集齊這三張王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華帝

3k
  • 華帝股份:公司暫無人形機器人方面的產品
  • 華帝股份:公司國外市場并沒有通過跨境電商合作銷售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歷經內斗的華帝股份,載不動潘葉江的百億夢

商場如戰場,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目前的華帝股份仍難集齊這三張王牌。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文 | 子彈財經 王亞靜

編輯 | 蛋總

在2023年的內斗結束之后,華帝股份業績終于再回正軌。

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華帝股份的營收、利潤均雙雙增長,這樣的成績單屬實來之不易。畢竟,在此之前,華帝股份已經連續4年出現業績下滑的局面。

在廚電領域,華帝股份深耕30余年,算得上是行業先行者。只是,在發展過程中,華帝股份管理層的內斗,消耗了太多精力、時間與機遇。

2015年“上位”的潘葉江曾提出了營收、市值“雙百億”的目標,約10年時間過去了,華帝股份還在為這個目標努力。

這個“雙百億”夢想,最終只會是潘葉江的南柯一夢嗎?

01 “廚電第一股”的落寞

華帝股份誕生于1992年4月。

據時代財經報道,成立第一年,華帝股份銷售額就突破4000萬元,在廚電行業獨占鰲頭。

而這樣的高光時刻,曾經伴隨著華帝股份的成長。例如,2004年9月,華帝股份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成為“廚電行業第一股”,比老板電器早了6年時間。

俄羅斯世界杯期間,華帝品牌成為法國國家足球隊的官方贊助商,并成功策劃“法國隊奪冠 華帝退全款”營銷活動,讓華帝迅速“出圈”。

圖 / 華帝股份官網

回顧2015年,潘葉江出任華帝股份實控人兼董事長,他對華帝股份寄予厚望,曾提出了營收、市值“雙百億”的目標。子彈財經梳理發現,在2014年至2016年的財報中,華帝股份每年都會提及“雙百億”戰略,多次表明堅持這一戰略的決心。

而這不過是一個“小目標”,按照潘葉江的規劃,華帝股份要站得更高。

華帝股份官微披露資料顯示,在2017年舉辦的“華帝股份2017年營銷峰會暨2016年優秀經銷商表彰大會”上,潘葉江高調宣布,公司的目標是:三年百億、五年做第一、六年兩百億。

圖 / 華帝股份官微

然而有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Wind數據顯示,自2004年上市至2018年期間,華帝股份規??傮w保持增長。于2018年時,其營收邁過60億元,達到約61億元。

自此之后,華帝股份的業績一直起起伏伏。2019年營收同比下滑5.69%,2020年進一步下挫24.14%,直接跌破50億元門檻。到了2021年、2022年,其營收終于調頭向上,但歸母凈利潤卻分別同比下滑了49.17%、30.98%。

圖 / 從左至右分別是2018年至2022年財報(來源:華帝股份財報)

直到2023年,華帝股份才終于收獲了一份營收、利潤雙增長的成績單。今年前三季度,華帝股份實現營收45.76億元,同比增長3.27%;歸母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12.28%,保持了增長。

圖 / 華帝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

對于浮浮沉沉多年的華帝股份來說,這份成績單屬實來之不易,只不過距離潘葉江的百億目標還有些遙遠。

“行業第一”的位置更是遙不可及。在2023年時,方太、老板電器的營收分別超過170億元、110億元,而華帝股份為62億元,甚至還沒有方太的零頭高。

其實,自2017年財報開始,華帝股份幾乎再未提及有關“雙百億”的戰略。而潘葉江立下的目標是否已經放棄或變動,子彈財經試圖向華帝股份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回復。

02 輪番上演的“宮斗”大戲

最早,潘葉江并不是華帝股份的掌舵者,和公司的鏈接主要靠父親潘權枝,他是公司創始人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華帝股份前身中山華帝燃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帝燃具)成立之時,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按照規劃,中方、外資各自持股50%,由于外資未參與華帝燃具的實際經營,所以中方出資人中山市小欖鎮燃氣具設備廠一直是華帝燃具的實際掌控者。

而中山市小欖鎮燃氣具設備廠背后站著7個人,分別是:黃文枝、鄧新華、黃啟均、潘權枝、李家康、關錫源、楊建輝。

據媒體報道,7位創始股東從一開始就立下“君子協定”:九洲基管理區持有30%股權,剩下70%股份由7人平分、股份均等,并約定“不許親戚進廠”。

從其披露的招股書來看,IPO前(截至2004年6月30日),7位創始股東的持股比例極其接近,其中,黃文枝的持股比例略高,達到15.66%。從1992年開始,黃文枝長期擔任公司董事長。

圖 / 華帝股份招股書

而一場收購,逐漸改變了這種平衡的局面。

2012年,華帝股份發布公告稱,計劃向奮進投資收購百得廚衛100%股權。在這場收購中,華帝股份向奮進投資發行了4200萬股股票,同時支付現金4862萬元,奮進投資由此一躍成為華帝股份第二大股東。

圖 / 華帝股份公告

據悉,潘垣枝、潘錦枝、潘葉江持有奮進投資77.5%股權。其中,潘葉江是潘權枝的兒子,潘錦枝、潘垣枝則是潘權枝的兄弟,潘葉江、潘垣枝也很快進入了華帝股份的董事會。

圖 / 華帝股份公告

2014年6月,黃文枝、鄧新華、何伯榮三人將其所持部分股權轉讓給潘葉江,轉讓完成后,潘葉江取代黃文枝,成為華帝股份的新任實際控制人。

2015年5月,潘葉江又受讓九洲投資、潘權枝部分股權的事宜完成過戶。4個月后(2015年9月),時任副董事長的潘葉江主持了一場董事會,要求罷免黃文枝的董事長職位,改選潘葉江為董事長。

