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深度】是非茍仲文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深度】是非茍仲文

茍仲文雷厲風行推進的激進改革,和不計成本的金錢投入,使得那幾年中國體育界始終爭議不斷,部分項目的成績還深度下滑。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作為中國體育系統反腐敗被查的最高級別官員,國家體育總局原局長茍仲文近日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24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依法以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對茍仲文作出逮捕決定。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此前通報,茍仲文存在“嚴重破壞體育系統的政治生態”“利用職權為親屬經營活動提供幫助”“濫用職權,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等多種違紀違法問題,這與他掌舵國家體育總局著力為自己打造的改革者形象大相徑庭。

茍仲文曾主管中國體育工作近6年時間,經歷了雅加達亞運會、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三大國際綜合性運動會,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應對競爭更激烈的兩次奧運賽事,中國代表團的表現都堪稱優異。這一度被視為茍仲文最大的功勞,但是,他雷厲風行推進的激進改革,和不計成本的金錢投入,使得那幾年中國體育界始終爭議不斷,部分項目的成績還深度下滑。

爭議背后,是體育系統的貪腐行為日漸嚴重。茍仲文卸任后,以足球為切入點,中國體育系統掀起一場的波及范圍甚廣的反腐風暴,尤其是奧運備戰方面,多名關鍵人員落馬。這一切,茍仲文究竟參與了多少,他是一個主導者還是被牽連者?

激進改革

2016年10月31日,茍仲文被任命為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

當時 ,中國體育代表團剛剛在里約奧運會上獲得一個相對差強人意的成績,部分優勢項目表現疲軟引發國內熱議。在此背景下,剛剛獲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半年時間的茍仲文被點將上臺。向來以改革者形象示人的他,將不得不直面提升比賽成績和推動體育系統改革的雙重壓力。

“第一次見到茍仲文是在某次會議上,他在現場發言說‘我這人不太會說,但是我能做事’,當時給人感覺這是一位少說多做的領導,但是也是屬于那種自我感覺比較好的領導”,一位要求匿名的體育界資深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在該人士看來,茍仲文進入體育系統后,在推動相關改革方面頗為自負。2017年1月1日,茍仲文在新年獻詞中點明,“深化體育改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我們要以問題為導向,抓住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牛鼻子’,敢于自我革命,堅決破解制約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難題。”

茍仲文任內推動體育改革被業內人士總結主要有三大動作,也被視為三大爭議焦點。

首先是協會實體化改革,讓全國性體育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這本是推進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而在執行過程中,茍仲文提倡的“專業人干專業事”原則,一方面催生了姚明等專業人才擔任協會主席的創舉,另一方面在乒乓球領域卻發生劉國梁被奪權的風波,使得改革效果事倍功半。

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認為,協會實體化改革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執行層面過于教條和武斷,導致效果很差。當時,推動協會改革面臨的環境比較難,因為沒有在全國形成一盤棋,只有總局層面取消了項目管理中心,放權給協會,但是地方體育局并未有相關配套措施,這導致管理層面改革脫節,無法延伸到全系統范圍,只能說這項改革的戰略布局過于僵化,激進的同時又太教條主義。

“體能大比武”是另一個備受爭議的措施,也被視為茍仲文“外行領導內行”最突出的表現。

2020年2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明確提出將體能達標作為選拔運動員的前提條件,不達標者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同時,對體能測試不達標的運動員及相關人員要按規定堅決扣除部分訓練津貼等。該項“一刀切”措施施行期間,在國內田徑、游泳等項目比賽中,多位知名運動員因基礎體能測試排名較后被淘汰,引發外界熱議。

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說,運動員需要體能保障,但是很多運動項目特性并不一樣,不能“一刀切”,不同的運動項目,不同的運動員,一定有不同的訓練方法,茍仲文的外行就體現在教條式“一刀切”,他的觀點就是“不換思想就換人”。

關于茍仲文的第三大爭議主要是在足球領域。體育媒體人李平康對界面新聞介紹茍仲文的很多操作方式和體育運動規律相違背,比較明顯的足球領域出臺了一些讓人無法接受的政策,比如“大國家隊”計劃、歸化外籍球員為國養士,包括U23系列政策,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給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帶來相當負面影響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于2015年初發布后,中國足球改革已經做好頂層設計,但是執行層面卻走偏走差,失誤頻頻。2019年3月8日,茍仲文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接受集體采訪時自我檢討,“應該說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這里面跟我們的足球管理體制機制有直接關系,根本原因還是我們沒有落實《中國足球改革與發展總體方案》。同時我們在發展足球的過程中不免有一些形式主義和急功近利的情況,所以造成現在有些方面大家都不滿意。”

