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逐浪PRO
圣誕臨近,歐美街道上的氛圍已日漸濃厚。店鋪中和花花綠綠的裝飾品并列的,是各色“黑色星期五”的降價招牌。
在雙十一結束之后,海外市場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以亞馬遜為首,Temu、SHEIN、速賣通等中國跨境電商平臺也緊跟其后,開啟盛宴。
此次黑五也被稱為“史上最長”,只因一眾電商平臺拉長戰線,在十一月上半旬就已搶跑。預計到十二月中旬,折扣活動仍會留有余波。
然而,一向因物美價廉而受到海外市場歡迎的中國跨境電商商家,在今年黑五反而“遇冷”。
調查數據顯示,針對黑五首日銷量,有四成賣家表示流量和平時相近,甚至還有人表示銷量不增反降。
跨境電商商家正迎來寒冬,他們糾結于低價,受困于平臺機制中,急需找到新的方向。
一、史上最長黑五,寒氣彌漫
小鷗穿好靴子,拿著雨傘出門。她目前定居在英國的曼徹斯特。頭頂天氣陰沉,似乎要下雨。但壞天氣攔不住強烈的購物欲,她打算去市中心看看。
這是2024年十一月上旬的一幕。雖然黑五還有一段時間才正式開始,但在歐美國家的街道上,各個商家已擺出了鮮紅的SALE標志,市場蓄勢待發。
“黑五”,又被稱為黑色星期五,指美國感恩節后的第一個星期五,通常在每年的11月第四個星期四后的第一天。在黑五后,也有“網一”“節禮日”等不同名稱的購物日。
這一天也可以被稱為“外國的雙十一”,各個商場和品牌往往會在這一天推出大量的折扣和清倉活動,滿足人們在圣誕節前的消費需求。
今年與眾不同的是,黑五的時間格外漫長。頭部電商平臺亞馬遜的活動時間從11月21日至12月2日,達到12天。Temu的預熱從十月底便已開始,一直將持續到十二月中旬。
除此之外,SHEIN、TikTok Shop、速賣通等也提前開啟黑五活動,為年終的消費市場布局。延長時間戰線不僅可以給消費者提供充足的消費時間,也為商家的多平臺發展吸引更多訂單。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中國跨境商家表現卻不如預期。不少跨境賣家反饋訂單量同比下降30%-50%。
有賣家在社交媒體嘆氣:第一次參加黑五活動,銷量和平時都大差不差;也沒感受到什么旺季,每天能有個20來單就很滿足了。
還有賣家稱,自己在黑五期間為了沖刺榜單上的排名,在原本的折扣上又疊加了30%的優惠力度。但結果遠不如預期,只比平常價格多了幾單。他還表示,有同行每天為平臺多投入了50歐的廣告費,排名還是不斷下降,已經掉出同品類商品的300名以外。
二、困于低價,制于平臺
行業內卷嚴重和各平臺不斷更新的機制限制,是壓在中國跨境電商商家們身上的“兩座大山”。
近年來,伴隨著SHEIN、Temu,Tiktok Shop等跨境電商平臺的興起,歐美市場被逐漸打開,商家大量涌入。
2021年,SHEIN的APP下載量超越亞馬遜,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購物應用程序之一。無數人們在家中盼望著商品漂洋過海。打開油管和Instagram,博主們正爭先測評,流量輕松過百萬。
2022年9月,拼多多正式推行Temu應用,開啟跨境業務。它仍舊以低價為核心賣點,主營國內制造企業生產的日用品,瞄準美國市場。同期,Temu也首推全托管的運營模式。這意味著,平臺將全權負責物流、履約、支付等流程,賣家僅需將貨源供給國內的倉庫,即可遠程完成網店的運營。
低門檻的運營方式吸引商家們紛紛入局,隨之而來的則是賽道的日漸擁擠,以及內卷不斷加劇。據商務部5月份介紹,全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2萬家,建設海外倉超2500個。
另一方面,各家跨境電商平臺快速迭代的管理模式也讓商家們雪上加霜。商家們需要快速應對平臺運營模式的變化,根據不同的模式,平衡成本與利潤。
2024年年初,速賣通推出半托管的經營模式,Temu和SHEIN也陸續推行,目前已成為各大跨境電商平臺的主推模式。在該模式下,平臺僅提供廣告推廣,而商品庫存和物流等管理權重回賣家手中。 賣家在擁有更多自主權的同時,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存儲、物流和廣告成本。
今年黑五,大促時間拉長,賣家的商品存儲成本就會更高。與此同時,為了提升曝光,商家們還要投入額外的成本在各平臺“打廣告”,運營成本瘋狂上漲,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可以說,跨境電商商家們已陷入銷量越高,處境越難的困境。
三、平臺亂戰,商家站在十字路口
逃離困境的出路,有兩條。
部分平臺選擇加速價格戰,在本已不多的流量空間,搶奪基礎盤更大的客戶。
以SHEIN為例,僅是搜索“廚房用品”,便可以看到眾多低于一美元的產品,有的甚至比中國超市中的定價還便宜。
以美分為單位的價格正吸引著大量的消費者,首頁產品往往月銷量過千。在購物結算頁面,往往也會蹦出好幾個“幾乎不要錢”的日用好物。此時無需討論是否有購買需求,猶豫一秒都是對低價的不尊重。
小歐也是被低價攻勢拿下的“流量”之一。她在SHEIN上看到低價的中式搟面杖,驚喜之余,還保留了一絲懷疑。意料之中,在剛使用幾次后,搟面杖便折斷了。
低價,必然意味著低質。如此差評大量出現在日用品、玩具及女裝領域。在SHEIN的女裝評論區,人們一邊盛贊衣物顏色和版型,一邊詬病實物布料的廉價感。
低價策略贏了流量,卻輸了平臺口碑。無數穿搭視頻下,買家們彼此安慰:SHEIN上買的東西當作一次性的就好,萬一能用久一點,權當幸運。
另一部分平臺,選擇了扶持優質商家,希望擠走搶占流量的不良商戶,讓生態健康成長。
近期,TikTok shop宣布,將從明年起將流量偏向60元以上供貨單價的產品。與此同時,Temu也將未來的目標轉向為用戶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
據南方周末報道,Temu日前正嘗試聯系眾多亞馬遜商家入駐,原因是經驗豐富、且產品優良。
這更像是國內電商走過的路。曾幾何時,中國電商依托低價策略,一路高歌猛進。而在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后,商家們則需跳脫出低價思維,以產品品質和品牌價值為先,進行轉型。
商家們不再向下卷價格,而是向上卷品質。但這勢必是一場漫長的遷徙,甚至要接受短期內流量和業績的下滑,畢竟價格高一元,消費者下單門檻就高一分。
無論向下或向上,今年黑五,人人難以過冬。
卷低價的商家,全靠走量盈利,而黑五遇冷,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難以為繼;卷質量的商家,面臨更大的成本和庫存壓力,黑五魔力失效,壓力驟劇。
一位從事7年跨境行業的程序員無奈表示,由于經濟環境下行,自己今年中旬被公司裁員。其他的領域更不熟知,因此,想趁著黑五過后進入市場創業,也許會輕松一些。
天時不濟,還能因地制宜。他最終決定放棄消費群體更大的歐美市場,轉向更小眾的中東地區。那里尚未內卷,水寬魚大。
(文中所涉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