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薛冰冰
12月14日下午,小鵬匯天 “陸地航母” 飛行汽車在上海核心商務區陸家嘴成功完成試飛。此次試飛不僅是“陸地航母”在上海的首次亮相,也是小鵬匯天全國城市首飛系列活動的第一站。
飛行地點位于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東方濱江大酒店的草坪空地上(小鵬匯天合作伙伴),這里又被稱作陸家嘴的“戶外機庫”。界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無人駕駛、不載乘客的情況下,地面技術人員通過遠程系統操控“陸地航母”飛行器垂直升空,并在草坪上方完成了懸停、左右轉體、平飛等一系列飛行動作。
“在復雜的城市低空氣象和電磁環境中完成飛行動作,不僅考驗了飛行器智能操控系統的先進性,也對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小鵬匯天方面稱。
據界面新聞了解,與其他廠商的eVTOL產品相比,小鵬匯天“陸地航母”最大不同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小鵬匯天“陸地航母”由兩部分構成,即陸行體和飛行體。介紹資料顯示,它既是全球唯一后備艙能裝下飛機的汽車,又是全球唯一能塞進汽車后備艙的飛機,因此又被稱為“分體式飛行汽車”。而其他廠商的產品聚焦于飛行器本身,并不會以“飛行汽車”自稱。

另一方面,其他廠商的eVTOL產品基本面向to B端的運營商客戶,投入到景區觀光游覽、交通運輸、緊急醫療救援等場景中去。而小鵬匯天“陸地航母”不僅面向to B端,更面向to C端的個人用戶,具有很強的家用屬性。
小鵬匯天對外宣傳時也強調,傳統飛機的理論知識和駕駛操作均比較復雜,學習的門檻很高。其飛行器首創單桿操縱系統,單手即可控制,摒棄傳統飛行器“雙手雙腳”的復雜操控方式,普通用戶5分鐘上手,3小時可成高手。

也正是因為此,小鵬匯天“陸地航母”吸引了不少“科技發燒友”C端用戶追隨,本次上海首飛活動小鵬匯天也邀請了部分“陸地航母”搶先下訂的用戶參與。界面新聞記者在首飛發布會現場看到,個人用戶幾乎坐滿了會場一半位置。
而小鵬匯天全國百城首飛系列活動,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用戶端、品牌端的考慮,在珠海航展進行全球首飛后,希望更多人了解并體驗飛行汽車產品。
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還向界面新聞透露,公司原計劃只邀請了幾十位長三角的“先飛碼”用戶線下小范圍品鑒,結果消息釋放出去了之后有很多先飛碼用戶自費從內蒙、廣州、深圳、江西等專程飛過來參加活動,還有兩位從國外趕回來參加,現場增發了100個先飛碼又秒光了。
所謂的“先飛碼”,是今年11月珠海航展上,小鵬匯天面向個人用戶推出的限量的“先飛預訂通道”,首批發放的200個先飛碼在48小時內告罄。本次上海首飛活動再次增發100個先飛碼,也在1個小時告罄。
B端客戶方面,也是11月珠海航展期間,小鵬匯天舉辦“陸地航母”飛行汽車批量預訂簽約儀式,與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行業的12家批量預訂意向客戶簽署合作及產品預訂協議。簽約的新訂單共計2008臺,成為全球飛行汽車領域迄今為止的最大訂單量。這些客戶來自交通運輸、旅游、地產、科技等多個領域。
界面新聞了解到,在拿到型號合格證之前,eVTOL并不能進行交付,因此現在廠商收到的訂單有相當一部分是未付款的意向訂單。而昨日首飛活動上,趙德力向界面新聞回應稱:“這些訂單實際上我們現在來看都是確認的。因為客戶很想快點拿來去做運營、進行盈利。明年下半年我們還會有一個預售發布會。”
按照計劃,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預計于2025年10月份拿到民航局頒發的適航許可證。與此同時,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計劃明年第三季度竣工,飛行汽車將在2026年量產交付。
趙德力向界面新聞表示,小鵬匯天“陸地航母”規劃的產能是年產一萬臺,售價不會超過200萬人民幣。按照這樣的產能和售價,公司年營收能達到數百億元,對一個創業公司而言相當可觀。
而小鵬匯天的野心不僅是在“陸地航母”上。界面新聞還獲悉,公司制定了一個“三步走”產品戰略。第一步是“陸地航母”飛行汽車,主要用于景區觀光、野外露營等限定場景的飛行體驗和公共服務領域。
第二步是做長航程傾轉旋翼產品,重在解決城市內及城市之間的交通問題,內部代號為飛行汽車X5。目前小鵬匯天有個專門的團隊開發該款產品,現階段公司的任務是把傾轉旋翼的技術儲備好;第三步是推出陸空一體飛行汽車,真正實現門到門、端到端的城市3D立體交通?。
針對第二步產品,趙德力認為,如果要解決空中交通問題,比如從廣州飛到湖南,這樣的產品需要飛得快,只有傾轉旋翼能做到時速飛到 350 公里。“傾轉旋翼的研發投入我們還在測算。但是公司現在有很強的總體能力,儲備了動力、飛控導航等核心技術,仿真能力也起來了。可以說,我們開發的產品走的彎路會比以前會更少,研發成本應該不會超過‘陸地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