“不計成本”

“茍仲文擔任局長期間推出的所謂改革措施,雖然不能全盤否定,應該總體來說,充滿著功利性和不專業。”李平康表示,他在各個層面部署改革,最后帶給圈內從業者是非常負面的感受,沒有給相關領域帶來實際成果。

茍仲文主政中期,多項改革措施引發負面影響,輿論批評聲此起彼伏。而隨著2021年東京奧運會舉行,他的口碑在中國代表團不斷增長的金牌數映襯下,短時間被扭轉。2022年北京冬奧會辦賽成功后,中國代表團成績再度取得突破,使得茍仲文的社會聲望達到頂峰。

“嚴格來說,東京夏季奧運會的功勞不是他的,那是多年積累的成果,當時我國在很多金牌項目上已經占據了優勢。”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認為,在北京冬奧會上,我國冬季項目此前在短道速滑、特技滑雪等領域已經取得成績,拿了一些金牌,最后就是茍仲文敢花錢,引進好教練,通過各種辦法繼續提高成績,所以顯得效果更加突出。

李平康認為,茍仲文領導下的中國體育,在兩次綜合性運動會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得益于“金元體育”,“其實一切都是以金錢,用經費開路來實現在奧運會取得好成績的目的,背后是不計成本和回報的投入方式。”

為在奧運會等國際性賽事上取得好成績,我國早在1995年就推出了“奧運爭光計劃”,旨在通過投入資源和人力,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但是,茍仲文治下的中國體育,在備戰奧運會期間持續投入巨額資金,引發業界爭議。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茍仲文成為中國體育系統“掌門人”后,國家體育總局每年支出顯著增加。國家體育總局網站公布的歷年部門決算報告顯示,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支出合計達到51.63億元,比2016年的45.25億元增加了6.38億元,增幅超14%。

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合計支出再增加10億元,至62.43億元決算報告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部分特別說明,主要原因是增加奧運備戰投入。2019年,國家體育總局年度合計支出大幅增加至85.94億元,決算報告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部分再次說明,主要原因仍是增加奧運備戰投入。

直至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家體育總局合計支出有所回落,為69.53億元決算報告中顯示,當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比上年減少10億元,下降20.5%,主要原因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過緊日子”的有關要求,壓減受疫情影響不再開展或暫緩開展的項目預算。2021年和2022年,國家體育總局合計支出持續壓縮,分別為58.81億元、49.65億元。

為提高運動員積極性,茍仲文還主持大幅提高了訓練津貼。歷年部門決算報告顯示,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財政撥款基本支出中,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等的人員經費為5.78億元,2017年這一數據升至7.4億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6.3億元和8.27億元,2020年在疫情壓縮支出背景下也達到6.8億元。

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介紹,中國體育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發展,已經形成體系,一些奧運會金牌項目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在此背景下,茍仲文當上局長后,出臺了更多激勵政策“他敢花錢,世界級的教練說請就請,就連康復師都是外國人,過去根本不可能請這么多外教。基本全世界各個項目,我們有可能拿獎牌的,能請的好教練,該花錢的全花了,當時總局一位副局長曾感慨說,花錢簽字簽的手都軟了。”該人士說。

但是,由于奧運備戰資金投入缺乏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上述人士認為,“金元體育”的發展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續性。李平康也指出,實踐證明,這種任性投入方式很容易滋生出腐敗問題。

害群之馬

中國體育系統本輪反腐首先發起于足球領域,兩年逐漸延伸到冬季運動、籃球運動、田徑、賽艇等多個領域。截至2024年12月15日,中國足壇系列腐敗案被查的主要人員包括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多已獲刑。

不過,李平康認為,茍仲文落馬與足球腐敗關系不大。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則認為,茍仲文在足球方面被查出問題應該是屬于受家屬牽連。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12月12日通報,茍仲文存在的違紀違法行為中包括“利用職權為親屬經營活動提供幫助,搞權色交易”等方面。

“足球界腐敗問題顯得比較多,是因為大家都拿足球出氣,其實體育界的腐敗不止是足球領域,國家體育總局奧運備戰辦公室也有多人被抓 ,因為奧運備戰耗費了大量資金,要是徹底調查,問題可比足球領域嚴重得多。”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說。

此前,多名茍仲文的直接下屬已被查,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原政法司副司長胡光宇;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主任倪會忠;中國賽艇協會、中國皮劃艇協會原主席劉愛杰;國家體育總局干部培訓中心原主任曹衛東等。其中劉愛杰和胡光宇都曾在奧運備戰辦擔任要職。