在罷免黃文枝董事長的議案上,有2票反對、1票棄權、6票同意;在選舉潘葉江為董事長的議案中,潘葉江以7票支持順利成為了董事長。

子彈財經梳理發現,自2013開始,黃文枝、鄧新華、黃啟均、李家康、關錫源、楊建輝6位創始人陸陸續續卸任職位,離開了華帝股份管理層或董事會。這場“宮斗”,以潘葉江成功“上位”落幕。

一直到了2023年,又一場“斗爭”突然爆發。

2023年3月,華帝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不配合公司審計工作的開展,公司2022年度審計進程受阻,可能對公司2022年度的財務報表和審計意見造成一定影響。

此后,有媒體報道稱,吳剛曝料,華帝股份派保安控制公司員工,強行闖入,欲搶奪財務資料,而華帝股份又予以否認。公開資料顯示,吳剛是華帝股份的“元老級”員工,在公司出任董秘20余年。

不過,這場“內斗”很快被潘葉江按了下來。2023年7月,華帝股份出面,將吳剛等人持有的華帝電子60%股份全部收購,以超7800萬元的代價將華帝電子收歸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圖 / 華帝股份公告

如今,華帝股份被潘氏家族牢牢掌控。

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共有4位董事、3位獨立董事。在4位董事中,包括潘葉江和他的兩位叔叔,另一位董事是潘浩標。華帝股份聲稱,潘浩標與潘權枝沒有關系,但他是百得廚衛的創始人之一。

除此之外,2022年7月,潘楚欣取得董秘資格證書,8月即出任華帝股份董事會秘書,而她正是潘浩標之女。由此可見,潘浩標與潘氏家族交情之深。

但這是否意味著潘葉江可以就此高枕無憂還有待商榷,畢竟華帝股份的股權依然分散。

天眼查顯示,潘葉江共持有華帝股份15.403%股權,潘權枝、潘垣枝、潘錦枝合計持股比例不到10%,合計不足30%,并沒有達到一個相對的“安全線”以內。

03 得到又失去的“百億”

其實,華帝股份也曾觸達潘葉江的一個小目標——百億市值。

Wind數據顯示,2016年年底時,華帝股份的市值一度突破百億。

2017年至2018年年初,華帝股份股價整體呈現上揚態勢。2018年1月,華帝股份出現了盤中最高值20.11元/股,對應的總市值超過200億元。但自此之后,華帝股份的股價一路下滑。在2018年下半年,總市值就已跌破百億。

子彈財經梳理了華帝股份近5年(2019年至2023年)前十大股東變動后發現,華帝股份的外部股東流動性極強,平均每年都會有2位新進入的前十大股東成員。

據子彈財經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2023年,中歐恒利三年定開、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206組合、瑞典第二國家養老金等股東都只在華帝股份的年度十大股東名單中出現過一次。

股東頻繁變動之下,進入華帝股份前十大股東的門檻有下滑趨勢。Wind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其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1.33%、1.19%、0.95%、0.60%、0.78%。在這期間,華帝股份沒有增發過股票,期間回購少量股份注銷,這也意味著,這些基金的股權不是被稀釋,而是短暫停留后,選擇了減持。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華帝股份的股價整體震蕩下行。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潘葉江在2023年10月提議公司進行回購。很快,華帝股份拋出了回購計劃,擬回購1億元至2億元。

今年12月5日,華帝股份發布公告稱,這一回購計劃完成,累計回購股份1658.99萬股,成交金額比下限1億元高出358.25元(不含交易費用),踩線完成。

圖 / 華帝股份公告

華帝股份并不是沒有資金支持回購更多股份。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其持有貨幣資金13億元,而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不足1億元。

圖 / 華帝股份財報

既然如此,公司為何沒有拿出更多資金用來回購?后期會不會繼續拿出提振股價的措施?子彈財經試圖向華帝股份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回復。

截至2024年12月16日,華帝股份股價報收7.88元/股,總市值僅剩66.8億元,曾經的百億市值終未留住。

而股東離開的腳步還未停止。今年第三季度,持股華帝股份多年的香港中央結算公司出現減持,減持數量為618.90萬股。

華帝股份的股價不斷下探,也“拖累”了潘權枝父子的身家。2020年,潘權枝、潘葉江父子以21億元財富首次進入《胡潤百富榜》,位列2264名。但自此之后,潘權枝父子已經連續4年未登陸《胡潤百富榜》。

圖 / 《胡潤百富榜》

回顧華帝股份多年來的發展,可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潘葉江都是一個有手腕、有野心的“創二代”。可以想見,在潘葉江的帶領下,華帝股份還會繼續向前沖刺。只是,商場如戰場,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目前的華帝股份仍難集齊這三張王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洪湖市| 山阴县| 佛冈县| 二连浩特市| 阳信县| 石门县| 聂拉木县| 岫岩| 高碑店市| 二连浩特市| 大安市| 濉溪县| 鄂州市| 海原县| 安西县| 穆棱市| 鄂尔多斯市| 塔河县| 徐水县| 城市| 临洮县| 商丘市| 三门县| 扎兰屯市| 克什克腾旗| 澄城县| 石阡县| 沾化县| 元氏县| 元谋县| 封丘县| 运城市| 雅安市| 高邮市| 温泉县| 临沭县| 四子王旗| 澄迈县| 珲春市|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