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指導,成都科技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2024成都科創投集團年度賦能民營企業路演大會暨“蓉投護航計劃”發布儀式在成都交子國際酒店順利召開。市委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市科技局、市投促局、市國資委相關負責同志,以及投資的高成長民營企業、投資機構、金融機構、行業組織等130余位代表出席本次活動。

大會現場,成都產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張魯進表示,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有直面市場競爭和善于應用轉化等優勢,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資本與創新雙向奔赴,賦能創新型企業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是平臺公司的重要責任。近年來,成都產業集團已初步構建起以“產業制造”為核心,“產業投資、產業金融、產業服務、產業載體”為支撐的“1+4”主業體系,通過“搭建服務平臺、引育創新主體、立體賦能企業”,持續支撐我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服務民營經濟發展。

市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張實睿針對當前形勢發表見解。他指出,在地緣政治變化和上市規則調整的背景下,如何幫助企業順利完成A輪后的B輪、C輪融資,以及提供后續投資服務,已成為當務之急,也是培育“耐心資本”的重要抓手。他表示,此次活動意義重大,市發展改革委將與“蓉投護航計劃”協同配合,共同為企業提供投后賦能支持。

國金證券董事總經理陳堅發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并購重組”主題演講,從市場回顧、新政解讀、市場展望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剖析。他強調,基于市場變化,對于企業并購應做到不忘初心、順勢而為。

聚力賦能:“蓉投護航計劃”助推企業創新發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部署,在市級相關部門領導的共同見證下,由企業家、證券、投資機構、銀行等各方代表參與的“蓉投護航計劃”正式發布。該計劃堅持“投資必賦能”,將圍繞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多維度成長賦能服務,形成常態化、多元化賦能體系,致力于成為企業成長路上“好伙伴”,助力企業發展“花開滿園”。

產業園區作為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促進產業集聚、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成都產業集團正大力實施“立園滿園”行動,常態化開展“進解優促”工作。現場,成都產業集團下屬功能區集團對其產業園區進行現場推介,旨在為民營企業提供理想的發展空間和全方位的支持服務,以園區為載體推動產業集聚。
目前,成都產業集團已形成了覆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園區體系。集團采用創新的標準化廠房模式和多元化的產業布局策略,為企業成長提供了優質的硬件設施和專業化服務,成為推動成都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連線資本:科創企業集中路演展現創新活力
現場,成都科創投集團重點投資企業還進行了融資路演,集中展示了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兩大重點領域的優質企業。從電子信息板塊的云祺科技、訊聯科技、電科星拓、云海芯科、華控智加,到生物醫藥板塊的若斌生物、厭氧生物、海克醫療、糖吉醫療、易慕峰,這些企業代表了成都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方向和創新實力。
企業代表們通過系統化路演,全面展示了各自在技術創新、市場布局、業務發展等方面的核心優勢,清晰闡述了融資需求和未來發展規劃。這種高效的路演對接模式,為企業和投資機構搭建了直接溝通的橋梁,展現了成都科技創新企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深化合作:企業資本雙向互訪開啟共贏新篇
本次活動一方面組織企業考察優質產業園區,另一方面安排投資機構深入實地調研,有效促進了產業、資本、空間資源的多維對接。
在產業園區考察環節,訊聯科技、華控智加、明夷電子、糖吉醫療等科創企業實地走訪了成都屏芯智能智造基地和成都醫學城國際科創社區。通過實地考察,企業深入了解了園區的產業生態優勢和配套服務能力,為未來選址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在企業調研環節,中金資本、中信證券、平安銀行等30余家知名機構分別走訪了云祺科技、若斌生物、厭氧生物等重點企業,實地考察企業研發實力和生產能力,深入了解企業發展規劃和融資需求,為后續深化業務合作、開展多元化賦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種“雙向互訪”模式不僅加深了投資機構對企業的了解,也為企業開拓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效推動了產業資源與金融資本的深度融合。

此次“蓉投護航計劃”將重點聚焦幫助投資企業突破發展瓶頸,通過提供融資策略建議、搭建產業資源對接平臺等具體措施,推動企業實現快速成長。
未來,成都科創投集團將以“蓉投護航計劃”為重要抓手,繼續優化活動內容與形式、提升活動效果,拿出真招實招幫助投資企業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同時,也將積極尋求與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機會,共同為科技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推廣