2023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國家體育總局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側記》一文介紹,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高志丹在會議上強調,要嚴肅查處涉及奧運備戰、協會改革、項目管理、資格認證等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問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雙開”通報中介紹,茍仲文還存在“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簽批大額資金,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在體育項目建設或收購中不正確履行職責,私自留存涉密文件”“公器私用,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職務調整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隨意決策,濫用職權,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等多種違紀違法問題。

據經濟觀察網消息,2023年12月,劉愛杰已因受賄罪被河南省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200萬元人民幣。該消息稱,中央電視臺前知名主持人、足球解說員段暄被認定,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向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奧運會備戰辦公室主任劉愛杰行賄人民幣、美元、歐元等現金,合計逾950萬元人民幣。

倪會忠已于2024年5月被“雙開”。紀委監委通報,倪會忠“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為自己營造聲勢撈取政治資本”“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賽事承辦、職工招聘等方面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茍仲文是被下屬拖下水還是腐敗主導者?李平康認為,這些已經被查的下屬,都是茍仲文一手提拔起來的,顯而易見,沒有他這些人就不可能坐到非常關鍵的位置上,所以他就是這些人的核心。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也表示,奧運備戰查問題,肯定會牽扯到茍仲文,因為他的幾大愛將都已被抓,最起碼是茍仲文的地位和決策在客觀上縱容了貪腐行為的發生。

該人士透露,體育系統反腐在茍仲文落馬后并未停止,目前還在向縱深發展,紀檢監察機關正在調查包括冰雪運動領域在內的一些重點項目,以及地方體育系統等,未來不排除有更多人員被查。

茍仲文被“雙開”后,國家體育總局12月13日召開黨組會議表態,要深刻汲取茍仲文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教訓,始終保持高壓反腐,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懲治“靠體吃體”行為,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深度】是非茍仲文

茍仲文雷厲風行推進的激進改革,和不計成本的金錢投入,使得那幾年中國體育界始終爭議不斷,部分項目的成績還深度下滑。

圖片來源:界面圖庫

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作為中國體育系統反腐敗被查的最高級別官員,國家體育總局原局長茍仲文近日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24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依法以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對茍仲文作出逮捕決定。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此前通報,茍仲文存在“嚴重破壞體育系統的政治生態”“利用職權為親屬經營活動提供幫助”“濫用職權,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等多種違紀違法問題,這與他掌舵國家體育總局著力為自己打造的改革者形象大相徑庭。

茍仲文曾主管中國體育工作近6年時間,經歷了雅加達亞運會、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三大國際綜合性運動會,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應對競爭更激烈的兩次奧運賽事,中國代表團的表現都堪稱優異。這一度被視為茍仲文最大的功勞,但是,他雷厲風行推進的激進改革,和不計成本的金錢投入,使得那幾年中國體育界始終爭議不斷,部分項目的成績還深度下滑。

爭議背后,是體育系統的貪腐行為日漸嚴重。茍仲文卸任后,以足球為切入點,中國體育系統掀起一場的波及范圍甚廣的反腐風暴,尤其是奧運備戰方面,多名關鍵人員落馬。這一切,茍仲文究竟參與了多少,他是一個主導者還是被牽連者?

激進改革

2016年10月31日,茍仲文被任命為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

當時 ,中國體育代表團剛剛在里約奧運會上獲得一個相對差強人意的成績,部分優勢項目表現疲軟引發國內熱議。在此背景下,剛剛獲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半年時間的茍仲文被點將上臺。向來以改革者形象示人的他,將不得不直面提升比賽成績和推動體育系統改革的雙重壓力。

“第一次見到茍仲文是在某次會議上,他在現場發言說‘我這人不太會說,但是我能做事’,當時給人感覺這是一位少說多做的領導,但是也是屬于那種自我感覺比較好的領導”,一位要求匿名的體育界資深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在該人士看來,茍仲文進入體育系統后,在推動相關改革方面頗為自負。2017年1月1日,茍仲文在新年獻詞中點明,“深化體育改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我們要以問題為導向,抓住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牛鼻子’,敢于自我革命,堅決破解制約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難題。”

茍仲文任內推動體育改革被業內人士總結主要有三大動作,也被視為三大爭議焦點。

首先是協會實體化改革,讓全國性體育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這本是推進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而在執行過程中,茍仲文提倡的“專業人干專業事”原則,一方面催生了姚明等專業人才擔任協會主席的創舉,另一方面在乒乓球領域卻發生劉國梁被奪權的風波,使得改革效果事倍功半。

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認為,協會實體化改革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執行層面過于教條和武斷,導致效果很差。當時,推動協會改革面臨的環境比較難,因為沒有在全國形成一盤棋,只有總局層面取消了項目管理中心,放權給協會,但是地方體育局并未有相關配套措施,這導致管理層面改革脫節,無法延伸到全系統范圍,只能說這項改革的戰略布局過于僵化,激進的同時又太教條主義。

“體能大比武”是另一個備受爭議的措施,也被視為茍仲文“外行領導內行”最突出的表現。

2020年2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明確提出將體能達標作為選拔運動員的前提條件,不達標者不得參加東京奧運會。同時,對體能測試不達標的運動員及相關人員要按規定堅決扣除部分訓練津貼等。該項“一刀切”措施施行期間,在國內田徑、游泳等項目比賽中,多位知名運動員因基礎體能測試排名較后被淘汰,引發外界熱議。

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說,運動員需要體能保障,但是很多運動項目特性并不一樣,不能“一刀切”,不同的運動項目,不同的運動員,一定有不同的訓練方法,茍仲文的外行就體現在教條式“一刀切”,他的觀點就是“不換思想就換人”。

關于茍仲文的第三大爭議主要是在足球領域。體育媒體人李平康對界面新聞介紹茍仲文的很多操作方式和體育運動規律相違背,比較明顯的足球領域出臺了一些讓人無法接受的政策,比如“大國家隊”計劃、歸化外籍球員為國養士,包括U23系列政策,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給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帶來相當負面影響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于2015年初發布后,中國足球改革已經做好頂層設計,但是執行層面卻走偏走差,失誤頻頻。2019年3月8日,茍仲文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接受集體采訪時自我檢討,“應該說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這里面跟我們的足球管理體制機制有直接關系,根本原因還是我們沒有落實《中國足球改革與發展總體方案》。同時我們在發展足球的過程中不免有一些形式主義和急功近利的情況,所以造成現在有些方面大家都不滿意。”

“不計成本”

“茍仲文擔任局長期間推出的所謂改革措施,雖然不能全盤否定,應該總體來說,充滿著功利性和不專業。”李平康表示,他在各個層面部署改革,最后帶給圈內從業者是非常負面的感受,沒有給相關領域帶來實際成果。

茍仲文主政中期,多項改革措施引發負面影響,輿論批評聲此起彼伏。而隨著2021年東京奧運會舉行,他的口碑在中國代表團不斷增長的金牌數映襯下,短時間被扭轉。2022年北京冬奧會辦賽成功后,中國代表團成績再度取得突破,使得茍仲文的社會聲望達到頂峰。

“嚴格來說,東京夏季奧運會的功勞不是他的,那是多年積累的成果,當時我國在很多金牌項目上已經占據了優勢。”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認為,在北京冬奧會上,我國冬季項目此前在短道速滑、特技滑雪等領域已經取得成績,拿了一些金牌,最后就是茍仲文敢花錢,引進好教練,通過各種辦法繼續提高成績,所以顯得效果更加突出。

李平康認為,茍仲文領導下的中國體育,在兩次綜合性運動會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得益于“金元體育”,“其實一切都是以金錢,用經費開路來實現在奧運會取得好成績的目的,背后是不計成本和回報的投入方式。”

為在奧運會等國際性賽事上取得好成績,我國早在1995年就推出了“奧運爭光計劃”,旨在通過投入資源和人力,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但是,茍仲文治下的中國體育,在備戰奧運會期間持續投入巨額資金,引發業界爭議。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茍仲文成為中國體育系統“掌門人”后,國家體育總局每年支出顯著增加。國家體育總局網站公布的歷年部門決算報告顯示,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支出合計達到51.63億元,比2016年的45.25億元增加了6.38億元,增幅超14%。

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合計支出再增加10億元,至62.43億元決算報告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部分特別說明,主要原因是增加奧運備戰投入。2019年,國家體育總局年度合計支出大幅增加至85.94億元,決算報告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部分再次說明,主要原因仍是增加奧運備戰投入。

直至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家體育總局合計支出有所回落,為69.53億元決算報告中顯示,當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比上年減少10億元,下降20.5%,主要原因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過緊日子”的有關要求,壓減受疫情影響不再開展或暫緩開展的項目預算。2021年和2022年,國家體育總局合計支出持續壓縮,分別為58.81億元、49.65億元。

為提高運動員積極性,茍仲文還主持大幅提高了訓練津貼。歷年部門決算報告顯示,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財政撥款基本支出中,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等的人員經費為5.78億元,2017年這一數據升至7.4億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6.3億元和8.27億元,2020年在疫情壓縮支出背景下也達到6.8億元。

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介紹,中國體育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發展,已經形成體系,一些奧運會金牌項目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在此背景下,茍仲文當上局長后,出臺了更多激勵政策“他敢花錢,世界級的教練說請就請,就連康復師都是外國人,過去根本不可能請這么多外教。基本全世界各個項目,我們有可能拿獎牌的,能請的好教練,該花錢的全花了,當時總局一位副局長曾感慨說,花錢簽字簽的手都軟了。”該人士說。

但是,由于奧運備戰資金投入缺乏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上述人士認為,“金元體育”的發展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續性。李平康也指出,實踐證明,這種任性投入方式很容易滋生出腐敗問題。

害群之馬

中國體育系統本輪反腐首先發起于足球領域,兩年逐漸延伸到冬季運動、籃球運動、田徑、賽艇等多個領域。截至2024年12月15日,中國足壇系列腐敗案被查的主要人員包括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多已獲刑。

不過,李平康認為,茍仲文落馬與足球腐敗關系不大。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則認為,茍仲文在足球方面被查出問題應該是屬于受家屬牽連。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12月12日通報,茍仲文存在的違紀違法行為中包括“利用職權為親屬經營活動提供幫助,搞權色交易”等方面。

“足球界腐敗問題顯得比較多,是因為大家都拿足球出氣,其實體育界的腐敗不止是足球領域,國家體育總局奧運備戰辦公室也有多人被抓 ,因為奧運備戰耗費了大量資金,要是徹底調查,問題可比足球領域嚴重得多。”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說。

此前,多名茍仲文的直接下屬已被查,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原政法司副司長胡光宇;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主任倪會忠;中國賽艇協會、中國皮劃艇協會原主席劉愛杰;國家體育總局干部培訓中心原主任曹衛東等。其中劉愛杰和胡光宇都曾在奧運備戰辦擔任要職。

2023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國家體育總局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側記》一文介紹,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高志丹在會議上強調,要嚴肅查處涉及奧運備戰、協會改革、項目管理、資格認證等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問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雙開”通報中介紹,茍仲文還存在“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簽批大額資金,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在體育項目建設或收購中不正確履行職責,私自留存涉密文件”“公器私用,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職務調整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隨意決策,濫用職權,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等多種違紀違法問題。

據經濟觀察網消息,2023年12月,劉愛杰已因受賄罪被河南省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200萬元人民幣。該消息稱,中央電視臺前知名主持人、足球解說員段暄被認定,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向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奧運會備戰辦公室主任劉愛杰行賄人民幣、美元、歐元等現金,合計逾950萬元人民幣。

倪會忠已于2024年5月被“雙開”。紀委監委通報,倪會忠“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為自己營造聲勢撈取政治資本”“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賽事承辦、職工招聘等方面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茍仲文是被下屬拖下水還是腐敗主導者?李平康認為,這些已經被查的下屬,都是茍仲文一手提拔起來的,顯而易見,沒有他這些人就不可能坐到非常關鍵的位置上,所以他就是這些人的核心。上述體育界資深人士也表示,奧運備戰查問題,肯定會牽扯到茍仲文,因為他的幾大愛將都已被抓,最起碼是茍仲文的地位和決策在客觀上縱容了貪腐行為的發生。

該人士透露,體育系統反腐在茍仲文落馬后并未停止,目前還在向縱深發展,紀檢監察機關正在調查包括冰雪運動領域在內的一些重點項目,以及地方體育系統等,未來不排除有更多人員被查。

茍仲文被“雙開”后,國家體育總局12月13日召開黨組會議表態,要深刻汲取茍仲文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教訓,始終保持高壓反腐,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懲治“靠體吃體”行為,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常宁市| 平阳县| 高碑店市| 西峡县| 大方县| 双城市| 芜湖县| 阳山县| 修文县| 宁南县| 南部县| 德昌县| 渑池县| 栖霞市| 宜都市| 安溪县| 浦东新区| 肇东市| 长兴县| 石景山区| 平乡县| 秦安县| 武隆县| 宜阳县| 额尔古纳市| 夹江县| 扶沟县| 永福县| 乐清市| 南溪县| 汤原县| 玉林市| 于都县| 贵德县| 固始县| 和硕县| 娄底市| 敖汉旗| 钟山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